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高粱学名)又名二色高粱蜀黍[1]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喜温、抗旱、耐涝,种子有红、白、褐各种颜色,有黏性变种。二色高粱是驯化后的高粱物种,野生的物种和二色高粱组成了高粱属。原产于非洲,目前主要种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2],用世界不同地区的高粱品种间的基因遗传距离大致推算,高粱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950年前的辽朝宋朝西夏时期[3]

高粱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属: 高粱属 Sorghum
种:
高粱 S. bicolor
二名法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1794
异名
  • Sorghum technicum
  • Holcus dochna
  • Holcus cernuus
  • Holcus bicolor
  • Holcus sorghum
  • Andropogon sorghum
  • Andropogon bicolor
  • Sorghum vulgare
  • Andropogon sorghum var. technicus
高粱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1,418 kJ(339 kcal)
74.63 g
膳食纤维6.3 g
3.30 g
11.30 g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种名 bicolor 意为“二色的”。

高粱属作物是谷物中产量第五名的作物,在玉米小麦、及大麦之后,2018年的年产量为5934万公吨[4]

高粱也称蜀黍、荻粱、乌禾、稻秫、木稷、藋粱(广雅)、芦穄(食物本草)、蜀秫、芦粟、番黍。

形态

二色高粱一般是一年生的作物,不过有些品种是多年生的植物。茎秆实心,高1-3米,表面常有白色蜡粉。单叶互生,表面平滑,但边缘被毛。圆锥花序,长可达30厘米,两性花。颖果很小,长约0.2-0.4厘米,白、黄、褐色。糖高粱是特别用来作为饲料、制糖以及乙醇的高粱品种,长成的高度比一般食用的要高[5][6]

种植

2011年,世界上主要的高梁种植国依序为尼日利亚(12.6%)、印度(11.2%)、墨西哥(11.2%)、美国(10.0%)[7] 。高梁生长的温度、高度范围广泛,甚至可种植于有毒土壤,也相当耐旱[5]。其之所以耐旱原因如下:

  • 高粱的根系对叶片比例极大
  • 干旱时其叶片会卷曲以减少水分蒸散
  • 干旱持续时会进入休眠状态(而非立刻枯死)
  • 叶片表面有蜡质角质层
  • 光合作用为C4循环,其耗水量仅为C3循环的三分之一

中国东北高粱的种植相当普遍,由于其茎高大可以藏人,高梁地又俗称为「青纱帐」。高粱其他主要产区有美国非洲南亚,可以用作饲料。在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占第五位(前四位依次为玉米小麦大麦)。高粱是中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年产量28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四川等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高粱进口国。

高粱曾经在晋语区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将高粱米蒸煮成米饭食用,也将成熟的高粱种子磨制成面粉(红面)用以加工面条食品。近年来多用于酿造。

用途

红色和白色的高粱谷粒

世界有许多地方都有种植高粱[7]。高粱谷粒可以作为人的食物、也可以酿酒、作为牲畜食物,或是制造生质乙醇。相较于其他主要的作物,高粱谷粒中不含麸质,抗性淀粉高,而且有许多的酚类化合物[8][9]。高粱按用途分有食用、帚用、糖用和草用几类。幼苗期类似玉米,但其新鲜茎、叶含有氰化糖苷剧毒,动物体内若没有其他解毒物质时,会危及生命[10]。高粱淀粉含量高,酿酒没有其他干扰味道,适合酿造中国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主要酿造原料。

食用

高粱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1,418 kJ(339 kcal)
74.63 g
膳食纤维6.3 g
3.30 g
11.30 g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会用高粱制成面包,是许多文化中的主食[11][12]。高粱谷粒也可以像玉米粒一样加热,制成类似玉米花的食物。

印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德干高原卡纳塔克邦特伦甘纳邦,高粱是主要粮食之一,称为jwaarie、jowar、jola或jondhalaa。像bhakri, jowar roti或jolada rotti等印度面包就是用高粱制成的[13][14]

