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民
陈宜民(英语:,1956年12月28日—),台湾医师、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医学界背景,曾担任高雄医学大学副校长,专长研究癌症、爱滋病防治和流行病学,亦曾在高医大进行肝癌研究和治疗。被中国国民党推荐担任第九届不分区立法委员[1]。
陈宜民 | |
---|---|
![]() | |
任期 2016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 | |
选区 | 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立法委员选举区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56年12月28日
国籍 | ![]() |
政党 | ![]() |
经历
|
个人经历
五岁时,随家庭移居台北。
1992年,陈宜民教授离开美国国家卫生院返回国内成立陈宜民教授实验室,致力于第三级病毒包括HIV、SARS冠状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的病毒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该实验室是第一个发现爱滋病病毒株CRF07_BC流行于台湾静脉药瘾者族群,并通过基因演化树的分析,证明它们源自中国大陆;此外,也发现除了共用针具外,共用稀释液也是造成爱滋病传播的危险因子。
1994年,陈教授成立「希望工作坊」,推广爱滋教育,预防医学,并设有爱滋病人中途之家[2]。
2016年4月18日,陈宜民被《台湾时报》、《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指为国民党下届角逐高雄市市长的热门人选[3][4]。陈宜民虽有意争取党内的提名,惟政党初选时的民调输给同党的韩国瑜[5]。
经历
陈宜民教授担任阳明大学爱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期间,荣获为美国爱滋研究基金会(The America Foundation for AIDS Research,简称amfAR),TREAT Asia 组织理事会主席。美国爱滋研究基金会(amfAR)是一个非营利事业组织,长期支持奉献于AIDS研究、预防、治疗,以及相关卫教,并且为AIDS相关之公共政策发声。TREAT Asia (Therapeutics Research, Education, and AIDS Training in Asia)是一个在全亚洲针对HIV/AIDS治疗与照顾的网络,网络包含了诊所、医院及研究机构。经由美国爱滋研究基金会(amfAR),TREAT Asia能够通过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让对HIV/AIDS的治疗、照顾及教育能够更加完善。目前参与的地区包括柬埔寨、中国大陆、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巴布新几内亚、菲律宾、中华民国(阳明大学爱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新加坡、泰国、南韩。能在此国际网络组织中担任理事会主席对HIV/AIDS研究者而言为一肯定与荣耀。
立委选举
2016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选区立法委员选举 | ||||||
---|---|---|---|---|---|---|
候选人 | 政党 | 备注 | 当选标记 | |||
王金平 | ![]() |
连任,第十三次当选 | ![]() | |||
柯志恩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陈宜民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林丽蝉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许毓仁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曾铭宗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黄昭顺 | ![]() |
连任,第八次当选 | ![]() | |||
吴志扬 | ![]() |
新任,第三次当选 | ![]() | |||
张丽善 | ![]() |
新任,第二次当选 | ![]() | |||
徐榛蔚 | ![]() |
新任,第一次当选 | ![]() | |||
王育敏 | ![]() |
连任,第二次当选 | ![]() |
立法委员任内
多次国会斗殴事件
2016年10月27日,立法院卫环委员会审查《劳基法修正草案》,蓝绿立委爆发冲突[6],在议事录确认冲突中,民进党籍立委苏震清用「锁喉功」一路将陈宜民从议事桌上推翻倒到地上,也让陈身体感到不适,被送往医务室就医,后送往仁爱医院治疗观察。根据转述,陈宜民则是说,对于今天发生的冲突,他会对苏震清保留法律追诉权。至于身体的状况,是脖子扭伤需要静养以及高血压的症状[7]。此次是苏震清在立法院继袭胸国民党籍立委许淑华事件后,二度引发暴力事件争议[8]。 2016年12月6日晚间,争议多时的《劳基法》修正条文,在立法院强行通过「一例一休」,并删除劳工7天假。由于当天不只院外抗议民众吵翻天,院内立委们也在主席台上打成一团。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王鸿薇日前在脸书公布视频,指控民进党立委王定宇暴勒陈宜民。陈宜民8日也前往北检,正式对王定宇提出伤害、杀人未遂等告诉[9]。
拔管案发言
2018年因教育部不同意台湾大学选出管中闵为新任校长,俗称「拔管案」引发争议,2018年4月29日,陈宜民表示,在教育部拔管之后,再看阳明大学遴选校长的过程,充满政治算计的手法,同样由教育部派去遴选委员会的次长姚立德为什么都看不到?教育部「卡管」绕了一圈又回到管中闵台哥大独董争议,教育部质疑遴选委员会没有进行详细查看候选人资格,违反规范。不过陈宜民质疑,阳明大学之前的遴选才是真正的黑箱且肮脏,最后还由「副教授」当选校长。陈宜民指出,阳明大学校长当选人郭旭崧在遴选过程时还兼任心悦生医独董,而当时的遴选委员会召集人张鸿仁则是心悦生医的董事,两人一直到郭旭崧要上任校长才辞掉董事、独董,同样是遴选委员的前交大校长吴妍华甚至还是心悦薪酬委员会的委员,「到底谁没有利益回避?」陈宜民也质疑,吴茂昆在海外开设的师沛恩公司,负责人欧阳彦堂又是心悦生医董事,「怎么每个人都与心悦生医有关?」吴茂昆担任教长后,阳明大学遴选争议看来不可能解决了。至于教育部常次林腾蛟日前被问及阳明遴选争议一事,林回应该案件监察院仍在调查中。陈宜民则反驳,监察院早就对阳明提出纠正,林腾蛟的说法根本渎职[11]。
