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棱郭
五棱郭(日语:/ Goryōkaku)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由江户幕府在虾夷地的箱馆(现北海道函馆市)郊外建造的一座星形要塞,与同一时期建成,位于长野县佐久市的龙冈城同样被称为「五棱郭」[1],但是多数提及五棱郭便是指位于函馆的城迹[注释 1]。
五棱郭 | |
---|---|
/ Goryōkaku | |
龟田役所土垒、柳野城 | |
![]() 在五棱郭塔上拍摄的五棱郭 | |
类型 | 城郭构造:棱堡式 天守构造:无 |
位置 | ![]() |
坐标 | 41°47′48.84″N 140°45′25.06″E |
建成时间 | 1866年 |
废城时间 | 1869年 |
当前用途 | 现存遗迹:土垒、石垣、护城河、兵粮库 文化财指定:特别史迹 |
建造者 | 江户幕府 |

虽然,在计划兴建城池时已经使用五棱郭作为名称[3],但是在建造期间又曾经称为龟田役所土垒[4]或龟田御役所土垒[5][注释 2]。城池位处的地方本来是湿地,植有大量细柱柳,因此又称为柳野城[6]。
箱馆开港时,原本建于函馆山山麓的箱馆奉行所搬迁至五棱郭。然而,在庆应2年(1866年),江户幕府在城池建成后仅两年,随着江户开城而灭亡,五棱郭由箱馆府接管一段短时间后,在箱馆战争中遭到旧幕府军占领,并且成为其根据地。进入明治时代后,城内除了一栋建筑物外其余全数被拆除,并且改建为大日本帝国陆军的练兵场。其后在1914年改建为五棱郭公园,并且对外开放,自此成为函馆市民的休憩地方和代表函馆的旅游景点之一。
五棱郭获日本政府指定为特别史迹,并且作为「五棱郭与箱馆战争的遗构」而入选北海道遗产。与此同时,五棱郭是由文化厅管有的国有财产[7],由其授权予函馆市,并且交由函馆市住宅都市施设公社(指定管理者)负责管理[8]。
历史
建筑


安政元年(1854年)3月,日本和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按照条约规定箱馆正式开港,江户幕府随即收回松前藩在箱馆一带的领地,并且在同年6月设置箱馆奉行[9]。享和2年至文化4年(1802年至1807年)期间,箱馆仍然是天领,当时箱馆奉行所与安政元年(1854年)再度设置时的位置均是在基坂(当时是松前藩的箱馆奉行诘役所[10])。初代奉行竹内保德沿用松前藩的建筑物,并且加以改建增建,但是其后接任的堀利熙认为奉行所相当接近箱馆湾,不仅毫无遮挡,而且邻接的箱馆山属于外国人步行区域,只要登上山顶,奉行所便一览无遗,实在难以防守,因此他上奏希望将奉行所迁移至龟田一带。其后,两任奉行先后返回江户,并且向老中阿部正弘提交意见书,指出当时的大砲射程太短,提议在锻冶村中道兴建「御役所四方土垒」,并且将奉行所移至该处,最终幕府接纳其意见,开始着手兴建五棱郭[10]。与此同时,意见书中亦建议将位于矢不来(现北斗市)、押付、山背泊、辩天岬、立待岬、筑岛、冲之口的7处番所改建成台场,从以保护箱馆港,但是阿部认为多项工程同步进行相当困难,因此首先在辩天岬(辩天台场)和筑岛(未有实行)开始改建工作[10]。
安政2年(1855年)7月,法国军舰君士坦丁号驶入箱馆港时[注释 3],在箱馆奉行所负责制造机械和弹药的武田斐三郎[12],得到军舰的副舰长指导,并且取得大砲的设计图以及星形要塞的规划图则[13]。其后,武田根据图则,开始构思如何建造五棱郭和辩天台场[14]。最终,预算五棱郭、辩天、筑岛和冲之口台场的建筑成本为41万两[4]。最初,建筑期预算达20年,但是负责防守虾夷地的松前藩(户切地阵屋)、津轻藩(津轻阵屋)、南部藩(南部阵屋)和仙台藩(白老阵屋)的阵屋均已经建成,五棱郭和台场的工程赶不上的话,幕府在箱馆市民和外国人眼中可谓颜面尽失,因此幕府决定加快辩天台场和五棱郭的工程进度[3]。
