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3

Surface Pro 3Surface Pro系列第三代产品,由微软设计开发并推出贩售的平板电脑,于2014年6月10日发布。[8][16][17]最初Surface Pro 3运行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8 Pro,2015年后升级至Windows 10 Pro[18]

Surface Pro 3
附带Type Cover键盘套的Surface Pro 3
附带Type Cover键盘套的Surface Pro 3
研发商微软
制造商和硕[1]
产品系列Surface
类型平板电脑
产品世代第三代
发布日期2014年6月20日
单价US$799–1949
RMB¥5688-13988
操作系统
电源内置可反复充电的 42 W·h(150 kJ)锂电池[2]
36 W 外置电源充电器(附带一个USB充电接口)
中央处理器基于Haswell平台的低功耗双核Intel处理器:[3]
i3-4020Y
1.5 GHz, 3 MB L3缓存, 11.5 W TDP[4]
i5-4300U
1.9~2.9 GHz, 3 MB L3缓存, 15 W TDP[5]
i7-4650U
1.7~3.3 GHz, 4 MB L3缓存, 15 W TDP[6]
内存4 或 8 GB LPDDR3 1600 MT/s RAM[2]
硬盘保存空间64, 128, 256 或 512 GB[2]
显示12.0英寸(30) 2160x1440分辨率(216 ppi) eDP ClearType HD屏幕(长宽比3:2),[2][7][8]
最多可外置三个显示屏[9]
图形处理器内置于CPU内的Intel HD Graphics[3]
HD 4200(i3 CPU)
HD 4400(i5 CPU)
HD 5000(i7 CPU)
音效前置双扬声器
输入多点触控触控屏[10]
具有256级压感电磁笔,(基于N-trig与蓝牙4.0低功耗技术)[11](无需额外购买)[12]
Type Cover(需单独购买)[13]
传感器:[14]
双麦克风
光线传感器
三维加速计
三维陀螺仪
数字罗盘
相机前置:五百万像素,1080p HD
后置:五百万像素,1080p HD[2]
触摸板位于Surface Pro Type Cover(需单独购买)上[13]
连接接口无线网络:
802.11 a/b/g/n/ac Wi-Fi
蓝牙4.0低功耗
接口:
全尺寸USB 3.0
Mini DisplayPort
3.5毫米耳机接口
专用Type Cover接口
专用充电接口
在线服务Windows Store, OneDrive, Xbox Music, Xbox Games, Xbox Video
尺寸宽11.5英寸(29)
高7.93英寸(20.1)
厚0.36英寸(9.1)[2]
重量800克(1.8英磅)[15]
前代机种Surface Pro 2
后继机种Surface Pro 4
相关条目Surface
网站www.microsoft.com/surface

发行

Surface Pro 3于2014年5月20日在美国纽约市发表,搭载的是Core i5处理器的型号,于次日正式接受预定。[8][16][17]第一批产品于6月20日在美国加拿大开始发货。[8]搭载Core i3及Core i7的型号于2014年8月1日发表并接受预定,同年8月28日,在25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发售。[10][19]

这次Surface Pro 3的发表并没发表基于ARM的Surface产品线的新品。Surface初代以及Surface 2,使用的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运行的操作系统是微软为ARM架构客制的Windows RT,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iPad以及其它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相较于竞品而言Windows RT因没有Win32 API而新的API又缺乏足够的应用开发者致使应用数量少,进而整机功能不佳。而Surface Pro 3和它的前辈Surface Pro初代Surface Pro 2,均使用英特尔的x86-64处理器,并预载Windows 8操作系统,事实上是一台真正的PC,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了一众超极致笔电(包括苹果公司的MacBook Air),而且这些竞品还带有一些与Surface Pro系列接近的功能,像是可拆卸式键盘、触摸式荧幕、可翻转式设计等等。[20][21][22]

此外,由于Surface Pro 2的低出货量,加上Surface Pro初代和Surface Pro 2一样库存早已清空,使得当年微软还对已购买Surface Pro初代及Surface Pro 2、尚未超过保固期限的买家提供了故障送修即更换新款Surface Pro 3的保固服务。[23]

2015年10月6日,微软发表了Surface Pro 3的继任Surface Pro 4,大体与Surface Pro 3差异不大,区别在于稍大的荧幕、稍高的荧幕分辨率、改进的支撑架和更稳固的底座、新制程更节能的处理器和改进的散热系统等方面。在Surface Pro 4发表以后,Surface Pro 3则是作为相对低价的产品线继续贩售,直到2016年下半年方告停产。