要求卫福部扩大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床位
2018年10月23日,于立法院会质询表示,普悠玛发生重大出轨意外,列车翻覆造成18死187伤,受伤旅客全数被送医救治,由于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医院床位不足,于是将部分轻、中伤患者转送花莲医院治疗,国民党籍立委陈宜民23日向行政院长赖清德要求改善,获得赖清德首肯。陈宜民表示,他要代表全宜兰的乡亲,恳求行政院正视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床位不足的问题,希望院长能够增加,获得行政院长赖清德与卫福部长陈时中的首肯,赖清德院长甚至说「99床实在太少,做为宜兰唯一的医学中心,将扩大处理」[12]。
同性婚姻议题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施行法》二读期间,与另外六位国民党立委对该法案第4条:「同性二人应向户政机关进行结婚登记」投下赞成票,事后陈宜民脸书被蓝营支持者灌爆,扬言把他换掉。医界背景的陈宜民则表示,自己是在基于人权、医学与公卫专业考量下,投下赞同票,不想被「政治」影响而做出后悔的决定。而陈宜民为当时七位立委中唯一正在进行党内初选民调者[13] 。
动手推挤女警事件
2019年12月6日,国民党团多位立委到外交部抗议,要求外交部长吴钊燮说明轻生外交官苏启诚是否遭到杨蕙如网络霸凌一案,但在外交部门口遭警方拦阻,当时陈宜民更拨打现场执勤的便衣女警帽子,又在楼梯上强推陈姓女警,造成她身体摇晃且差点跌倒。而陈宜民一手拨掉女警帽子,还动手推人的行为,亦引发外界挞伐[14][15]。12月7日,陈宜民召开记者会表示保六女警昨日并未表明身分,且穿着便服,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警察,是不小心拍掉帽子[14][15];然而根据现场影像内容,陈宜民与女警站在视频左下角,陈当时询问女警说,「你是哪个单位的?」女警表明身分说「保六」,陈宜民回说「你是负责这边的警卫的吗」、「把证据拿出来」、「保六」、「保六怎会在这边」后,随即将女警推下阶梯[14][15]。12月8日,陈宜民于脸书发文回应,表示「一时没控制好情绪,才会做出不适当动作,会以最谦卑态度接受批评」[16][17]。12月9日,保六总队发布新闻稿指出,陈宜民此举涉及妨害公务,遭检附搜证相关证据,交由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侦办[18]。国民党副发言人黄心华指出,该女警未着制服,貌似「路人甲」或「怪阿姨」[18][19][20];保六总队对此表示,全案已进入司法进程,盼勿对女警造成二度伤害[18][19]。12月13日,陈宜民再次表达歉意[21]。
参考数据
- . 苹果新闻网. [2019-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
- . web.ym.edu.tw.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中文(台湾)).
- 陈宜民国民党下届高市长热门人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湾时报》,2016年4月18日。
- 高市长卡位战 陈宜民成黑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时电子报,2016年4月11日。
- 国民党高市长选举 陈宜民表态抢提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7/08/07,中时电子报。
- . 2016-10-28 [2016-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 . 2016-10-27 [2016-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 . 2016-10-27 [2016-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 . 2016-12-08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 新头壳 Newtalk.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中文(台湾)).
- 中时电子报. . 中时电子报.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中文(台湾)).
- 中时电子报. . 中时电子报.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中文(台湾)).
- 苏龙麒. . 中央社. 2019-05-19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中文(台湾)).
- . 自由时报. 2019-12-07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中文(台湾)).
- 王承中. 张均懋 , 编. . 中央社. 2019-12-07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 . ETtoday新闻网. 2019-12-08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中文(台湾)).
- 陈俊华. 郑雪文 , 编. . 中央社. 2019-12-08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 黄丽芸. 戴光育 , 编. . 中央社. 2019-12-09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 大纪元. 2019-12-09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中文(台湾)).
- 王承中. 黄国伦 , 编. . 中央社. 2019-12-09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 刘冠廷. 赵蔚兰 , 编. . 中央社. 2019-12-13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 联合新闻网. . 联合新闻网.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