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澳
大南澳,指宜蘭縣大南澳北溪與大南澳南溪沖積而成的平原,因係位於蘇澳之南的灣澳而得名。日治初期大南澳屬於蕃地,其後將大南澳平原東部納入蘇澳街,即今蘇澳鎮南強里、朝陽里[1][2][3]。廣義的大南澳則包含其後方今隸屬於南澳鄉的山區。
大南澳早年住民為「大南澳13社」的泰雅族人。
地名由來
早在清治嘉慶17年(1812年)設噶瑪蘭廳,頒佈廳疆界為「…東南至蘇澳過山『大南澳』界…」時,已見「大南澳」之名;而宜蘭縣境內的「小南澳」有三:(1)清同治8年(1869年)七月初一恭親王(等)奏「洋人擅入大南澳伐木開墾事件」中,曾載有「(大南澳)附近五里之小南澳」一詞;(2)光緒5年(1880年)夏獻綸之「台灣輿圖」標示「小南澳」,位於大南澳之北;(3)明治42年(1909年)日本政府將冬山鄉大進村由番地編入一般行政區,取名「小南澳庄」,隸浮洲堡。由於時空相差甚多,故知「大南澳」並非為有別於前述三個「小南澳」而取名。
比較可能者,因昔日宜蘭人稱北風澳(北方澳)為「北澳仔」、稱南風澳(南方澳)為「南澳仔」,與蘇澳合稱「三澳」(見「羅大春義學碑」),故蘇澳以南的南澳,應係為有別於南方澳之讀做「南澳仔」,而取名「大南澳」。一如宜蘭人將和平溪稱為「大濁水」,以有別於「濁水」(蘭陽溪)。
歷史
「大南澳」雖早在1812年已被清廷納入國土,但實為泰雅人領域,漢人無力治理。1874年羅大春雖開北路,並派兵汛駐於沿途,惟未囤兵開墾大南澳,沒幾年北路就撤守廢棄。日治後以武力理番,至1908年底終迫使大南澳13社獻馘歸順。惟通往花蓮港之路仍受阻於太魯閣族人,乃於1914年6月發動太魯閣戰爭,8月戰役結束,太魯閣族人死傷慘重,日人宣布「理番成功」,惟大南澳仍屬番地,少有平地人入墾。宜蘭廳於1917年(大正六年)8月1日發佈〈宜蘭廳令第二號〉,設南澳支廳於浪速(今朝陽里和南強里)。浪速(Naniwa)係日本軍艦名,傳因曾派來協助理番,而將大南澳海濱取名「浪速」以資紀念;一說因南澳溪出海口浪大湧急,所以稱為「浪速」。戰後,浪速改名「朝陽」,惟後代居民卻以訛音稱浪速為「娜娘仔」。1946年全台劃分行政區域為「平地」、「山地」時,以蘇花公路中心線為界,將海側的大南澳平原地區劃屬蘇澳鎮,分設朝陽、南強二里,屬平地鄉鎮,山側則劃歸南澳鄉,屬原住民山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