设计

硬件配备

和前代产品一样,Surface Pro 3的机身采用镁铝合金材质,使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荧幕一面采用钢化玻璃,连同荧幕显示和触摸模块作为一个荧幕总成,以强力黏合剂固定于机身荧幕固定位上;充电器连接端口、快拆式键盘套的固定位点使用磁性材料吸附固定;机身背部的支撑脚架也延续高阻尼铰链的连接和固定方式,并有所改进,可在22°至150°之间稳固地固定而不会意外滑开。[2][8]

Surface Pro 3 拥有一个比上代Surface Pro 2更大的12英寸(30显示屏(可视面积为25.4cm x 16.9cm),但是由于触摸面及笔触面的集成,比上一代更轻也更薄,并提供更好的可视角度、更高的荧幕亮度和更好的电源使用,荧幕总成仅100克(0.22英磅)不到。屏幕长宽比为3:2,分辨率为2160×1440,微软称这个比例接近书本页面的尺寸,在垂直使用时更加切合阅读习惯,并能在浏览网页的低功耗情况下拥有最高9个小时的电池续航表现。[24][25]

Surface Pro 3 采用磁吸式电源接口,避免意外将电脑扯落。另外配有全尺寸USB(Type-A连接端口)、Mini DisplayPort接口、3.5mm音频连接端口,一般外置键鼠、闪存盘、影像输出亦足够使用,另外可以选购拓展坞,增加接口。还有支持热抽换的外置microSD卡插槽,最高支持256GB。[26]

Surface Pro 3使用基于Haswell微架构内建GPU的第四代Intel Core CULV系处理器(i3-4020Y、i5-4300U及i7-4650U);附带TPM模块(中国版除外);内存使用LPDDR3-1600低功耗内存,容量有4GB、8GB、16GB三种;存储则是采用mSATA固态硬盘,有64GB、128GB、512GB三种配置。内存是焊接在主板上,不可由用户更换升级;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理论上可更换,但由于无损卸下荧幕总成难度过高,事实上等同于不可更换。处理器的散热仍依赖导热管、铜板和风扇,不过风扇的数量比上一代少了一半(只有一只),只会在特定温度下方会开启。

以下是Surface Pro 3不同型号的配备比较:

Surface Pro 3 不同型号配备[27]
售价(美元/人民币CPUGPU内存容量内置存储容量
$799/¥5688Intel Core i3-4020Y
1.5 GHz
HD 42004 GB64 GB
$999/¥7388Intel Core i5-4300U
最高2.9 GHz
HD 4400128 GB
$1299/¥96888 GB256 GB
$1549/¥11088Intel Core i7-4650U
最高3.3 GHz
HD 5000
$1949/¥13988512 GB

就像前一代Surface Pro一样, Surface Pro 3可以连接多达3个外部显示器(连接至第三个时Surface Pro 3本身的显示屏会关闭) 。Surface Pro 3本身带有一个Mini DisplayPort接口。

连接三个荧幕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使用DisplayPort本身支持菊花链拓扑的特性,只要荧幕支持,可将三部荧幕串列连接;一种是另外购买一个第三方的DisplayPort集线器;一种是购买一个微软原厂的扩展坞,上面还有额外两个Mini DisplayPort连接端口。除了DisplayPort以外,其中一部荧幕如果支持WiDi的话还可以WiDi进行无线连接。

以下是不同型号Surface Pro 3外置显示器的连接能力比较:

Surface Pro 3 外置显示器能力[9]
处理器

型号
第一个显示屏第二个显示屏第三个显示屏
i3eDP/DisplayPort
(2560×1600@60 Hz)
DisplayPort
(2560×1600@60 Hz)
DisplayPort
(2560×1600@60 Hz)
DVI
(2560×1600@60 Hz)
DVI
(2560×1600@60 Hz)
VGA
(1920×1200@60 Hz)
VGA
(1920×1200@60 Hz)
HDMI
(4096×2304@24 Hz)
WiDi
(1920×1080@60 Hz)
i5/i7eDP/DisplayPort
(3200×2000@60 Hz)
DisplayPort
(3200×2000@60 Hz)
DisplayPort
(3200×2000@60 Hz)
DVI
(2560×1600@60 Hz)
DVI
(2560×1600@60 Hz)
VGA
(1920×1200@60 Hz)
VGA
(1920×1200@60 Hz)
HDMI
(4096×2304@24 Hz)
WiDi
(1920×1080@60 Hz)
(括号内是该连接模式下最大分辨率和刷新率)

在 mini DisplayPort只连接一个显示屏的情况下, i5/i7处理器的型号还支持3840×2160@30 Hz, 也就是4K Ultra HD[28]