安政3年(1856年)11月,组头河津祐邦、调役并铃木孙四郎、下役元缔山口显之进和诸术教授役武田斐三郎等,获任命为台场并龟田役所土垒普请挂[4],并且在安政4年(1857年)7月开始建造五棱郭[15]。安政5年(1856年),城郭外北边的役宅开始施工,文久元年(1861年)开始兴建奉行所厅舍。分工方面,土木工程、石垣和建造奉行所分别由松川辩之助、井上喜三郎和居住于江户的小普请方锻冶方石方请负人中川传藏负责[16]。最初,计划首先进行挖掘和兴建土垒,然后兴建各项建筑,最后则是石垣,但是由于地基太过脆弱,踏入冬季时本来完成挖掘的地方受到结冰和融雪影响而塌陷,最终唯有先兴建石垣[15]。
元治元年(1864年),五棱郭建成,同年6月15日箱馆奉行小出秀实从奉行所移至五棱郭内开始办工。接着,在奉行所附近种植防风林、赤松[注释 4]以及相关设施,最终在庆应2年(1866年)所有工程完工[18]。
工程费用方面,护城河、土木和石垣工程预算为98,000两,实际为53,144两、建筑工程预算为25,000两,实际为44,854两、水道工程预算为20,000两,实际为6,092两、整体预算为143,000两,实际为104,090两(另外辩天台场的预算为100,000两,实际为107,277两)[19]。这项巨额工程在全盛时间曾经聘用约5、6千名工人,箱馆也因此开始繁荣[16]。
箱馆战争

大政奉还后,新政府设置了箱馆府,而五棱郭则在庆应4年(1868年)由箱馆奉行杉浦诚移交给箱馆府知事清水谷公考[20],并且成为箱馆府的政厅。同年10月21日,榎本武扬等率领旧幕府军登陆鹫之木(现森町)。箱馆府虽然派兵迎击,但是在各地均战败,最终在10月25日清水谷从箱馆逃亡至青森,翌日松冈四郎次郎的部队进占已经空无一人的五棱郭。根据大鸟圭介的说法,当时的五棱郭的矮墙上虽然设置了二十四斤砲,但是难以发射,建筑亦未完善,当被攻击时,根本难以抵挡,旧幕府军针对问题,在冬天时修复堤坝,并且设置大砲,在护城河外建造堤坝以及在城门外兴建矮墙,最终在1869年3月完工[21]。
同年5月11日,新政府军向箱馆发动总攻击时,旧幕府军以五棱郭的大砲砲击七重滨(现北斗市)以及箱馆港[22]。然而,新政府军成功进占箱馆市区,并且在5月12日,军舰甲铁从箱馆港内砲击五棱郭,成功击中奉行所,导致古屋佐久左卫门等人阵亡,多人受伤[23]。另外,由于新政府军在各处阵地架设大砲,一同砲击五棱郭[23],导致旧幕府军在夜晚难以入睡,只能以石垣和堤坝为盾,并且竖起叠席和屏风抵挡[24]。5月15日,辩天台场的部队投降后,千代岱阵屋在5月16日亦被攻占[25],其后新政府军通知五棱郭将会发动总攻击,经过城内众人商议后,榎本等人在5月18日投降,将五棱郭交予新政府军[26]。
练兵场
进入明治时代后,五棱郭归由兵部省(1873年后则是陆军省)管辖[27]。1871年,为了兴建札幌开拓使本厅舍,原本的奉行所厅舍和附属建筑物相继被拆除,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将拆卸后的建筑材料运往札幌,而是用于札幌本道和建造蓬莱町游郭[28]。 其后,五棱郭也没有加建,而是当成练兵场使用[27][29],而在1890年至1899年间,函馆要塞砲兵大队的临时事务所亦设置在五棱郭[30]。 虽然一般市民严禁入内,但是商人中川嘉兵卫得到陆军许可,自1871年开始切割五棱郭的冰,以函馆冰之名出售[31]。
五棱郭公园
.jpg.webp)
