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烏拉圭關係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烏拉圭東方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57-1988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對烏拉圭的相關事務由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兼轄。[1]
中華民國 |
乌拉圭 |
---|
政治
外交
1957年11月15日,烏拉圭與中華民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於首都蒙特維多設立中華民國駐烏拉圭東方共和國公使館,並派駐公使(由駐阿根廷大使兼任,後兼使改為專使)。[2]烏拉圭則未設立公使館、派駐公使。
1962年7月5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公使館升格為中華民國駐烏拉圭東方共和國大使館。1962年9月,派駐大使(首任大使由駐阿根廷大使兼任,1966年3月起改為專使)。[2]
1963年,烏拉圭派駐大使(由駐日本大使兼任)。
1965年,於首都臺北設立烏拉圭東方共和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1981年以後,不再派駐大使。
1985年2月24日,中華民國副總統李登輝率特使團前往烏拉圭參加新任總統桑吉內提的就職典禮。並宣慰當地僑民與駐在工作人員。[3][4]
1986年1月13日,烏拉圭眾議院議長馬契桑諾夫婦抵台訪問6天。期間拜會行政院長俞國華、立法院長倪文亞等部門與人員。[5]5月18日,眾議院第一、第三副議長與眾議員,以及總統宣傳顧問等人亦抵台訪問。[6]
1987年8月29日,烏拉圭前總統、駐巴拉圭大使巴契哥夫婦抵台訪問。期間拜會行政院長俞國華、外交部長丁懋時及其他政府官員。[7]
1988年2月3日,烏拉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4日,與中華民國斷交。[8]
1992年7月,於首都蒙特維多設立具大使館功能的駐烏拉圭臺北經濟辦事處,烏拉圭政府將該處視同國際組織。[2]但於2002年12月關閉。[9]
1993年9月,烏拉圭常駐聯合國代表在第48屆聯合國大會的總辯論中,提出「會籍普遍化原則」,間接表示支持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10]
1995年1月,台灣「豐盈十六號」魷釣船於南大西洋公海發生命案,3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籍漁工涉嫌殺死中華民國籍船員,後該船駛往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靠岸並請求處理。因該案發生在公海,烏拉圭政府在經過初步偵訊後即依據國際法「司法管轄權屬於船籍國」的規範,經由國際刑警組織通知中華民國警方派員前往押解嫌犯,並於2月返抵台灣移送法辦。[11]
1997年10月,烏拉圭前總統拉卡耶抵台訪問。期間會見立法院長劉松藩、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長章孝嚴及其他政府官員。[12]
1999年1月,烏拉圭眾議院議長池洛博抵台訪問。期間會見立法院長劉松藩、外交部長胡志強及其他政府官員。[13]11月,烏拉圭最高法院院長抵台參加第42屆國際法官協會年會。[14]
2015年,烏拉圭護民官署主席谷恩澤抵台訪問。[15]
2020年5月,烏拉圭與其他9個美洲國家共71名「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的友台國會議員以「一人一信」方式,致函世界卫生组织(WHO)幹事長谭德塞,呼籲WHO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參與世界衛生體系的必要性與急迫性。[16]
經濟
貿易
年分 | 貿易總額 | 年增減 | 排名 | 出口至烏拉圭 | 年增減 | 排名 | 自烏拉圭進口 | 年增減 | 排名 |
---|---|---|---|---|---|---|---|---|---|
2019 | 49,313,344 | ▼36.443% | 102 | 38,546,897 | ▼34.716% | 91 | 10,766,447 | ▼41.943% | 108 |
2020 | 68,419,273 | ▲38.744% | 94 | 57,576,908 | ▲49.368% | 81 | 10,842,365 | ▲0.705% | 107 |
2021 | 61,754,077 | ▼9.742% | 104 | 49,269,891 | ▼14.428% | 87 | 12,484,186 | ▲15.143% | 108 |
2022 | 72,498,054 | ▲17.398% | 99 | 60,764,187 | ▲23.329% | 88 | 11,733,867 | ▼6.010% | 108 |
2020年的兩國貿易主要項目如下:
出口至烏拉圭的主要項目為:聚縮醛、环氧树脂、醇酸樹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酯與其他聚酯、聚醚;冷凍魚;合成橡胶之板、片、條與從油類獲得之硫化油膏;車輛之零件與附件、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不鏽鋼扁軋製品、非動力之兩輪與其他腳踏車、特定用途所屬器具之零件;鋼鐵製螺釘、螺栓、螺帽、鉚釘或墊圈;填塞料、紗布、繃帶及其類似品;塑料製自粘性板、片、條或膜;記憶、錄音或錄影裝置;車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鋼鐵製之其他管與空心型、合成纖維絲紗梭织物;競技運動或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出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液體泵、診斷或實驗用有底襯之試劑或配製試劑、发动机用零件;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其他塑膠製品與其他材料制成品、电动机與发电机;影像遊戲機、遊藝場、桌上或室內遊戲用品;任何形狀之硬質橡膠與製品、纤维素及其化學衍生物;種子、稻穀或乾豆類植物用清潔或分級用機器以及磨粉工業機械;容器洗滌與乾燥機器、容器盛裝與封口機器、飲料充氣機等。[18]