突尼斯的droô,是由高粱粉、牛奶和食糖制成的传统状食物,是冬季早餐中的主食[15]

中美洲的tortilla(墨西哥薄饼)有时也会用高粱制作。虽然玉米是较适合制作tortilla的谷类,但洪都拉斯境内也常常使用高粱作tortilla,白高粱会比较适合[16]

南部非洲国家,会用高粱、牛奶、糖和黄油作Maltabella,是类似小米粥的食物。

酿酒

将高粱发酵后再蒸馏,制成白酒。使用了高粱酿造的中国名酒包括:四川绵竹的剑南春(浓香型白酒,五种粮食混合,高粱比例超过40%),四川宜宾的五粮液(浓香型白酒;五种粮食混合,高粱比例超过40%),四川泸州的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100%高粱),贵州茅台酒(100%高粱),重庆江津白酒(清香型白酒),陕西西凤酒(凤香型白酒),山西汾酒(清香型白酒)等等。由于发酵工艺的不同,前述白酒产区的风格均各具特色。

在中华民国福建省的金门县,会用普通高粱制成金门高粱酒,是当地的特产[17]。非洲的津巴布韦布隆迪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尼日利亚,会用红色和白色的高粱生产传统的啤酒。红色高粱使酒有偏粉红色至棕色的颜色[18]

生质燃料

澳大利亚南美洲美国,高粱除了当牲畜的食物外,也用来制备生质乙醇[19] 有些国家是用甜高粱秆来产生乙醇,作法是挤压甜高粱秆,使其汁液流出,再发酵成为乙醇[20]。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正在进行实验,看哪一个品种高粱的杆和叶子最适合产生乙醇[21]

其他

高粱也是传统扫帚的材料[22]

相关条目

  • 糖高粱
  • 芹菜定:高粱颜色的来源。

参考文献

  1. Dillon, Sally L.; Shapter, Frances M.; Henry, Robert J.; et al. . Annals of Botany. 1 September 2007, 100 (5): 975–989. PMC 2759214可免费查阅. PMID 17766842. doi:10.1093/aob/mcm192.
  2. .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5).
  3. . www.fao.org.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1).
  4. . [202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9).
  5. . Sweet Sorghum Ethanol Producers. [13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6. Jeri Stroade; Michael Boland & Mykel Taylor. .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8).
  7. Awika, Joseph M.; Rooney, Lloyd W. . Phytochemistry. 2004-05-01, 65 (9): 1199–1221. ISSN 0031-9422. PMID 15184005. doi:10.1016/j.phytochem.2004.04.001 (英语).
  8. Rooney, Lloyd; Dykes, Linda. . CFW Plexus. 2013-10-01. ISSN 2168-118X. doi:10.1094/cplex-2013-1001-24b可免费查阅.
  9. 萧素碧. . 台湾畜产种原信息网.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10. O P Sharma. . Tata McGraw-Hill. 1993: 439. ISBN 978-0-07-460373-4.
  1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6-02-14 [2008-07-18]. ISBN 978-0-309-0499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2).
  12. Colleen Taylor Sen.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80 [2021-05-20]. ISBN 978-0-313-3248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13. Rais Akhtar; Andrew Thomas Amos Learmonth. .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251 [2021-05-20]. GGKEY:HH184Y8TYN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14. . wepostmag. May 28, 2012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15. . www.fao.org.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16. .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繁体)).
  17. . agribusinessweek.com. 30 June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May 2015).
  18. . United Sorghum Checkoff.
  19. . agribusinessweek.com. 30 June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20. . gnewsarchive.tamu.edu. 1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July 2008).
  21. . Ogden Publications, Inc. [2010-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植物名实图考·蜀黍》,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高粱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蜀黍

  • 高梁 Gaolia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Crop Wild Relatives Inventory: reliable information source on where and what to conserve ex-situ, regarding Sorghum genepool
  • .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GRIN Taxonomy for Plants. Beltsville Area, US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2008-03-05 [200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