1913年,函馆区长北守政直向陆军大臣提出,免费租用五棱郭,并且改建成公园。陆军方面则回应,只要保持在取得许可时的状态,以及兴建最小限度的小型商店和种植树木等均需要得到函馆要塞司令部首肯,加上在租用期间承担土地建筑物的保存责任和负担相关费用等作为条件,批准了北守的请求[32],翌年作为五棱郭公园对外开放[33]。另外,函馆毎日新闻为了纪念发行一万号,在1913年开始为时10年,共种植了数千棵染井吉野樱,现在大约剩下1,600棵,五棱郭也因此成为北海道首屈一指的赏樱地[34][注释 5]。
1925年,五棱郭归由内务省管辖,并且基于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获指定为史迹。1929年,郭外的长斜坂获追加指定,并且改由文部省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五棱郭也在1952年获指定为特别史迹[36]。
1954年,在函馆举行的北洋渔业重启纪念北海道大博覧会(北洋博)中,五棱郭成为了其中的第二会场[37][注释 6]。在北洋博中,作为「观光馆和馃子大楼」的建筑物在1955年成为市立函馆博物馆五棱郭分馆,由奉行所的复原工程动工开始直至2007年11月闭馆为止,展示了各种与箱馆战争有关的物品[38]。另外,在进行考古调查和复原工程之前,五棱郭的中央位置的广场经常举行运动会和林间学校等[37]。
晋身为代表函馆的旅游景点

1964年,为了纪念五棱郭建成100周年,在南边新盖了高约60米的五棱郭塔[39]。 自1970年起,每年5月均会举行「箱馆五棱郭祭」,活动包括由扮成箱馆战争中的旧幕府军和新政府军而成的「维新巡游」和模仿土方岁三的「土方岁三大赛」等[40]。 另外,自1988年起,以五棱郭的土垒和护城河等为舞台,由无偿参与的市民演出,有关函馆历史的「市民创作函馆野外剧」[41]和1989年起在冬季晚上时,点亮五棱郭的「五棱星之梦」[42][43]等直至现在也没有变化。2006年,新建高约107米的五棱郭塔取代了原本的五棱郭塔[44]。
2004年,五棱郭作为「五棱郭与箱馆战争的遗构」入选为北海道遗产[45],而在旅游方面,在《米芝莲指南》中「五棱郭迹」和「眺望(五棱郭迹)」均取得两星评价[46]。
奉行所复原
1983年,函馆市为了复原五棱郭,开始进行数据搜集[47]。与此同时,在五棱郭中心部份的遗构进行确认试掘调查,并且确认奉行所等建筑物的遗构状态良好,及后在1985年正式在奉行所遗构开展考古调查。在1985年至1989年、1993年至2000年、2001年和2005年的四次考古调查中,取得大量有助复原的基本数据[48]。
期间,部份专家组成「特别史迹五棱郭迹保存整备委员会[49]」,并且在2000年提出「箱馆奉行所复原构思」和2001年提出「箱馆奉行所复原计划(郭内土垒内范围整备计划)」,针对复原整备箱馆奉行所厅舍以及活化公开等,提交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其后,委员会与文化厅达成协议,在2006年获准改变现状,开始施工[50]。2010年,奉行所的复原工程完工,并且在同年7月29日对外开放[51]。
结构
箱馆奉行所 | |
---|---|
![]() 箱馆奉行所 | |
概要 | |
类型 | 木造建筑 |
地址 | 函馆市五棱郭町44番3号 |
41°47′49″N 140°45′25″E | |
邮政编码 | 040-0001 |
起造 | 2006年 |
竣工日 | 2010年 |
启用 | 2010年7月29日 |
函馆市 | |
技术细节 | |
材料 | 木材 |
建筑面积 | 1,033.38平方米 |
层数 | 一层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商 | 竹中工务店、加藤组土建、石井组、野边工务店和明匠建工 |
保护情况 | Special Historic Site[*]、北海道遗产[*] |
网站 | |
