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地
虾夷地(日语:)是日本江户时代对于虾夷人(今阿伊努人)居住之地的称呼,与大和民族居住的「和人地」相对。以现在的北海道(南部的渡岛半岛除外)为中心,包含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等地。古时也被称为虾夷国()。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虾夷地
15世纪至16世纪间,以渡岛半岛南部为势力范围的蛎崎氏,先后被当时实际统治日本的丰臣秀吉(关白、太合)、德川家康(征夷大将军)认可拥有对虾夷地的支配权及贸易权。进入江户时代后,蛎崎氏改名松前氏,并被列入大名、当主松前庆广分封为松前藩,领有今日北海道南部的「和人地」与虾夷地。之后,北海道太平洋侧与千岛被命名为东虾夷地、北海道日本海侧与库页岛则被称为西虾夷地。但东虾夷地在1799年、西虾夷地在1807年,先后被归为幕府(松前奉行)的直辖地(天领)。1809年,库页岛易名为「北虾夷」。1821年,虾夷地全境曾再度成为松前藩的领地,但是在1855年又再度纳为幕府(箱馆奉行)直辖地(天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