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丹恩 (1999年)
颱風丹恩(英語:,國際編號:9920,中國大陸編號:99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6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epang)是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於1999年10月2日在菲律賓東方的海面上生成,於10月5日登陸呂宋島以後繼續向西前進,進入南海后折向北,於10月9日在福建漳州龍海隆教畲族鄉登陸后逐漸減弱,最終於10月11日進入黃海並消散。
![]() 颱風丹恩 | |||||||||||
| |||||||||||
| |||||||||||
| |||||||||||
| |||||||||||
概況 | |||||||||||
---|---|---|---|---|---|---|---|---|---|---|---|
形成日期 | 1999年10月2日 | ||||||||||
消散日期 | 1999年10月11日 | ||||||||||
最低氣壓 | 955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215 km/h | ||||||||||
影響 | |||||||||||
財產損失 | ![]() ![]() | ||||||||||
死傷人數 | ![]() ![]() ![]() | ||||||||||
影響地區 | ![]() ![]() ![]() ![]() ![]() | ||||||||||
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形成歷程
1999年10月2日12時,熱帶低氣壓丹恩在菲律賓卡坦端内斯省東北偏東方向約500海里(930;580英里)外的海面(約為17.1°N 132.2°E)生成,并於次日12時升級为熱帶風暴。在10月4日12時,丹恩在呂宋島東方235海里(435;270英里)外的海面上快速增強为颱風,并於10月5日0時在卡加延省土格加勞東北海岸附近達到其峰值強度110節(200每小時;130英里每小時)。丹恩之後向西通过呂宋島的最北端并於当日12時進入南海。[1][2]
丹恩在南海中由西折向北,於10月6日18時到達其軌跡的最西位置。10月8日0時丹恩到達台灣最南端以西145海里(269;167英里)的海面上並向北朝向台灣海峽移動,當時的最大風力為90節(170每小時;100英里每小時),颱風中心直徑達60海里(110;69英里)。10月9日2時在中國福建漳州龍海市隆教畲族鄉登陸並移入廈門市境内。丹恩在中國大陸繼續向北移動並減弱,於10月10日0時降低為熱帶低氣壓。
10月10日12時,減弱的熱帶低氣壓丹恩繼續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並從上海南側進入黃海,有關丹恩的最後一次警報為10月11日該低壓在濟州島西南方向以14節(26每小時;16英里每小時)的速度向朝鮮半島南部移動。
影響
福建
丹恩颱風10月9日在漳州漳浦登陸,並快速移入廈門,在登陸期間,廈門市最大平均風速達25.3每秒(83英尺每秒),瞬間最大陣風達47.1每秒(155英尺每秒)。廈門市区多处积水,沿海地区出现半米以上风暴潮。[5]
香港



51 km/h

23 km/h

27 km/h

無數據

34 km/h

無數據

無數據

16 km/h



備註:此圖假設丹恩襲港時,天文台已引入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作指標。
- 當地懸掛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強風信號
香港天文台在10月5日20時45分懸掛一號戒備信號,早期天文台一直預計丹尼會很大機會進入南海北部和會嚴重影響香港,所以正當丹尼進一步接近香港水域時,10月7日05時35分就改掛三號強風信號,隨著丹尼轉向北移動,對本港威脅明顯降低,所以於同日16時15分改掛一號戒備信號,直至10月9日09時25分除下所有信號。丹尼並未有香港帶來惡劣天氣,只在10月8日錄得微量雨量,也是最後一個由SSHWS的颱風命名懸掛的颱風[7]
災害及影響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臺灣

![]() | ||
---|---|---|
上一熱帶氣旋 | 海上颱風警報
|
下一熱帶氣旋 |
輕度颱風山姆 | 颱風啟德 | |
輕度颱風山姆 | 陸上颱風警報
|
中度颱風啟德 |
參考資料
- (PDF).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JTWC). [2009-02-19] (英语).
- . Australian Severe Weather.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英语).
-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 中央氣象局. [2009-02-19] (中文(繁體)).
- . 厦门广播电视报. [2009-02-19] (中文(简体)).
- . 晋江市情信息网. [2009-02-19] (中文(简体)).
- . 香港天文台. [2009-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 (PD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IFRC). [2009-0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1-13) (英语).
- . Alternate Forum for Research in Mindanao (AFRIM).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英语).
- . 澎湖縣政府行政室. [2009-02-19] (中文(臺灣)).
- . 集美中学.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 福建之窗.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中国大陆)).
- . 国家海洋局. [2009-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