https://www.hakobura.jp/ | |
地图 | |


五棱郭是由护城河包围的五芒星型堡垒以及半月堡(马出堡)组成,堡垒内置有本垒(土垒),内侧则建有奉行所等建筑物。另外,郭外北边则是役宅街。现在国有土地面积,连同郭内外总共为250,835.51平方米[52],其中郭内则为约12平方米[19]。
外部结构
由于预算有限,加上函馆港开港后,外国的威胁并未有想像中严重,外部结构的工程的规模大幅缩小。最初计划在五处地方兴建半月堡,最终只兴建了一处,而沿内岸兴建的低垒亦只有三处,郭外的长斜坂则是四处[53]。
土垒
挖掘护城河时的泥土,后来用作兴建土垒。本垒高约7.5米、土台部份的阔度为30米、上方的垒道为8米,而垒道过去则是砲台。另外,在郭内入口的最深处建有高约5.5米的见隐垒、护城河的内岸建高约两米的低垒以及郭外则建有高约1米的长斜坂[54]。
护城河
总堀和三处入口的两边均建有阔4米的空堀[55]。总堀最阔的地方约30米、深度约4至5米、外周总长则约1.8平方公里[19]。建筑期间,在五棱郭后方约1公里外的龟田川设置了取水口,然后通过埋于地底的引水道将水引入五棱郭的护城河以及供水予郭内外的人。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龟田川的河岸维修工程影响,龟田川的河水无法流向五棱郭,护城河的水位因此下降,水质亦同时开始恶化[56],其后在1974年引入水道水至护城河从而抑制臭味[57]。
石垣

最初的「西洋法石垣御全备」计划将堀和全部土垒均兴建石垣,但是由于费用高昂,加上切割石头相当费时而打消念头[15],最终石垣只建于护城河、半月堡和郭内入口附近[58]。虽然使用了从函馆山等地切割出来的石材,但是护城河的石垣由于资金不足,一部份改为使用赤川和龟田川的石头,其中部份可以在里门桥侧附近看到[59]。
桥
现在,郭外西南方的广场与半月堡之间的一之桥、半月堡和堡垒之间的二之桥和北面的里门桥,总共建有3座桥,但是半月堡的一之桥的反方向以及郭的东北面也分别建有桥梁[60]。一之桥与二之桥虽然和建筑时一样是平桥,但是在1950年至1980年间为拱桥[61][62]。
建筑物


五棱郭内置有奉行所厅舍、用人和近习等的长屋、厩舍和临时地牢等26座建筑物[19]。建筑材料来自津经、南部和出羽国等,瓦则是来自能登国和越后国等地,钉和叠席则是来自江户,换言之五棱郭是结集了各地的材料而建成的[63]。为了节省经费,建筑材料在能代等地预先加工,其后才运往函馆组装[64]。
奉行所
奉行所建于郭内的中心部份,东西长度为97米、南北为59米、建筑面积大约为2,685平方米。部份位置建有两层,由占全体约4份3的西边役所部分和东南面的奉行役宅组成[65]。另外,在役所部分中,分为正面玄关与南栋连接起来的大广间、同心诘所等所在的中央栋、白洲和土间等的北栋[66]。
本来,从正面玄关进入后前方建有高约16.5米的太鼓橹,但是在箱馆战争期间遭到军舰甲铁砲击时,旧幕府军认为太鼓橹可能成为其攻击目标,因此急忙地将它拆毁[67][注释 7]。
函馆市最初希望复原整个奉行所,但是由于建筑基准法规定每1,000平方米的地方必须设置防火墙,最终在与文化厅商讨后,认为景观上也可能造成影响而放弃,将复原部份维持在约1,000平方米内[69]。奉行所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建筑方法,成功复原南栋和中央栋部分[70],其后在2011年获颁北海道红砖建筑奖[71]。
兵粮库
兵粮库是唯一残留下来的建筑物。1897至1907年间,兵粮库是函馆要塞砲兵大队的兵舍[72]。其后对外开放后,于1917年开始片上乐天自设的展示馆「怀古馆」激活,展示了有关箱馆战争的数据[73],另外也曾经是函馆市立博物馆的科学教室[74]。在1972至1973年以及2001至2002年时先后两次进行修复工程[75]。
