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兽
灵兽,又称瑞兽或吉祥兽,即祥瑞之兽[1],是指寓意吉祥的动物,可以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神话传说和虚构的。古人相信灵兽出现时,会伴随祥瑞、圣贤出世[2]等大事。
中国的四大吉祥兽为:麒麟、凤凰、龟、龙,另外还有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貔貅等等也是属于瑞兽。吉祥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书画、雕刻为主。瑞兽是原始人群体的一种图腾崇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他们从远古时代一直沿存至今。四大吉祥兽中,除龟以外其他三种都为传说中的形象,因此从造型上来说各个地方各个时代会有差别。
中国著名之灵兽
天之四灵
在汉代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为四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统御这四神的神兽为黄龙。
四灵
是指被人们奉为灵兽之首的四种灵兽:龙、龟、凤和麒麟。[3]
- 龟的长寿以及圣兽玄武的影响,被人们视为长寿的象征,传说中的玄武长得像乌龟,是乌龟的祖先,因为玄武的后代不断地演变,最终才变成为龟。而传说中的四大灵兽中的龟,是玄武的后代,生活在海中,如同小岛大小,活动较不剧烈,寿命是上万年。
四凶
四凶分别是:饕餮、混沌、梼杌和穷奇。以人为食,所过之处往往尸骨遍地,寸草不生,天灾人祸不断,而且行为举止残暴,因此被封为四大凶兽。
- 饕餮[9]的样貌十分狰狞,长有一张恐怖的大嘴,占据了整个脸庞。利齿如同锯子一般,嘴略弯曲内勾。眼睛被嘴挤到腋下,双目炯炯,赫然有神。[10]饕餮身躯庞大,足有数十丈,头颅就占了整个身躯的一半,行动快速,宛如疾风。[11]饕餮见什么吃什么,不管是人类还是粮食,无论看到什么都会被他毫不犹豫地吞入肚内。奇怪的是,饕餮头大身小,牠吃下的食物无人知晓存放在哪里。
- 似猪但无头无尾有翅膀。
- 梼杌
- 长得人头虎腿长有野猪獠牙。
参考文献
- . : 第16133页 第11卷 774.
- 杜甫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公元805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
- 《史记·五帝本纪》:“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 《禽经》:“凤禽,鸢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
-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 山海经·西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 《神异经》道:“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 吴承恩《西游记》:那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便可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