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码

QR码/图码英语:;全称为)是二维条码的一种,于1994年由日本汽车零组件大厂电装公司原昌宏所发明[1] 。QR来自英文的缩写,即快速反应,因为发明者希望QR码可以快速解码其内容[2]。QR码使用四种标准化编码模式(数字、字母数字、字节(二进制)和日文(Shift_JIS))来存储数据。QR码原创于日本,现已在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手机读码操作[3]。QR码比普通条形码具有快速读取和更大的保存数据容量,也无需要像一维条码般在扫描时需要直线对准扫描仪,应用范围包括产品跟踪、物品识别、文档管理、库存营销等等。

内容为 http://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QR码

格式

QR码呈正方形,常见的是黑白两色。在3个角落,印有较小,像「回」字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用户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数据仍然可以正确读取[4]

日本QR码的标准JIS X 0510在1999年1月发布,而其对应的ISO国际标准ISO/IEC18004,则在2000年6月获得批准。根据Denso Wave公司的网站数据,QR码是属于开放式的标准,QR码的规格公开,虽由Denso Wave公司持有专利权益,但不会运行。

微型QR码

除了标准的QR码之外,也存在一种称为「微型QR码」的格式,是QR码标准的缩小版本,主要是为了无法处理较大型扫描的应用而设计。微型QR码同样有多种标准,最高可保存35个字符。

技术特性

结构

QR码最大特征为其左上,右上,左下三个大型的如同“回”字的黑白间同心方图案,为QR码识别定位标记,失去其中一个会影响识别。而呈棋盘般分布的有别于大定位标记的较小的同心方则为其校正标记,用于校正识别,版本1没有校正标记,版本2在右下方,其中心点在左下和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相交点,版本10开始以每个等距的方式出现在右下校正点至左下和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左上与左下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左上与右上定位标记的外边框的连线之间、这四边线上等距点对边相连线,版本10等距有1个,版本25为3个,版本40为5个。

加密

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在护照入境许可证上使用加密的QR码。

保存

QR码一共提供40种不同版本保存密度的结构,对应指示图的“版本信息”,版本1为21×21模块(模块为QR码中的最小单元),每增加一个版本,长宽各增加4个模块,最大的版本40为177×177模块。

QR码最大数据容量(对于版本40)
数字最多7,089字符
字母最多4,296字符
二进位数(8 bit)最多2,953 字节
日文汉字片假名最多1,817字符(采用Shift JIS
中文汉字最多984字符(采用UTF-8
最多1,800字符(采用BIG5/GB2312

容错能力

L等级 M等级
Q等级 H等级
内容为 http://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QR码在不同容错层级下的呈现结果。

QR码有容错能力,即使图形破损仍然可以读取,破损面积最高可达30%。因此QR码也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相对而言,QR码图形面积愈大,容错率愈高,所以一般折衷使用15%容错能力(M等级)。

错误修正容量
L等级可修正7%的字码
M等级可修正15%的字码
Q等级可修正25%的字码
H等级可修正30%的字码

格式信息

QR码的格式信息记录了两种数据:纠错等级和掩码的类型。掩码的作用是为了对数据区域进行掩模以利于扫瞄器识别,可以避免数据区域出现连续的空白或者连续的黑色区,同时也避免了数据区出现类似定位点样式的正方形出现。掩模图案在整个数据区域的网格内不断重复进行掩模计算(功能图形不掩模),数据区上对应掩模黑色模块的单元将会反转。每个二维码上会有两组相同的格式信息出现,并且带有BCH纠错。

解码

应用

QR码最早在汽车制造厂为了便于追踪零件而使用,今日QR码已在各家行业广泛使用。用户亦可通过设有RS-232C界面的个人电脑及解码程序,连接扫描仪摄影机取得QR码中的数据,非常适合存货管理等企业应用。

日本

近年来,日本的移动电话公司开始在有相机移动电话加入QR码读取软件,为QR码带来更广泛、更新颖的消费者相关用途。主要能让用户减少在手机上输入文本等数据的麻烦。最早设有QR码阅读功能的移动电话是「SoftBank」(J-PHONE)的「J-SH09」。

使用QR码来保存商店地址及网址,在日本的杂志广告上越来越流行。而在名片上加入QR码亦逐渐成为趋势, 这让将对方个人数据输入手机的工作变得更简单。除个人联系数据外,使用相机手机扫瞄车站海报、商店型录等地方上的QR条码之后,就能立即连至条码所在的产品网页,并了解订购与该人物的信息,或借由拨打电话号码来让用户取得该商品的优惠。而大型的日本网站如Yahoo!等也有应用QR码,为消费者提供网址及优惠等信息。

在公共事务上,QR码也有很多应用机会:例如日本出入境管理已采用打印QR码标签贴在入境人员护照上,替代以往只是盖印入境章。在日本许多公共汽车站牌都已增加上QR码,乘客只需用手机阅读解码,就可以及时获得该站牌的路线与班车时刻信息。

台湾

在台湾,中华电信是最早应用QR码作为接口的电信公司之一。其emome 636影城通服务也是一种利用手机直接订购电影票,并以MMS短信发送附有QR码的订位记录给订购者。订票人只需在开场前至柜台出示手机中的QR码,即可确认订位记录。因此又称作「行动条码」。

