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洞
黑风洞(马来语:,坦米尔语:,罗马化:Pattu Malai)是个拥有一系列洞穴与寺庙的石灰岩山丘,位在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北方13公里的雪兰莪州鹅唛县。其名「Batu」来自于山丘旁的峇都河。此外,当地的市镇以黑风洞命名,华文音译为峇都喼镇。黑风洞为印度外著名的印度教圣地之一,祭拜室建陀,并且是马来西亚大宝森节庆典的重镇。
黑风洞 | |
---|---|
![]() | |
![]() ![]() 黑风洞于马来西亚的位置 | |
基本 | |
国家 | 马来西亚 |
州 | 雪兰莪 |
区 | 鹅唛县 |
位置 | 吉隆坡北侧13公里处 |
坐标 | 3°14′14.64″N 101°41′2.06″E |
供奉 | 室建陀 |
节日 | 大宝森节 |
建筑详情 | |
建筑类型 | 达罗毗荼式建筑 |
创建者 | 担武沙美彼莱 |
竣工 | 1891 |
地图 | |
黑风洞于马来西亚的位置 |
历史

黑风洞的石灰岩约形成于四亿年前,早期部分洞穴被半岛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为了取得鸟粪来做肥料而开凿黑风洞。不过黑风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则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和美籍生物学家威廉·坦普尔·霍纳迪纪录才逐渐成名。[参 1]
黑风洞会建造室建陀的寺庙起因为印度裔贸易商担武沙美彼莱觉得黑风洞的主入口有着室建陀手持圣矛的形状;在此之前,担武沙美曾在吉隆坡兴建了诗里马哈马廉曼兴都庙。1890年担武沙美在今天被称为神庙洞(Temple Cave)的地方建造了室建陀的神像;1892年黑风洞开始于淡米尔历泰月(约为公历的一月底、二月初)举办大宝森节。通往神庙洞的木制阶梯则是在1920年建造的,之后整修成目前看到的272级阶梯。[参 2][参 3]
相关事件
1942年1月11日(民国31年1月11日)吉隆坡陷落,之后的2月15日,随着新加坡守军的投降。由此马来亚彻底遭到日本占领,而在马来亚沦陷后抗日组织也开始兴起。其中包括了马来亚共产党所领导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同年9月1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黑风洞进行秘密会议,时任马共总书记莱特以汽车发生故障为由拒绝出席该会议。并在之后由于消息走漏,最终导致了黑风遭到了日军的包围。而该事件也是称为“9•1事件”,其中导致了18名马来亚抗日军的牺牲[参 4]。
宗教场所
黑风洞的寺庙群位于山丘海拔100公尺以上的地方,主要包含三个主洞,以及其他20多处较小的洞穴,总计整个石灰岩面积达255公顷[参 5];最大的被称作神庙洞,其有着超过100公尺高的的天花板和装饰华丽的印度教神龛,需要攀登272级的阶梯才能到达该处[参 6][参 7]。另外有两个洞穴寺庙位于山脚,分别是洞窟艺术博物馆和艺术画廊洞穴,有许多印度教的神像和彩绘;此洞穴群于2008年重新以岩洞别墅的方式重新开幕。许多神龛是在述说室建陀获得神矛并击败魔鬼苏拉巴曼的故事,此也是大宝森节的由来。[参 5][参 8][参 9]
罗摩衍那洞(Ramayana Cave)位于最左侧,其内壁画和雕塑描述印度古代传说中的英雄罗摩(Rama)国王的生平[参 10][参 5]。在通往该洞的路上,有尊50-英尺(15-)高的哈奴曼神像;哈奴曼是罗摩的助手,为史诗中的神猴;另外还有祭拜祂的寺庙,2001年11月该庙首次开始举办祝圣仪式。[参 11]
一尊位于黑风洞入口山脚、140-英尺(43-)高的室建陀神像经过三年的兴建时间,于2006年一月的大宝森节揭幕。该神像造价2千4百万印度卢比,耗费1,550立方公尺量的混凝土,250公吨的钢筋,以及300公升的金漆,由15位印度来的雕刻家所完成;目前为世界上最高的室建陀神像,也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印度教神像。[参 12]
庆典

