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仔

半山仔闽南语客家话),又称半唐山人,是台湾民间用语,指日治时代前往中国大陆旅居、战后返台的台湾人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国民党[1]。此词的原意为「半唐山的本省人」,「唐山」是台湾话对中国大陆的代称之一,当时本省人称外省人为「唐山仔」()、「阿山仔」(-{a -soaⁿ-á}-),故称这种长居中国大陆的本省人为「半山仔」[2][3]

半山仔
汉字
白话字

第二次国共内战失利,丧失中国大陆治权而撤退至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台湾本岛,需要提拔台湾世族,却又不信任台湾人,因此起用不少半山人士担任高级公务员[4]台湾历史上,由于半山人士早年在台湾政治与经济领域拥有特权,导致本省人对其有所批评,例如作家吴浊流在其作品内(如《台湾连翘》)有暗示一些半山人士的劣行。其中包含连震东黄朝琴刘启光游弥坚林顶立等半山台湾人制作黑名单,将台湾菁英列在其上,台湾省党部拿到这份名单后,交给陈仪、警备总司令。至今部分台湾人对半山人士及其家族仍有不良印象[2][3]

战后初期,「半山」一词在民间言谈中,带有贬损意味,因其与中华民国政府利益上的紧密链接,甚至有「新御用绅士」之称;连官方对半山也颇有微词,情治系统就以「拨弄于政府与台胞间之政治魔术为台胞所觉察」来定位半山。

著名的半山人士有连震东陈守山黄仲图黄朝琴谢东闵刘启光黄国书李友邦林顶立游弥坚李万居谢挣强陈金水蔡继琨苏绍文林忠等人[2][3][5]

参见

参考文献

  1. 历史流变看台湾百年文化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文化快递,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 吴浊流 1995,第268页.
  3. 林文月 2007,第216页.
  4. 第二章军队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政党轮替后我国军人角色的调适,页14,李树仁,文化大学机构典藏CCUR,2008
  5. (PDF).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5-08).

书籍

  • 吴浊流. . 台湾文艺出版社. 1987-06-25 (中文(台湾)).
    • 吴浊流. . 草根出版公司. 1995-07-01. ISBN 957-989-714-X (中文(台湾)).
  • 林文月. . 洪范书店. 1982 (中文(台湾)).
    • 林文月. . 洪范书店. 2007-02-15. ISBN 978-957-674-281-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