软件

Surface Pro 3最初搭载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8.1 Pro,在中国大陆还有一系列搭载了只有简体中文套件、无TPM支持的「中国版」(与之相区别,在中国大陆贩售的带TPM的型号称为「专业版」),操作系统的更新升级与一般的Windows无异,但微软也提供了客制的GPU驱动程序、无线网络驱动程序、EFI固件更新等。

在2015年7月29日Windows 10发布以后,原Windows 8.1 Pro的Surface Pro 3都获得了Windows 10 Pro的更新,此后贩售的Surface Pro 3也是出厂预载Windows 10 Pro(中国版则是更新至Windows 10中国版而不会更新至Windows 10 Pro)。Windows 10比起Windows 8.1,添加平板电脑模式并且缺省就是该模式(可自行设置开启关闭或是自动设置),当卸下键盘套时的操作更顺手。

相比Surface RT系列,由于Surface Pro系列使用x86-64的处理器并搭载适用于x86-64的、有完整Win32 API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旧式Win32 API的Windows的程序均可在Surface Pro系列上运行。不过,某些旧型程序可能会不适应高分辨率荧幕而会有显示不正常的问题。后期微软对此的处理是针对不支持高分辨率显示的程序降低该程序的分辨率并放大显示(不是降低荧幕分辨率)缓解了该问题,但会造成程序界面元素显示模糊的新问题,真正解决办法还是要应用程序支持可变分辨率。

InstantGo

InstantGo是微软开发的一项操作系统级的电源管理模式,这允许设备有智能手机一样的电源管理能力。Surface Pro 3 是最先支持InstantGo(之前被称作Connected Standby)的x86-64的Windows设备之一[29],这样,Surface Pro 3 可以让 Windows Store apps 在显示屏关闭的情况下更新信息(如接受电子邮件),以及在连接到交流电时自动运行系统维护。[30]在四小时无操作后系统会自动休眠以节省电力。[31]

InstantGo暂时不能与Hyper-V同时启用, 当Hyper-V启用时系统在本应进入会InstantGo时会进入休眠。不过有修改注册表进行InstantGo模式的开关动作而无需安装Hyper-V的方法。[32]

当InstantGo被启用时(在Surface Pro系列上是默认启用的),由于电源管理高度自动化,在电源计划中只可以选择平衡,且只有极少选项可以更改。[33]

配件

Surface Pen

Surface Pen随每一部Surface Pro 3机体一同贩售,亦可单独购买。不同于前代基于Wacom的无源触摸笔技术,本代Surface Pro 3搭配的Surface Pen采用的是N-trig DuoSense的有源触摸手写笔技术,使用蓝牙通信,支持256级压感,带来轻松的书写和绘画体验。Surface Pen上具三个实体键OneNote键、右键和橡皮擦键,按下OneNote键会打开OneNote程序,银色Surface Pen的OneNote键更特别使用紫色,呼应OneNote。

以下是Surface Pen的本体颜色选项:

银色 红色 深蓝色 黑色

Type Cover

Surface系列的平板都支持Type Cover,由微软设计的可作为保护的便携键盘(需单独购买)。为Surface Pro 3设计的Type Cover比以前更薄并改进了触控板。有五种颜色可供选择。比起上一代,这一代的Type Cover还装有磁铁,支持吸附于屏幕底部以增强稳定性。[13][34]此代的Type Cover还有向后兼容的能力,目前直到2017年发表的全新Surface Pro,仍可使用。

以下是Type Cover的本体颜色选项:

蓝色 红色 紫色 黑色 深蓝色

拓展坞

微软还提供了拓展坞,也使用专用的Surface Connector,与磁吸电源插座共用,除了一个插件供电插座以外,其中包括两个USB 2.0,三个USB 3.0,一个千兆以太网端口,一个额外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可与Surface Pro 3本身的Mini DisplayPort接口一起使用)和两个3.5 mm音频接口(一个输入,一个输出)。[35]

