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舞集
云门舞集,是一个台湾的现代舞蹈表演团体,于1973年由林怀民创办,是台湾的第一个现代舞职业舞团。[1]云门之名来自《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也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舞蹈的名称。云门舞集曾推出多个舞蹈作品,当中包括有薪传,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梦,行草等等。
Cloud Gate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 |
![]() | |
![]() 总部位于淡水云门剧场 | |
简称 | 云门舞集 |
---|---|
成立时间 | 1973年 |
创始人 | 林怀民 |
地址 | |
郑宗龙 | |
网站 | www |

1973至2019年,云门舞集均由创办人林怀民任艺术总监。1999年成立云门2舞团,创团艺术总监为罗曼菲至2006年其病逝后,暂由林怀民兼任艺术总监之职,2012年郑宗龙接任云门2助理艺术总监,并于2014年成为该团艺术总监。[2]
林怀民与九位资深舞者于2019年退休离团,[3]云门于2019年8月进行重组,云门2暂停,两团团员合并为一,2020年1月由郑宗龙接任艺术总监。[4]
背景
创立与扎根


云门的创作与呈现一百六十多出舞作。包括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从台北的国家戏剧院,到各县市文化中心、体育馆、乡镇学校礼堂,云门在台湾定期与观众见面;每年轮流在各城市举行的户外演出,平均每场观众高达六万人。[5]
台湾许多知名的现代舞者均自云门舞集发迹,如林秀伟、罗曼菲、刘绍炉等。这些知名舞者有的也各自创办了优秀的现代舞剧团,如林秀伟创办太古踏舞团,刘绍炉创办光环舞集等。云门舞者多为台湾舞蹈科系毕业生,他们的训练包括现代舞、芭蕾、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与拳术。
云门舞集创立的初衷,是林怀民年轻时候想学赤脚医生改变穷乡僻壤。林怀民在美国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画报《人民画报》海外版介绍文化大革命中的赤脚医生在乡村推进医疗,尽管是「中共的宣传」,但被赤脚医生的义行深深感动[6]。
1998年,云门舞集创立「云门舞集舞蹈教室」,以多年专业经验创造「生活律动」教材,通过启发性的教学,认识自己的身体,创造自己的生命律动。1999年5月,云门舞集在创立26年后成立子团「云门2」(全名并非云门舞集2),深入台湾各地校园和社区,为更多的观众演出。云门2的年度公演「春斗」,以演出台湾年轻编舞家的作品为主。2000年云门2启动的艺术驻校活动,已有近2千3百位学生选修[7]。2007年,云门2打开「艺术驻县」活动,进驻城乡,深耕地方艺术推广[8]。此外,从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水灾等,云门舞集均参与巡回义演公演募款,以协助灾区重建工作[9][10]。
创新风格
林怀民除了身为云门舞集的创始人和灵感泉源外,也是《蝉》、《变形虹》等短篇小说集作者,并在1960年代密切参与台湾文学活动。在1970年代诞生的云门以创新舞蹈和崭新方向震撼了台湾文化舞台[11]。林怀民于1972年率领舞团在台北中山堂举行的首次公演中[12],对新形式展现不懈的好奇心,因此云门融合了亚洲神话、民俗以及现代美感的动作风格,舞者运用诸如太极导引、冥想、武术、现代舞、芭蕾舞等多种运动方式和艺术手法[13][14]。
云门创造了许多以中国、台湾及亚洲的故事背景里叙述台湾人独特经验的舞蹈,如《白蛇传》改编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薪传》中的「渡海」一折丰富表现出古代先民跨越台湾海峡来到台湾的经历;《廖添丁》则是台湾传奇罗宾汉人物,在日本治理台湾期间挫败了暴虐官兵[12]:139–142。
演出评价
云门舞集经常应邀赴海外演出,是国际重要艺术节的常客。舞团在台湾及欧、美、亚、澳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演出超过一千七百场[15],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获得各地观众与舞评家的热烈赞赏,如中时晚报:「当代台湾最重要的活文化财产」、英国伦敦《泰晤士报》评为「亚洲第一当代舞团」、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亦曾赞其为「世界一流现代舞团」[16]。2003年,《纽约时报》首席舞评家安娜.吉辛珂芙将云门的《水月》列为该年最佳舞作的首选[17];为澳洲墨尔本艺术节揭幕的《松烟》,荣获时代评论奖及观众票选最佳节目;2004、2005年,《松烟》、《狂草》获台新年度表演艺术奖;2006年,德国《国际舞蹈》与《今日剧场》杂志邀请欧陆重要舞评家,共同遴选「行草三部曲」为「年度最佳舞作」。[18]
1999年,林怀民获颁麦格塞塞奖「新闻、文学与创造性沟通艺术奖」[19]。
2003年,台北市政府将云门舞集三十周年特别公演的首演日8月21日订定为「云门日」,并将云门舞集办公室所在地的复兴北路231巷定名为「云门巷」,「肯定并感谢云门舞集三十年来为台北带来的感动与荣耀」[20]。2012年,《南华早报》称,以《九歌》这出辉煌的长篇,将林怀民这位「亚洲的巨人」提升到玛莎‧葛兰姆、模斯‧康宁汉等少数人所占有的层级:二十世纪伟大编舞家之一。[17]
国立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在2007年7月25日发现的小行星200025命名为「云门」(Cloud Gate)[21][22]。
相关纪录
林怀民与云门的故事,已于1998年由天下文化出版杨孟瑜所撰《飙舞:林怀民与云门传奇》(ISBN 9576214971)一书。张照堂监制的《踊舞.踏歌 云门30》纪录片,已由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制作发行。多出云门作品已拍摄为舞蹈视频问世。在荷兰摄制的《流浪者之歌》,在法国摄制的《水月》,在德国拍摄的《竹梦》以及在瑞士拍摄的《行草 贰》,为多国电视台播放,并制成DVD-Video发行全球。《云门‧传奇》舞作套装DVD-Video、《行草三部曲》、《红楼梦》、《九歌》、《屋漏痕》由金革唱片发行。
附注
- . PAR表演艺术.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台湾)).
- 马岳琳. . 天下杂志. 2016-02-02.
- 陈一姗. . 天下杂志.
- .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2011-07-26 [2015-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Line Today. 2019年9月17日 [2020年4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2日).
- 张殷绮. . 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南华大学). 2007-06.
- 吴江泉. . 中时新闻网.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台湾)).
- . TVBS.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台湾)).
- 赵静瑜、凌美雪.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英语).
- 陈一姗. . 天下杂志.
- Yang, Meng-Yu. . Taipei: Tian xia yuan jian chu b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1998.
- Sulcas, Roslyn.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9-08-07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zh-cmn-hant).
- . ShoppingDesign. 2021-10-19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中文(台湾)).
- .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 林, 秀娟. . 创造力发展硕士在职专班论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09-07-07: 1.
- 柯皓仁. .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 2010-01-26.
- . [2019-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张彦文;薛松干. . 华视新闻网.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中文(台湾)).
- 郭士榛. . 人间福报.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中文(台湾)).
- . [201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 .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5).
- 东森新闻报:云门舞集仓库大火 道具、数据付之一炬损失惨重
- . 利晋工程.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5) (中文).
- 云门舞集重生 进驻淡水央广旧址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6-04-03. 自由电子报
- 中时新闻网. . 中时新闻网.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云门舞集 |
- 云门舞集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云门舞集数字典藏计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云门舞集的Instagram帐户
- 云门舞集的Facebook专页
- YouTube上的云门舞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