大甲溪鐵橋
大甲溪鐵橋,俗稱大甲溪花樑鋼橋,是臺灣鐵路舊山線上的鐵路橋樑,屬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4月10日完工的后里-葫蘆墩(今豐原車站)路段[6],跨越大甲溪中游,是原本縱貫鐵路非常重要的南北之間的聯絡橋樑。1997年10月8日舊山線后里-豐原段停駛後[3][7][註 1],規畫成后豐鐵馬道的一部份,並於2004年2月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6],成為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幾座鋼桁架橋之一[4]。
舊山線 | |||||||||||||||||||||||||||||||||||||||||||||||||||||||||||||||||||||||||||||||||||||||||||||||||||||||||||||||||||||||||||||||||||||||||||||||||||||||||||||||||||||||||||||||||||||||||||||||||||||||||||||||||||||||||||||||||||||||||||||||||||||||||||||||||||||
---|---|---|---|---|---|---|---|---|---|---|---|---|---|---|---|---|---|---|---|---|---|---|---|---|---|---|---|---|---|---|---|---|---|---|---|---|---|---|---|---|---|---|---|---|---|---|---|---|---|---|---|---|---|---|---|---|---|---|---|---|---|---|---|---|---|---|---|---|---|---|---|---|---|---|---|---|---|---|---|---|---|---|---|---|---|---|---|---|---|---|---|---|---|---|---|---|---|---|---|---|---|---|---|---|---|---|---|---|---|---|---|---|---|---|---|---|---|---|---|---|---|---|---|---|---|---|---|---|---|---|---|---|---|---|---|---|---|---|---|---|---|---|---|---|---|---|---|---|---|---|---|---|---|---|---|---|---|---|---|---|---|---|---|---|---|---|---|---|---|---|---|---|---|---|---|---|---|---|---|---|---|---|---|---|---|---|---|---|---|---|---|---|---|---|---|---|---|---|---|---|---|---|---|---|---|---|---|---|---|---|---|---|---|---|---|---|---|---|---|---|---|---|---|---|---|---|---|---|---|---|---|---|---|---|---|---|---|---|---|---|---|---|---|---|---|---|---|---|---|---|---|---|---|---|---|---|---|---|---|---|---|
|
大甲溪鐵橋 | |
---|---|
大甲溪鐵橋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 臺中市豐原區朴子街260號巷2弄50號旁 |
建成时间 |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橋樑 |
參觀費用 | 免費 |
詳細登錄資料 | |
開放 | 全日開放 |
大甲溪鐵橋 | |
---|---|
24.280464°N 120.745827°E | |
承載 | 臺鐵舊山線 |
跨越 | 大甲溪 |
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地點 | 臺中市豐原區 |
官方名稱 | 大甲溪橋[1] |
其他名稱 | 大甲溪鐵橋 |
上游桥梁 | 埤豐橋 |
下游桥梁 | 大甲溪橋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桁架橋 |
全长 | 382.2(1,254英尺) |
度 | 7.67(25英尺) |
高度 | 11.6(38英尺) |
历史 | |
施工單位 | 大倉組[2] |
开工日 | 1906年11月11日 |
完工日 | 1908年4月10日 |
开通日 | 1908年4月20日 |
關閉日 | 1997年10月8日[3](或9日[4][5]) |
地圖 | |
歷史
鐵路橋時代
大甲溪鐵橋位於山線鐵路后里—葫蘆墩(今豐原)間,1906年11月11日開工興建,1908年4月10日完工,並隨著此區間鐵路於同月20日通車而啟用,為6孔62.4公尺(200英呎)下承式樞結(接)桁架橋[2][8]。
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新竹州、台中州震災嚴重,此區隧道、橋樑、鐵軌損毀至鉅,費時3年始修復完成[6]。
1945年台灣戰後時期,山線鐵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接管,1950年代末期因已使用50餘年,原桁梁之樞軸及眼圈多已腐朽,且原設計載重僅KS-13,未達標準,故臺鐵進行抽換鋼桁梁工程,並將橋梁載重提升至KS-15標準。新的桁梁為同孔徑鉚結(接)下承式華倫式桁架,於1964年(民國53年)4月19日全數抽換完成[8]。
1970年代十大建設進行鐵路電氣化工程,本橋所屬的舊山線苗栗~臺中間電氣化通電,橋上增設懸臂組與電車線等設備,25日正式啟用[9][10]。
1990年6月24日,颱風歐菲莉過境帶來豪雨,本橋遭洪水沖擊,清晨6時最南端P5橋墩下陷傾斜,橋面鋼軌彎曲,所有列車改駛海線鐵路[11],後由台鐵局與榮工處搶修,於同年7月20日修復通車[12]。
1997年10月7日后里車站→豐原車站間雙軌化完成,7日至8日后里=豐原間舊山線切換鐵路路線改線至新山線,8日停駛鐵橋與九號隧道,大甲溪鐵橋正式走入歷史[3][6][註 1]。
停駛後
- 1998年9月24日,以北舊山線全線停駛[13]。
- 1999年921大地震後,由當時的臺中縣文化局進行油漆保養工程。
