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堵庄
七堵为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10月至1945年10月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基隆郡。今基隆市七堵区、暖暖区及安乐区一部分。
七堵庄 しちとしょう | |||||||
---|---|---|---|---|---|---|---|
基隆郡的庄 | |||||||
1920年-1945年 | |||||||
![]() 1936年七堵庄管内图 | |||||||
首府 | 七堵大字134-1番地 | ||||||
面积 | |||||||
• 1942年 | 85.5386平方(33.0266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1942年 | 19831 | ||||||
政府 | |||||||
庄长 | |||||||
• 1920年-1931年 | 王式金 | ||||||
• 1941年-1945年 | 芦田俊 | ||||||
历史 | |||||||
• 成立 | 1920年 | ||||||
• 废除 | 1945年 | ||||||
行政分区 | 11大字 | ||||||
| |||||||
今属于 | 基隆市七堵区、暖暖区及安乐区一部份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行政区划
七堵庄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石碇堡的庄,在1896年3月隶属「台北县基隆支厅」,在1897年7月1日隶属「水边脚辨务署」(之后改写为水返脚)。1900年9月16日,水返脚辨务署被并入「基隆辨务署」。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二十厅,七堵地区隶属「基隆厅水返脚支厅」。1903年11月1日,基隆厅实施街庄整并,七堵地区被整并为以下11个街庄,并被划分为第17、18、20区[1]。1905年7月1日,七堵地区改划分为五堵区、玛陵坑区、暖暖区[2]。
- 石碇堡:七堵庄、草滥庄、六堵庄、五堵庄、友蚋庄、玛陵坑庄、莺歌石庄、港口庄、碇内庄、暖暖街、八堵庄
1909年10月25日,基隆厅被并入台北厅,七堵地区隶属「台北厅基隆支厅」。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1街庄合并为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辖域内分为七堵、草滥、六堵、五堵、友蚋、玛陵坑、莺歌石、港口、碇内、暖暖、八堵等11个大字[3]。
- 七堵大字下,有「七堵」、「连柑宅」小字名
- 八堵大字下,有「八堵南」、「八堵北」小字名
- 莺歌石大字下,有「莺歌石」、「石厝坑」、「新山」、「石皮濑」小字名
- 草滥大字下,有「拔西猴」、「小坑」、「后旦旦」、「草湳」小字名
- 五堵大字下,有「五堵南」、「五堵北」、「下坡」小字名
- 友蚋大字下,有「鹿寮」、「港口」、「兴化坑」、「十四坑」、「樟空湖」、「赤皮湖」、「七分寮」小字名
- 玛陵坑大字下,有「东势下股」、「东势中股」、「东势上股」、「西势仙洞坑」、「西势内寮」、「西势面桶寮」小字名
- 碇内大字下,有「碇内」、「溪西股」小字名
- 暖暖大字下,有「暖暖」、「东势坑」、「西势坑」、「外西势」、「过溪」小字名[4]
二战后,七堵庄在1946年1月16日改为台北县基隆区七堵乡,在1947年1月18日并入台湾省基隆市并改为七堵区。1949年2月1日,碇内、暖暖、八堵划出组成暖暖区。在1968年,莺歌石的一部份划入安乐区。在1988年,莺歌石及港口的一部分划入安乐区。
原街庄 | 1903年 | 1905年 | 1920年-1945年 | 1988年 | ||
---|---|---|---|---|---|---|
区 | 区 | 街庄 | 街庄 | 大字 | 区 | |
东势庄、西势庄 | 第17区 | 玛陵坑区 | 玛陵坑庄 | 七堵庄 | 玛陵坑 | 七堵区 |
友蚋港口庄、鹿藔庄、十四坑庄、樟空湖庄、七份藔庄、赤皮湖庄、兴化坑庄 | 友蚋庄 | 友蚋 | ||||
石皮濑庄、石厝坑庄、新山庄、莺歌石庄 | 莺歌石庄 | 莺歌石 | 七堵区、安乐区 | |||
下埤庄、五堵庄 | 第18区 | 五堵区 | 五堵庄 | 五堵 | 七堵区 | |
六堵庄 | 六堵庄 | 六堵 | ||||
七堵庄 | 七堵庄 | 七堵 | ||||
草滥庄 | 草滥庄 | 草滥 | ||||
港仔内庄 | 第20区 | 暖暖区 | 港口庄 | 港口 | 七堵区、安乐区 | |
东势坑庄、西势坑庄、外西势庄、暖暖街 | 暖暖街 | 暖暖 | 暖暖区 | |||
碇内庄、溪西股庄 | 碇内庄 | 碇内 | ||||
八堵庄 | 八堵庄 | 八堵 |
庄长
任数 | 姓名 | 肖像 | 出身 | 就任 | 离任 | 备注 |
---|---|---|---|---|---|---|
1 | 王式金 | 台北州 | 1920年 | 1931年 | 原任五堵区长,任内推动设立玛陵坑公学校、五堵公学校、友蚋分教场。设立七堵水利组合、七堵庄信用合作社[5]。 | |
2 | 西村增太 | 熊本县 | 1931年 | 1932年 | ||
3 | 中村忠三郎 | 爱媛县 | 1932年 | 1940年 | 曾任台东厅税务课属。 | |
4 | 伊藤太右卫门 | 熊本县 | 1940年 | 1941年 | 曾任殖产局山林课嘱托。 | |
5 | 芦田俊 | 京都府 | 1941年 | 1945年 | 原任金山庄长[6]。 |
人口
大字别 | 内地人 | 台湾人 | 中华民国人 | 小计(人) |
---|---|---|---|---|
七堵 | 80 | 1,927 | 26 | 2,033 |
草滥 | 0 | 962 | 0 | 962 |
六堵 | 0 | 567 | 1 | 568 |
五堵 | 10 | 1,842 | 2 | 1,854 |
友蚋 | 9 | 2,520 | 5 | 2,534 |
玛陵坑 | 10 | 1,934 | 8 | 1,952 |
莺歌石 | 2 | 927 | 0 | 929 |
港口 | 0 | 335 | 1 | 336 |
碇内 | 11 | 785 | 7 | 803 |
暖暖 | 43 | 2,532 | 48 | 2,623 |
八堵 | 310 | 1,783 | 20 | 2,113 |
小计 | 475 | 16,114 | 118 | 16,707 |
设施
参考来源
- . 基隆厅报. 1903-11-02.
- . 基隆厅报. 1905-06-28.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 《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
- 郑俊彬. . 基隆: 基隆市政府. 2001: P.27. ISBN 9570285354.
- .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台湾总督官房企画部. . 193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