板库和土藏
在复原奉行所的同时,兵粮库的北面的市立博物馆五棱郭分馆被拆除,并且复原为板库和土藏。板库改建成为土产店和休憩处,土藏则变成管理事务所[76]。
其他

- 一万号纪念樱花树碑
- 1923年,函馆每日新闻社为了纪念在五棱郭种植了一万棵樱花树而建[76]。
- 箱馆战争时的大砲
- 大砲虽然并非配备于五棱郭,但是曾经在箱馆战争期间使用,因此放置于郭内展示。其中1门是旧幕府军占领箱馆,在建造筑岛台场期间设置于该处的大砲[注释 8],另一门则是1869年6月20日,箱馆湾海战期间,遭到击沉的新政府军军舰朝阳丸的大砲[注释 9]。
- 筑岛台场的大砲。
- 朝阳的大砲。
- 藤棚
- 藤棚位于二之桥方向的郭内,5、6月时开始盛开。藤棚是由五棱郭公园开园初期,园内经营食堂者从别处移植过来,在1920年后由函馆市再将其移植至现址[86]。奉行所复原工程完工时,由于原本该处建有表门,因此为了复原表门,一度打算移走藤棚,但是在市民的反对下得已保留下来。
注释
- 《大辞泉》、《大辞林》第三版、《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大百科事典》第2版和《日本大百科全书》均指出五棱郭是位于函馆的城迹[2]。
- 「役所」是指奉行所,五棱郭建成后,役所命名为箱馆御役所,俗称箱馆奉行所[5]。
- 虽然当时日本与法国未有签订条约,但是军舰向箱馆奉行所表达希望让船上病人登岸休养,因此箱管奉行所才特别允许其驶入[11]。
- 箱馆奉行所组头栗本濑兵卫将从佐渡岛取来的赤松种子,种植于七重(现北海道渡岛综合振兴局七饭町本町),当长成小树后将其移植至五棱郭。1872年,明治天皇行幸七重劝业课试验场时,部份赤松被移植至札幌本道沿路一带,后来演变成赤松街道[17]。
- 五棱郭的染井吉野樱是观测函馆樱花是否绽放的标准。[35]
- 第一会场是函馆公园。虽然五棱郭是特别史迹,不适宜改变其现状,但是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以已经取得大量用于复原奉行所的数据为理由,准许北洋博以此作为会场[37]。
- 旧幕府军占领五棱郭后,一批中国人被逼从事土木工程,后来被关在箱馆府的地牢,及后又负责拆除太鼓橹[68]
- 筑岛台场位于函馆港内现在的丰川町至末广町一带。1961年,大砲在兴建北海道渔连函馆支所期间出土[84]。
- 1932年,在七重滨填海工程动工期间被发现,及后奉纳于龟田八幡宫。战后,由于怕被驻日盟军总司令发现而将其埋掉,其后以皇太子明仁在1958年参观市立博物馆五棱郭分馆为契机,将大砲捐赠予博物馆[85]。
参考数据
书籍
- . 函馆市. 2004 [2017-06-08]. ASIN B000J897U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函馆区. . 名著出版. 1973 [2015-07-04]. ASIN B000J9FTZ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市立函馆博物馆. 2004.
- . 市立函馆博物馆. 2014. NCID BB15774852.
- 大鸟圭介和今井信郎. . 新人物往来社. 1998. ISBN 4-404-02627-7.
- 大山柏. 下卷. 时事通信社. 1988. ISBN 4-7887-8840-3.
- 须藤隆仙 (编). . 新人物往来社. 1984. ISBN 4-404-01247-0.
- 须藤隆仙 (编). . 新人物往来社. 2011. ISBN 978-4-8354-4741-4.
- 田口英尔. . 新潮选书. 新潮社. 1995. ISBN 4-10-600475-5.