反响

之前基于ARM芯片的运行Windows RT系统的Surface初代和Surface 2,目标的竞争对手是iPad和其他平板产品,实际上由于缺乏应用程序开发者继而缺乏应用程序支持,加上微软对该系列的推广不力,在市场竞争中惨败。但Surface Pro 3(和之前的Surface ProSurface Pro 2一样),拥有与当下个人电脑常见的而且性能较佳的行动型x86-64处理器并运行具备完整Win32 API的Windows系统,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个人电脑,不仅在性能和功能上超越一众Android、iOS平板电脑,与其他超极本所竞争,还有自家Surface产品线所不能企及的丰富的应用程序及开发者数量。[20][21][22]一些人认为Surface Pro 3与之前比尔盖茨在2001年宣布的Microsoft Tablet PC概念非常贴切,是未来笔电的发展方向之一,就算与Surface Pro初代及Surface Pro 2相比,3:2的荧幕长宽比、高分辨率荧幕、改进的Type Cover和触摸笔、可无级调整的高阻尼支架底座等相较于前代大刀阔斧的改型,都比自家前代产品更胜一筹。[20][21][22][36]时代杂志还将Surface Pro 3评为2014年度25大发明之一。[37]

在一些音效评测当中,Surface Pro 3内置的音效系统是平板电脑、笔电产品当中为数不多算品质上乘的。当然,受制于设备的内部空间,依旧不敌专用的音响系统。[38]

不过另一方面,Surface Pro 3相较于同时代的同售价级别的其它个人电脑产品而言,设备故障率偏高,不少还是内核组件模块的故障,像是出现休眠无法唤醒、工作中突然关机并无法开机[39]等状况。一些评论认为,一部分状况相信是Windows 10强制更新、固件缺陷带来的问题。[40]但也有评论指出微软尽管有部分电脑硬件的品质把控经验,但是较为缺乏对电脑整机的品质把控经验,品质把控问题直到Surface Pro 4依旧存在也间接佐证了这一点。

另一个相对不敏感但批评意见也较为尖锐的是高维修难度,iFixit对Surface Pro 3进行了拆解并分析了其可自行维修性,得分只有10分中的1分,意即极难维修,[41]难点在于荧幕和机身是大量粘合剂粘合固定而非螺丝固定,即使加热粘合剂使其相对较易拆开,将荧幕与机身分离时荧幕有极大的受损风险(但如果充分加热、小心使用接触面较大的胶质撬棒,仍有无损卸下荧幕的可能)。[42][43]但有硬件玩家拆机图分析尺寸以后自行在机身上开孔以更换固态硬盘的案例。[44]

产品世代

Surface NeoSurface DuoSurface Hub 2SSurface HubSurface Studio 2Surface StudioSurface Laptop GoSurface Laptop 4Surface Laptop 3Surface Laptop 2Surface LaptopSurface Book 3Surface Book 2Surface BookSurface Pro XSurface Pro 7Surface Pro 6Surface Pro (2017)Surface Pro 4Surface Pro 3Surface Pro 2Surface ProSurface Go 2Surface GoSurface 3Surface 2Surface (2012 tablet)

参考文献

  1. . The Register. January 22, 2013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0).
  2. Lal Shimpi, Anand. . AnandTech. May 20, 2014 [May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0).
  3.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1).
  4.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1).
  5.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1).
  6.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7. Goldman, Joshua. . CNET. CBS Interactive. May 20, 2014 [May 2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9).
  8. Warren, Tom. . The Verge. May 20, 2014 [May 2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9. . Intel.com. [16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10. . [May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11. . N-trig's Official Website. [16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3日).
  12.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13.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0).
  14.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15. Wollman, Dana. . Engadget. AOL. May 20, 2014 [May 2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1).
  16. (新闻稿). New York: Microsoft. May 20, 2014 [May 2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1).
  17. . CBC News. May 20, 2014 [May 20,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8. Callaham, John. . Windows Central (Mobile Nations). 4 August 2015 [3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19. Thurrott, Paul. . Winsupersite. Aug 6, 2014 [Aug 1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7).
  20. Pogue, David. . Yahoo Tech. Yahoo. May 22, 2014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3).
  21. Bohn, Dieter. . The Verge. Vox Media. May 23, 2014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22. Eadicicco, Lisa. . Business Insider.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3).
  23. . www.zhihu.com. [201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中文).
  24. . microsoftstore.com. [10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9日).
  25. . May 2014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6).
  26. . SanDisk.com. [12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5).
  27. . June 2, 2014 [2014年12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9日).
  28. . Intel.com. [17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29.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30.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31.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6).
  32.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4).
  33. . Microsoft.com. [December 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1).
  34.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1).
  35. .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30).
  36. . MobileSyrup. 2016-05-27 [201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0).
  37. . Time.com. 20 November 2014 [19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7).
  38. . www.soomal.net.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39. .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40. 比价王, ePrice. . ePrice 比价王.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中文(台湾)).
  41. . iFixit.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42. . digi.163.com.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43. . www.evolife.cn.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中文(中国大陆)).
  44. . www.ithome.com. [201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7).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