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乡

南澳乡泰雅语KlesanKbbu'[1]),旧称「大南澳」,位于台湾宜兰县最南端,宜兰县的山地乡。南澳乡为宜兰县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也是全台湾面积第八大乡镇市区[注 1]。当地居民以台湾原住民族泰雅族为主,地方通行语言为泰雅语[2]。该地距离日本与那国町仅108公里。

南澳乡
Nan'ao Township
旧称:大南澳
山地乡
南澳乡官方图章
南澳乡徽
南澳乡位置图
坐标:24°28′N 121°48′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宜兰县
下级区划751(9部落
政府
  行政机构南澳乡公所
(立法机关:南澳乡民代表会
  乡长李胜雄南澳乡乡长列表)
面积
  总计740.6520 平方公里(285.9673 平方英里)
海拔1,021 公尺(3,350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2,112户)
  总计6,102人
  排名宜兰县的第11位
  密度8.24人/平方公里(21.3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272
户政数据代码10002120
毗邻苏澳镇冬山乡大同乡花莲县秀林乡台中市和平区
地方语言泰雅语寒溪语
网站http://www.nanao.e-land.gov.tw/

历史

文献上南澳地名,开始见于嘉庆15年(1810年),当时因此地位居苏澳之南,便称为大南澳大正元年(1912年),改称南澳昭和7年(1932年)成上一社,名曰南澳社,南澳这个地名就为大家所接受[3]

清治时期隶属「后山」范围之内,长期间维持部落社会的型态。台湾开港之后即有少数之欧洲人发觉南澳为无政府地带,因而企图在此真空地区创建小殖民地,而有大南澳事件的发生[4]

清治末期,清国政府厉行开山抚番政策,同治13年(1874年)清军入侵南澳溪北岸,南澳泰雅族出草反抗。光绪16年(1890年)刘铭传派兵入侵,焚烧部落,清军抢夺粮食等物资。

日治时期大正6年(1917年)宜兰厅下新设南澳支厅,支厅位置在大南澳地区的浪速(Naniwa,今苏澳镇朝阳里)。大正9年(1920年)施行州郡街制,改为台北州苏澳郡蕃地。战后,台北县南澳乡正式成立,民国39年(1950年)又改隶于宜兰县之下。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5,509    
1986 5,504−0.1%
1991 5,707+3.7%
1996 5,979+4.8%
2001 5,927−0.9%
2006 5,916−0.2%
2011 5,924+0.1%
2016 5,938+0.2%
2021 6,010+1.2%
来源:. 内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根据宜兰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南澳乡户数约2.1千户,人口约6.1千人[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8人,是宜兰县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在全台湾所有乡镇市区中,人口密度排行倒数第五[6]。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南澳村与武塔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468人与546人[5];人口密度最高与最低的村分别是碧候村与金洋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约50.92人与每平方公里约0.66人。

政治

历任首长

陈台友
第1,2,3届
李庆台
第4,5届
林长盛
第6,7届
郑有里
第8,9届
林仁达
第10届
白天斌
第11,12届
陈英明
第13,14届
江明顺
第15,16届
薛秋花
第17届
李胜雄
第18,19届

乡政组织

南澳乡公所是南澳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南澳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宜兰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南澳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2室等7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7]

南澳乡民代表会是南澳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南澳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南澳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1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8][9]

行政区

  • 东岳村:
    • 东澳部落(Iyo):
      • 上部落:1913年由部分哥各朱部落(Gugut)与基诺斯部落(Kinus)创建。
      • 下部落:1913年由打壁罕部落(Tʼpihan)创建。
  • 南澳村:
    • 南澳部落:1932年~1933年由库巴博部落(Kʼbabaw)、克鲁模安部落(Kʼlmuwan)与各姆姆部落(Ngongo)创建。
  • 碧候村:
    • 碧侯部落(Pyahaw,比亚豪):1938年迁至现址。
    • 柑仔头部落:1915年由部分武塔部落(Buta)创建。
  • 金岳村:
    • 流兴部落(Ryuhing,利有亨):1957年迁至现址。
    • 鹿皮部落:1915年由部分武塔部落(Buta)创建。
  • 金洋村
    • 金洋部落(Kʼyang):1963年迁至现址。
    • 旃坛部落(仲岳):1960年迁至现址。
  • 武塔村:
    • 武塔部落(Buta):1954年迁至现址。
  • 澳花村:
    • 澳花部落(Rgayung,大浊水):
      • 上部落:1930年由部分克鲁模安部落(Kʼlmuwan)与库巴博部落(Kʼbabaw)创建。
      • 下部落:1923年由库莫瑶部落(Kʼmuyaw)与部分巴博凯凯部落(Bʼbukeikay)创建。
    • 汉本(Blihun,白来分)
次分区

分为东澳地区(东岳)、南澳地区(南澳、碧侯、金岳、金洋、武塔)、澳花地区(澳花)。[10]

东澳地区

位于南澳乡北区,因日治时期的汉原分治政策,大致上以台9线苏花公路为分界,西侧的山区今划为本乡东岳村,东侧的沿海地区今划为苏澳镇东澳里。1913年由哥各朱社头目哈泳.巴达(Xayun-pata)所创立,过去称伊药(lyo),因东澳山中盛产贵重药草lyo (金线莲)而得名,随着金线莲的减少,现今通常以多必优为名。

南澳地区

位于南澳乡中区,是全乡的中心与人口主要聚集地,乡治所在地位于南澳村。因日治时期的汉原分治政策,大致上以台9线苏花公路为分界,西侧的山区今划分为南澳、碧候、金岳、金洋、武塔等五村;东侧的沿海地区今划为苏澳镇朝阳、南强等两里,这七个村里合称为大南澳地区。主要居民为泰雅族南澳群。

澳花地区

位于南澳乡南区,与花莲县秀林乡和平村以和平溪(大浊水溪)为分界,本地区行政区划为澳花村,主要居民由原来的莫瑶社(Moyau )、巴玻凯凯社(Babo-Kaikai)、巴波里奥社(Babo-Lelao库巴玻)、利有亨社(Leyoxen)、太鲁阁群(Taroko)迁入后组成。

教育

高级中学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交通

铁路

公路

公车信息

  • 国道客运
    • 随着苏花改于2020年春节前全线通车,交通部于108年5月核定北花客运路线经营,由台北客运首都客运统联客运经营届时上路营运后势必会经过南澳乡,因应当地客运需求,正研议是否增设南澳停靠站。

知名地标

南澳观音海岸海蚀洞

特产

名人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数据

  1. .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2. . [2017-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3. . [2015-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7).
  4. . [201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3).
  5. . 宜兰县政府民政处.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中文(台湾)).
  6. 内政部户政司. .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中文(台湾)).
  7. . 南澳乡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中文(台湾)).
  8. . 南澳乡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中文(台湾)).
  9. . 南澳乡公所.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中文(台湾)).
  10. .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03).
  11. 神秘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玩全台湾旅游网
  12. 东岳涌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宜兰景点玩全台湾旅游网
  13. 南澳古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湾山林悠游网
  14. 澳花瀑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宜兰旅游网
  15. . 宜兰县政府工商旅游处游憩管理科.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16. . 兰阳信息网.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17. . 台湾森林悠游网. 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6).
  18.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19.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20.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21. .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南澳乡”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