黑风洞的重点庆典为印度教社会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坦米尔语:);其不只是马来西亚印度教徒参与,更有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印度教徒前来朝圣,使黑风洞成为世界性的印度教圣地。在大宝森节前,信徒得先经过48天左右的禁欲和斋戒仪式。在大宝森节的清晨,信徒会从吉隆坡诗里马哈马廉曼兴都庙一路通往黑风洞,过程持续八小时;信徒会吊挂两壶鲜奶的杆子前往祭拜室建陀,或是手持、肩负巨大并装饰过的架子,该架子被称作「卡瓦第」,为赎罪架或行动祭坛之意。[参 14][参 15]
卡瓦第是一道木制或铁制、装饰华丽的拱门,其上有神像或神祇画,有时会用孔雀羽毛和鲜果装饰;此外信徒会将铁架上的细杆、铁钩穿过皮肤、舌头或是脸,以此做苦行以赎罪,以洗净一年来的罪恶[参 16][参 7][参 14]。有些较大型的卡瓦第重量达数十公斤,被称作「Vel Kavadi」,只有男性可以背负。[参 15]信徒会先在黑风洞旁的巴都河洗净身体,之后沿途唱着圣歌前往黑风洞[参 14],信众会从楼梯中央爬上,其余非信众则需由两侧扶手处爬上。到达神庙洞内后,由祭司向背负卡瓦第的信徒喷洒圣灰并取下穿刺在身上的铁钩;移除过程不会流血,信徒称之为神的庇佑。[参 17]
生态

现在仍有许多未开发的洞穴,有着一定程度差异的洞穴生物,并有一些特有种,像是八纺器蛛、大长舌果蝠和狐蝠。此外还有著名的大量猕猴;这些野猴会跟游客乞食,往往有被猴子抓伤或咬伤的风险。[参 7]
神庙洞下方为黑洞,黑洞由岩石构成并有一定数量的其他地方见不到的动物;其内封闭,蜿蜒长达2公里[参 7]。其内还有许多需要万年形成的钟乳石、石笋,造出错综复杂的各种岩石地形[参 19]。为了保持洞内的生态,该洞并不对外开放,由马来西亚自然学会管理,并会举办教育性质的探险活动。[参 5]
发展
自1970年代开始,黑风洞周围开始有住宅开发案,有许多房地产公司到该地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黑风洞周围已经从原本的小村子转变为工业区、新兴住宅区和商业区。此外还兴建了高架陆桥通过高速公路;以及一条于2010年七月通车,造价5亿1千5百万令吉,从吉隆坡冼都延伸过来的KTM通勤铁路芙蓉线,于该地设站黑风洞车站。[参 20]
2011年1月1日大宝森节期间,政府宣布将于接下的几年内兴建缆车,粗估需要一千万令吉。然而此计划受到质疑,经过评估后,认为该地地形兴建缆车具有高风险,因此计划被议会终止[参 21][参 22],但该计划仍有重启可能的相关后续讨论。[参 23]
参考数据
- Lam Seng Fatt. 3rd Edn.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03-15: pg.230. ISBN 9789814435390. OCLC 846908946 (英语).
- Fred W. Clothey. . Univ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6: pg.177. ISBN 9781570036477. OCLC 69593947 (英语).
- . [201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英语).
- . [200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31) (中文(马来西亚)).
- . 艺龙旅游指南.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中文(繁体)).
- . 马来西亚观光局在台办事处. [2014-09-22] (中文(繁体)).
- . 富泰旅行社.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Liz Price. . 2014-09-16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英语).
- . 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3) (中文(繁体)).
- . 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 Devasthanam.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8) (英语).
- . Tamil Guardian. 2006-02-01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英语).
- . 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 Devasthanam.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3) (英语).
- . 地球图辑队. 2013-02-06 [2014-09-24] (中文(繁体)).
- . eTawau.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 (中文(简体)).
- .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31) (中文(繁体)).
- R. Nadaraja. . Śrī Maha Mariamman Temple Devasthanam.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5) (英语).
- ShaolinTiger. . 2007-02-02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英语).
- Ross Fraser. . Netflights. 2012-12-06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2) (英语).
- . The Star Online News. 2010-05-19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8) (英语).
- K Pragalath. . FMT news. 2013-06-19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6) (英语).
- Bavani M; Vincent Tan. . 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2014-07-10 [2014-09-23] (英语).
- V. MURUGESWARAN. . The Star Online News. 2014-01-15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 (英语).
- . The Guide Pro Shop.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英语).
- . Back Packing Malaysia.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英语).
- . RockClimbing.com.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