- 2001年12月,鐵橋入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舉辦的臺灣歷史建築百景[14]。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民國95年)6月9日,碧利斯颱風來襲,因大雨使大甲溪水暴漲,洪水強力衝擊造成橋墩位移、鋼橋自行車專用路面扭曲,鐵橋封閉[4],經臺中縣政府修復後,於2007年2月16日重新開放[18]。
- 2008年(民國97年)9月14日,颱風辛樂克來襲,大甲溪水暴漲,洪水沖斷台13線公路后豐大橋。后豐大橋修復期間,開放250cc以下機車行駛大甲溪鐵橋,做為替代道路[19]。
- 2016年6月13日,橋墩基礎補強工程中最南端P4、P5兩橋墩受豪雨洪水沖刷,總重600噸的P4橋墩倒塌、800噸的P5橋墩傾斜。前因2014年發現該二橋墩基礎有掏空情形,且包覆加固部分毀損嚴重,遂決定重做墩基,先架設4座臨時鋼架墩支撐橋面,並在2015年12月枯水期進行P4、P5兩墩移置一旁臨時平台,然後重做基礎,原定2016年6月完工,卻在完工前遇豪雨釀災。承包商在橋墩倒塌後撤離,導致百年老橋墩橫躺河床半年餘[20][21]。
- 2017年3月,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經文資專案小組審查同意,追加新臺幣4,094萬元預算,辦理橋墩修護工作[22]。
設計
大甲溪鐵橋為鋼桁架橋,採下承式曲弦桁架(或稱「桁梁」),因外型而稱為花樑鋼橋,與大安溪鐵橋和下淡水溪鐵橋形式相同。
本橋原測量架橋位置在今天鐵橋的下游側大約800公尺處,構想架設8孔鐵橋,後來改測選定今天橋位,並縮短為6孔鐵橋,總長382.2公尺,高度為11.6公尺,共有5座橋墩及南北各1座橋台,每座橋墩分為三層,下部結構是混凝土砌塊石沈箱,橋墩則以磚角石構成[2][6]。
橋桁初建時為單線下承式施威德勒式桁梁(Schwedler truss),鋼材為美國橋梁公司(American Bridge Company)製造[2][23]。現在的鋼製桁架則是在1964年4月19日完成抽換為下承式華倫式桁梁(Warren truss)[註 2],鋼材由臺灣鐵路局鋼梁廠製造,6個桁梁跨在大甲溪河床上,壯觀巍峨,整體造型優美[6][4]。
相片集
- 2014年的大甲溪桁樑鋼橋
- 大甲溪鐵橋上(背景九號隧道南口)
- 大甲溪桁樑鋼橋
- 東豐自行車綠廊導覽圖上的大甲溪鐵橋
註釋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甲溪鐵橋 |
- 臺灣鐵路管理局. . 1965年5月 (中文(臺灣)).
- .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174、229~241 [2020年3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6日) (日语).
- (PDF). 三義鄉公所: 頁329. 2015年10月12日 [2021-11-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30) (中文(臺灣)).
- 姚佩妏. (PDF). 《源》雜誌 100年11-12月 (台灣綜合研究院). 2011, 90期: 頁56–59 [2014-0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10) (中文(臺灣)).
- 周筱梅,〈大甲溪鐵橋 再見〉,《聯合晚報》,1997年10月9日6版(繁體中文)。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5) (中文(臺灣)).
- 古庭維、鄧志忠:《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臺中市:晨星,2010年8月,頁106。(繁體中文)
-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 臺北市. 1965年10月: 頁94 (中文(臺灣)).
- 中華民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272. 1979年6月 [202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中文(臺灣)).
- 台灣鐵路管理局:《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臺北市,1981年6月9日,頁241(繁體中文)。
- 〈大甲溪橋傾斜 山線鐵路停駛 原行駛列車改道海線或取消〉,《聯合報》,1990年6月25日5版。(繁體中文)
- 〈大甲溪橋明可望修復 山線鐵路將恢復通車〉,《中國時報》,1990年7月19日5版。(繁體中文)
- . 《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05-03-03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繁體中文)
- . 《信傳媒》. 2017-05-13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05-05-12 7:40PM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05-07-16 9:48PM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07-02-14 4:15PM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08-09-18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繁體中文)
- . 《中國時報》. 2016-07-19 04:10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中國時報》. 2017-01-06 13:01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 《大紀元時報》. 2017-03-16 9:34PM [202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繁體中文)
- (PDF). 中日本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ト. 2017-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6) (日语).
- 〈大甲溪橋換樑 火車改駛海線〉,《聯合報》,1964年1月31日、3月10日、4月18日等,2版。(繁體中文)
- 〈大甲溪橋換樑 后里線今封鎖〉,《聯合報》,1964年4月4日2版(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