- 竹内收太. . 五棱郭タワー. 1983.
- 田原良信. . 日本の遗迹27. 同成社. 2008. ISBN 978-4-88621-434-8.
- 元木省吾. . 幻洋社. 1987. ISBN 4-906320-02-3.
- 北海道新闻社函馆支社 (编). 改订版. 五棱郭タワー. 1979.
- 北海道新闻社 (编). . 北海道新闻社. 1982. ISBN 4-89363-315-5.
文献
- . 佐久市. [201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 .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 . 函馆中央図书馆.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6).
- . 函馆中央図书馆.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6).
- . 函馆中央図书馆.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6).
- 五棱郭物语 p.26
- . 文化庁.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4).
- . 函馆市.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7).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1).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1).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1).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7).
- 田原良信 2008,第18页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 . 七饭町.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9).
- 田原良信 2008,第21页
- 五棱郭分馆常设展示目录 p.20
- 田口英尔 1995,第183-184页
- 大鸟圭介「南柯纪行」大鸟・今井 1998 pp.72,80
- 田口英尔 1995,第113页
- 今井信郎「北国戦争概略冲𫓴队之记」大鸟・今井 1998 p.183
- 大鸟圭介「南柯纪行」大鸟・今井 1998 p.96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5).
- 田原良信 2008,第31页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 . 亚洲历史数据中心 (日语).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1).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0).
- . 亚洲历史数据中心 (日语).
- 田原良信 2008,第32-33页
- . 函馆市.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PDF). 函馆地方気象台.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13).
- 田原良信 2008,第33-34页
- 田原良信 2008,第34页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五棱郭タワー.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0).
- . 箱馆五棱郭祭协賛会.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 . NPO法人市民创作「函馆野外剧」の会.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 . まちをつくる”五棱星の梦”実行委员会.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 . 北海道新闻 (北海道新闻社). 2014-11-25 [2015-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5).
- . 五棱郭タワー.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3).
- . 北海道遗产协议会. [201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9).
- (PDF). 日本ミシュランタイヤ. [2014-11-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5).
- 田原良信 2008,第39-40页
- 田原良信 2008,第53-56页
- . 函馆市.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田原良信 2008,第157,163-164页
- . 全国新闻ネット. [2014-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 . 财务省理财局管理课国有财产情报室. [2014-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箱馆戦争のすべて pp.120-121
- 箱馆戦争のすべて pp.121-122
- 箱馆戦争のすべて p.122
- 五棱郭物语 pp.30-32
- はこだて歴史散歩 p.194
- 箱馆戦争のすべて pp.120-123
- 田原良信 2008,第147-149页
- 函馆区史 1973,第252-253页
- 田原良信 2008,第149-150页
- . はこだて未来大学.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五棱郭分馆常设展示目录 p.24
- 五棱郭筑造と箱馆戦争 p.29
- 田原良信 2008,第57页
- 五棱郭分馆常设展示目录 pp.22-23
- 竹内収太 1983,第192页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 田原良信 2008,第160-162页
- . 竹中工务店.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6). - 复原部份与原建筑的比较图。
- . 北海道. [2014-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1).
- 五棱郭物语 p.159
- 五棱郭筑造と箱馆戦争 p.69
- 元木省吾 1987,第80页
- 田原良信 2008,第92-95页
- . 函馆市. [2014-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9).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0).
- . 函馆市中央図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0).
- 竹内収太 1983,第106页
- 竹内収太 1983,第199页
- 丸尾利恒「北州新话」箱馆戦争数据集 p.161
- はこだて歴史散歩 p.195
- (PDF). 北海道立文学馆.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7-05).
- はこだて歴史散歩 p.189
- はこだて歴史散歩 p.190
- . 函馆新闻社.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3日).
- はこだて歴史散歩 p.193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五棱郭 |
- 函馆公式観光情报“はこぶら” 特别史迹五棱郭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市内公园情报 五棱郭公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函馆市住宅都市施设公社
- 箱馆奉行所 公式ウェブサイ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函馆の壁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五棱郭(平八郎军鉴)
- 五棱郭迹 (函馆) - 新选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