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

马姓是一个中文姓氏,也是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52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3位,其中于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是第一大姓,同时是回族第一大姓。

姓氏
百家姓》第52位
6:
7:
8:

郡望  扶风郡

来源

马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以善于用兵着称。因战功卓着,赵惠文王将其封于邯郸的马服城,称“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兴以“马”为氏,汉武帝时期,其后代迁至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
  • 由他姓改姓。
东汉大司徒马宫,本姓马矢,后改姓马;五代司马球,其后代改为姓马。
司马迁族人,改姓司姓马姓
巫马姓族人,改姓巫姓马姓
  • 由他族改姓。
    • 据《金史·列传第六十二·忠义四》所载,马庆祥,字瑞宁,本名习礼吉思。先世自西域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氏,后徙家净州天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即拜凤翔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另据《元史·列传第三十三》所载,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有锡里吉思者,于祖常为高祖,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以节死赠恒州刺史,子孙因其官,以马为氏。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征,留,掌馈饷,累官礼部尚书马祖常姓的“马”其涵义是叙利亚文Mar,意为“主教”。
    •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译为“马哈麻”、“摩珂末”、“谟罕德”等。后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些少数民族便以“马”为姓(其他还有以“”、“”等为姓的),这也是回族中马姓最多的原因之一,俗语中的“十回九马”,如马家军;例如回族出身的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便是其中著名的例子之一。
    • 其他如沙陀部(金朝汪古氏[1]元朝蒙古合鲁氏,满洲八旗费莫氏马佳氏,均有改姓为马者,故东北马姓中不少是满族子弟。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满族马姓亦可能是来自汉军八旗的马姓[2]

分布

赵奢之后迁至右扶风茂陵后,此地便成为马氏发展繁衍中心,所以《姓谱》中曾说,马氏的发源地是扶风。西汉末年,大司徒马矢宫改姓马,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马姓而来的一支。两南北朝时,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地。唐朝时,有河南马氏在福建落户。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今河南许昌鄢陵县)马殷从军作战,被朱温封为王,创建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等地。以后,地区马氏人口逐渐增多。代时,马氏族人已遍布福建、广东广西。在代,有马氏移居台湾,进而又迁至东南亚及澳、美、加。

如今,马氏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

以广西马姓为例:

容公支系:

那坡县:三例Oα1c1a1a3,全序检测共祖时间500年内。

藤县:四例D1a,其中三例全序检测500年共祖,一例和他们共祖2500年。

玉林市:一例O1a1a1b1a1a。

藤县:一例O1b1a1a1b1。

合浦县:一例O2a2a1a1。

广东化州:三例O1b1a,YSTR推测共祖500年内;一例O2a。

容县:一例O1a1a1a2a1。

桂平:一例Oα。

昭平:三例O1a1a1a1,YSTR推测共祖500年内。

芩溪:一例Qα。

郡望

堂号

  • 铜柱堂伏波堂
  • 绛纱堂绛帐堂
  • 扶风堂
  • 树德堂
  • 聚未堂
  • 宝善堂
  • 文英堂
  • 怀远堂
  • 青云堂
  • 金紫堂
  • 忠德堂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马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1. 陈述《金史补遗》卷4〈金史氏族表〉:「黄掴氏,黄掴亦作汪骨、汪古、旺古、王孤、雍古,系出沙陀突厥。旧奉基督教,金徒其一部于辽东,余者驻长城地带,守御北边。……亦于先后不同时期,分别改称汉姓,马氏、赵氏。」
  2. . 2013-04-12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