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抚养

LGBT抚养是指的是LGBT族群(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从伴侣关系走向包括一个或多个抚养对象的家庭关系的过程。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目前抚养关系产生的方式包括收养代孕,及女性伴侣通过人工受精等。同样也包括对伴侣原有抚养对象的抚养。根据2000年美国的普查,33%的女同性恋家庭和22%的男同性恋家庭拥有至少一个小于18岁的孩子。[1] 某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抚养人是同志,抚养人甚至可以一直不告知抚养对象这一情况,在这一情况中不同个案有一定的区别。[2][3]一般来说,LGBT家庭,特别是同志收养,是西方国家长期政治争论的焦点,一般是保守派社会自由派两方面文化战的一部分。2008年1月,欧洲人权法庭裁决同志伴侣有权收养一个孩子。[4][5]

科学研究已经肯定的证明,同性恋家长和异性恋家长有着同样的教育能力,并适合收养孩子。[6][7][8] 研究显示,抚养者的性取向和孩子情感,社会心理的形成及行为没有相关性。[6][7][8][9]美国心理学会同样指出:“在某些研究结果中,同性恋家长的能力要超过异性恋家长。”[10]文章指出,抚养者的身体,经济及心理状况都会因为婚姻而得到改善。孩子的状况也会因为同性家长的结合被合法承认而受益。[6][7][9]

产生方式

LGBT抚养情况的产生包括收养,代孕,人工受精,原有抚养关系的继承等方式。在英国允许LGBT伴侣提供家庭寄养及照顾孩子的服务。由于害怕受到歧视,面对性取向障碍,因为感情与爱,[11] 希望拥有家庭,[12]精神追求方面的原因,[13][14][15][16][17] 同志同样可能通过异性恋婚姻得到孩子。一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家长是同志。[2] [3]

LGBT收养

世界同性伴侣收养法律状况
  共同收养和过继合法
  过继合法
  未知或情况模糊

LGBT收养指的是LGBT族群(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收养儿童。LGBT收养目前在14个国家是合法的,同时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的某些地区是合法的。但在目前很多国家及地区,LGBT收养儿童是非法的,尽管在上述地区关于LGBT收养权问题还在热烈辩论中。而反对LGBT族群收养儿童的最重要原因是,人们质疑同性伴侣能够承担起足够的家长责任。但在实际运行上,LGBT收养权也不完全是由法律来监管,所以有时立法与否并不能阻止LGBT收养的发生。

目前医学心理学社会福利团体达成的共识是一些发生在同性伴侣家庭中的儿童问题同样也是会出现在异性伴侣家庭。[18] 但同时也有人指责这个研究超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9] 基于支持者的证据充分,佛罗里达州第三上诉法院在2010年裁决本州禁止LGBT家庭收养儿童的法律违宪。[20]

代孕

人工受精

2008年西班牙各地同性婚姻结婚率
  0,127 - 0,060
  0,060 - 0,040
  0,040 - 0,020
  0,020 - 0,013

西班牙同性婚姻变化

时间(年)男同性恋婚姻女同性恋婚姻同性间婚姻全部婚姻同性婚姻比率(%)
2005 (从7月)9233521.275120.7281,06
20063.1901.3844.574211.8182,16
20072.1801.0703.250203.6971,60
20082.2991.2503.549196.6131,81
20092.2121.2003.412175.9521,94
20102.2161.3673.583170.8152,10
20112.2931.5873.880163.0852,38

参考文献

  1. 《APA性取向政策报告,家长与孩子》(APA Policy Statement on Sexual Orientation, Parents & Childr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美国心理学学会,2004年7月28、30,2007年4月6日复查
  2. Dunne, EJ. . 《同志杂志》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987, 14 (1-2): 213–222. PMID 3655343. doi:10.1300/J082v14n01_16.
  3. .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6).
  4. EMRK is for the LGBT adoption 存盘,存档日期2009-10-15.
  5. .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6. (PDF).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2-18).
  7.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riage of Same-Sex Couples – 2006 Position Statement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PDF).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3-04).
  9. Pawelski, JG; Perrin EC, Foy JM, et al.. . 《儿科杂志》 Pediatrics. 2006年7月, 118 (1): 349–364. PMID 16818585. doi:10.1542/peds.2006-1279.
  10. .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31).
  11. Butler, Katy. . New York Times. 2006-03-07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12. .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13. .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8).
  14. Moore, Carrie A. . Deseret Morning News. 2007-03-30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3).
  15. Bozett, Frederick W. . . New York: Praeger. 1987: 138. ISBN 0275925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16. Büntzly G. .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993, 24 (3-4): 107–14. PMID 8505530. doi:10.1300/J082v24n03_07.
  17. .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18. (PDF).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19).
  19. (PDF). [2012年7月2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3月16日).
  20. 爱白网. . 爱白网. 2010-09-23 [2016-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3)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