台湾高铁在2010年2月时所推出的高铁超商取票服务,于付款完成后所取得的高铁车票在票面上印有QR码,在搭乘高铁列车时可直接持该车票,将印有QR码的一面朝下对准高铁各车站验票闸门的条码扫描区,利用感应方式即可通过闸门。2011年10月28日起,以智能型手机购票后下载条码,打开后即可以手机画面感应通关,免持纸票使得购票与搭车流程更为流畅。

农业部推广生产履历[6]的机制,民众可借由生鲜产品上面所附有的QR码E标志,用自己的照相手机一照,再借由手机内置的QR码解码功能,便能看到生鲜产品的生产信息。

2021年5月,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在台湾逐渐升温,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与交通部、中华电信合作[7],联合建置「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1922短信实联制」,旨在便利化疫情时期之实联制措施实施,同时确保民众实联数据之安全。店家或公家机关可于「eMask口罩预购系统」申请一组QR码,并张贴于门口明显处,用户使用手机内置相机扫描,或借由疾管署推出之「疾管家」LINE官方帐号提供的「实联制扫码服务」,可打开手机的短信应用程序,自动填入一串实联制消息,收信人缺省为疾管署专线1922。点击发送后,用户即完成实联制登记,无须再填写纸本实联制纪录表。惟此实联方式仅限门号持有人单人单次使用,不可与他人联合声明。实联制短信范例如下:

场所代码:(一串15位数字组成的店家场所代码)本次短信实联限防疫目的使用。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大多数城市的地铁系统支持刷码乘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09年开始在火车票上使用QR码用于快速识别,现实中扫描的得到的内容仍有加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2009年12月10日开始改版铁路车票,新版车票采用QR码作为防伪措施,取代以前的一维条码[8]

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区的公交业者,在站台和车上,使用QR码提供给市民公交的线路信息。

2012年春节期间,阿里巴巴旗下的线上支付平台支付宝实现了通过QR码进行银行卡转账和送红包的功能,允许用户在支付宝平台在线生产、制作“电子红包”QR码,其包含了转账金额、收款人和祝福语等消息,并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收款人,收款人使用相关设备扫描QR码后,账款就可以成功地转入其银行账户中[9]

2016年开始,QR码被共享单车广泛使用。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描共享单车上的QR码即可开锁使用单车。同时,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移动应用也可以通过给商户展示QR码或者扫描商户的QR码来完成电子钱包支付。接受移动应用APP支付的商户包含沿街售卖的小商贩、出租车一类的个体经营者。现在,QR码支付成为推广中国大陆数字支付的重要环节之一。

香港

2007年,香港的移动电话公司也开始开始利用QR码,PCCW mobile[10]首个一站式手机购票服务 -「流动戏票」。只须以手机登录购票,便可以收到「流动戏票」MMS短讯,内附有QR码,在进电影院前把移动电话放于QR码扫描仪上,便可进场。此外,现时香港亦有首本利用QR码的杂志,名为CPU。

2020年,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香港政府推出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序,各场地粘贴QR码,顾客出入场所利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序扫瞄QR码,以协助用户记录行程,及追踪确诊者的行踪。

主要应用项目

QR码的主要应用的项目可分成四类:

  1. 自动化文本传输:通常应用在文本的传输,利用快速方便的模式,让人可以轻松输入如地址、电话号码、行事历等,进行名片、行程数据等的快速交换。
  2. 数字内容下载:通常应用在电信公司游戏及影音的下载,在帐单中打印相关的QR码信息供消费者下载,消费者通过QR码的解码,就能轻易连接到下载的网页,下载需要的数字内容。
  3. 网址快速链接:以提供用户进行网址快速链接、电话快速拨号等。
  4. 身分鉴别与商务交易:许多公司现在正在推行QR码防伪机制,利用商品提供的QR码链接至交易网站,付款完成后系统发回QR码当成购买身分鉴别,应用于购买票券、贩卖机等。在消费者端,也开始有企业提供了商品品牌确认的服务,通过QR码链接至统一验证中心,去核对商品数据是否正确,并提供生产履历供消费者查找,消费者能够更明白商品的信息,除了能够杜绝仿冒品,对消费者的购物更是多了一层保护。

读取方式

利用30万像素以上的照相手机,搭配手机内的QR码解码软件,对着QR码一照,解码软件会自动解读此消息,显示于手机屏幕上面。目前也有应用程序及网页运用到Webcam的镜头来解码。

此外,CodeTwo、QuickMark提供了PC版的QR码解码软件,让没有照相手机的用户也能直接通过PC版QR码解码软件直接截取屏幕上的QR码得到相关信息,使手机和PC用户都能体验到QR码带来的方便性。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运用QR码及GPS的手机导航技术,让用户简化在手机中输入座标的进程,只须通过QR码照相手机一照,便可及时将地理座标保存在手机当中。

轶闻

  • 2019年2月22日,中国大陆媒体《环球网》发布新闻“日本人提出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使用费?中国有权说No!”[11],在中国大陆网络中引发热议。但随后被网友及媒体指出这是一条假新闻[12]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QR码

参考数据

  1. . ettoday.com. [201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2. . QRcode.com. [201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3. . 明报. 2017-09-30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4. 根据Denso Wave公司的网站,为便于识别,此图案黑白部分的宽幅比率定为1︰1︰3︰1︰1。参见QR码的成功之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PDF).
  6. .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7. .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8. .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新闻). 2009-12-08 [2009-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5).
  9. .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10. . 电讯盈科. [200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6).
  11. . 环球网. 2019-02-22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12. 温婧. .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2019-02-22 [2019-02-2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