自烏拉圭進口的主要項目為:不帶毛之牛、馬類動物鞣制皮革或胚皮革;木材、乾酪與凝乳、小麦或雜麥、乳清或天然乳品;乳品衍生之乳酪與其他油脂、塗醬;钻石以外的寶石與次寶石、丙烯酸聚合物、原木、高粱、蘇打或硫酸鹽化學木浆、陶瓷塑像與其他裝飾陶瓷製品;加工烟叶與菸葉代用製品、菸葉成分抽出物與菸精;氯酸盐與過氯酸鹽、溴酸盐與過溴酸鹽、碘酸盐與過碘酸鹽;铝廢料、其他活動物、男用或男童用服飾;未初梳、精梳或另行處理以供紡製用之合成纖維棉;天然珍珠或養珠、寶石或半寶石之製品;天然或以合成方法再製之維生素原與维生素、進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其他矿石;針織或鉤針織套頭衫、無領開襟上衣、外穿式背心與類似品;油鞣皮革、漆皮與貼合漆皮、敷金屬皮革;精油及其類似品;鮮葡萄酒、葡萄醪;石英、石英岩;紡織材料製輸送或傳動帶、輪帶;其他木製品、箱盒袋類容器等。[19]
交流
協定
日期 | 簽署 | 備註 |
---|---|---|
1961年5月3日 | 《中華民國與烏拉圭共和國間文化專約》 | 以下簡稱中烏 |
1964年10月6日 | 《中烏友好條約》 | |
1970年9月10日 | 《中烏商務協定》 | [註 1] |
1973年8月10日 | 《中烏農業技術合作協定換文》 | [註 2] |
1976年11月7日 | 《中烏購售高梁及其他穀類換文》 《中烏擴大貿易換文》 | |
1981年6月25日 | 《中烏相互實施一九七四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暨一九七八年有關議定書之條文》 |
簽證
兩國國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有中華民國護照與涵蓋烏拉圭的醫療保險證明之中華民國國民可前往烏拉圭駐外使領館(例如駐日本、韓國大使館)申請簽證。[25]
持有烏拉圭護照的烏拉圭國民抵台參加國際會議、運動賽事、商展活動,則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26][27]
注釋
- 1977年6月23日修訂
- 1976年7月14日延期擴大換文,1979年5月2日、1979年12月5日、1981年3月18日延期換文,1983年4月6日、1984年11月16日延期擴大換文
參考資料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領事事務局.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5年2月24日 [2015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1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5年3月16日 [2015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2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6年1月12日 [2015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2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6年5月17日 [2019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7年8月28日 [2019年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3年10月14日 [2019年2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5年2月6日 [2019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 公眾外交協調會.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0月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7).
-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9年1月3日 [2019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4).
-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5月13日 [2020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3日).
- .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202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2).
-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2).
-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0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1月24日).
- 李建隆. . 經貿透視網. 2011年3月21日 [2020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12日).
- .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3).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 呂伊萱. . 自由時報. 2018年10月31日 [2018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2日).
- 徐偉真. . 聯合新聞網. 2018年12月11日 [2018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