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和

陈仁和1922年7月20日—1989年11月),台湾建筑师澎湖县白沙乡人,是屏东驿大和旅社创建人陈量的长子。

陈仁和
性别
出生1922年7月20日
日治台湾高雄州澎湖郡白沙庄
逝世1989年(66—67岁)
台湾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2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89年)
职业建筑师
配偶邱凤娇
儿女陈司斌(子)
父母陈量(父)
学历

生平

出生于澎湖吉贝白沙庄,幼时在澎湖就读公学校,后因举家迁移至屏东市而转学至阿缑公学校就读高雄中学。父亲陈量于1937年筹建屏东的新大和旅社,陈仁和自述此时的生活启蒙对于建筑的兴趣。[1]高雄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专门部理工学部建筑科,毕业后回到台湾,曾受聘任教于高雄工业职业学校,后转入公部门任职,1951年于高雄设立建筑师事务所,也曾任高雄市建筑公会常务理事。[2]因其设计的三信家商波浪大楼,于1967年4月30日荣获第一届建筑金鼎奖(同届获奖的还有林庆丰[3]王大闳陈其宽[4]修泽兰沈祖海杨卓成[5][6] ),得到第一届十大优秀建筑师之荣衔。[7] 陈仁和是台湾早期少数留日建筑师之一,也是台湾战后第一代重要的建筑师[8]

人脉关系

陈仁和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科毕业后,其学长林庆丰(1913-1995)于1948年引荐陈仁和进入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工作。[3]1952年受早稻田大学建筑科学长陈清全委托,设计位于苓雅区成功路第五派出所后方的二层楼透天连栋住宅,并分得其中一栋作为住所,此案为陈仁和第一个正式的设计委托作品。[1]

高雄三信家商的创办人林琼瑶(1919-1979,高雄市人),亦为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政治经济科),是陈仁和设计高雄三校家商校舍的业主。[9]

建筑风格

陈仁和是台湾战后第一代重要的建筑师,恰逢19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国际风格的大趋势,意识到本土地域性与台湾建筑特色的流失,发展出具有表现性同时又深具在地特色与文化自明性之建筑创作脉络,并于1960年代初臻至成熟。其作品多分布于现今高雄市中,其生涯共完成多达百件作品,其中多见大量格子梁的使用,同时亦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具有文化涵构之传统风格。

目前所知他最早的大型建筑作品是为省立高雄商业职业学校凤山分校设计的各式新建工程,因笃信佛教,也参与许多寺庙或宗祠工程。[9]

代表作品

城市作品 年份图片备注
高雄市高雄佛教堂 1955年[10]高雄佛教堂
新竹市新竹壹同寺灵塔[11] 1957年福藏宝塔。
高雄市 高雄宏法寺 1957-64年 1989年拆除重建。
屏东县天主教道明会东港天主堂 1960年
与西德籍工程师路易士(Rainer L.Nevcsh)[11]合作,

2006年公告为屏东县历史建筑

高雄市高雄市三信家商学生活动中心 1962-63年三信家商学生活动中心甲一营造兴建,位于高雄市三多一路三信家商内,具有普通的柱梁结构,清水混凝土的表现。[12]今外表贴覆磁砖,

2019年公告为高雄市历史建筑

高雄市高雄市三信家商波浪大楼 1963-64年甲一营造兴建,位于高雄市三多一路三信家商内,建筑左右对称,中间为巨大塔楼,以波浪地板形成阶梯教室。顶楼设日式两坡水曲顶,屋脊两端有象鼻雕塑。[9]2019年公告为高雄市历史建筑。
高雄市 高雄市大同国小礼堂[11] 1963年 1990年拆除。
高雄市 高雄市大同国小民生楼[11] 1963年 已拆除。
高雄市大同国小北侧教室[11] 1963年外表已贴覆磁砖。
高雄市 高雄商职校本部(百龄大楼、实践大楼、教职员宿舍等)[11] 1963年 已拆除。
澎湖县 吉贝武圣殿[13] 1963年 已拆除重建。
高雄市高雄寿山寺[14] 1964年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市万龙戏院[11] 1964年
基隆市基隆海会寺灵塔[11] 1967年海会塔。
台东县台东农业职业学校机工及电工科第一实习工厂[11] 1967年台东专校电机科馆。
高雄县 凤山市农会大楼[11] 1969年 中正路42号(凤山天公庙后方),已拆除。
高雄市台湾新闻报社乙种公寓住宅(新闻一邨)[11] 1969年三民区天津街76-4号。
高雄市高吉武圣殿[15] 1969-70年
高雄县高雄市大岗山龙湖庵大殿[11] 1970年
高雄市 台湾新闻报社新闻二邨 1970年 位于嫩江街、安宁街街口,已拆除。
高雄市高雄佛教慈爱院慈爱居院改建[11] 1971年今佛教慈爱院,外表已贴覆磁砖。
高雄市 高雄市盐埕区公所增建工程[11] 1971年 已拆除。
高雄县高雄税捐稽征处旗山分处[11][16] 1971-72年
澎湖县 吉贝观音寺 1972年
2017年拆除重建。
高雄市凤山明善寺、明善塔[11] 1972年
高雄县高雄市澄清寺大殿 1973年
高雄县林迦纪念塔[17][18] 1973-77年
位于燕巢区三信墓园。
高雄县凤山农会肉品市场[11] 1976年1985年增建。
高雄市高雄紫元塔[19] 1979-1981年外观由蔡武良设计[19]
高雄市 张昌城住宅[20] 1981年 高雄市新兴区七贤一路104号。
高雄县凤山市农会五甲办事处

[21]

1983-85年华众营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兴建[21]
高雄县高雄县凤山税捐处办公大楼[11] 今高雄国税局凤山分局后栋,今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县高雄县凤山税捐处眷属宿舍[11] 中山东路82巷46-52号。
高雄市高雄区合会大楼[11] 新兴区中正三路182号,今外表已贴覆磁砖。
澎湖县高雄区合会澎湖分公司办公大楼[11] 今玉山银行澎湖分行,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市高雄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左营分社[11] 左营大路255号,今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市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增建[11] 原为蔡欲修设计之兴业信用组合事务所,

今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市高雄市第四信用合作社三民分社[11] 三民区中华三路306号,今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市中油高雄炼油厂宿舍 新兴区复横一路132号。
高雄县凤山佛教莲社增建住房[11] 光明路凤山佛教莲社旧入口,今外表已贴覆磁砖并改建。
高雄县林氏宗祠[11] 位于仁武区乌林里。
高雄县 省立凤山商业职业学校校舍[11] 已拆除。
高雄县 省立凤山商业职业学校公教住宅[11] 已拆除。
高雄市 省立高雄中学校音乐教室[11] 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市立第二中学中山大楼[11] 位于今前金国中,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少年感化院[11] 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地方法院(原高雄州厅)增建[11] 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地方法院院长宿舍增建[11] 已拆除。
高雄市 高雄地方法院看守所(原打狗检糖所)增建[11] 已拆除。
高雄市 楠梓妈祖庙讲堂[11] 已拆除。
高雄市 大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库房[11] 位于中庸街223巷、中华横路、中都街间街廓,已拆除。
高雄县 旗山戏院改建工程[11] 已拆除。
屏东县 高雄青果合作社屏东分社办事处设计工程[11] 1997-1999年间拆除。现址屏东市建国路328号(台湾中油千越建国加油站)。
高雄市国语礼拜堂住宅[11] 现址现况不详。
高雄市台湾机械公司美援劳工住宅[22] 现址现况不详。
高雄市台湾土地银行高雄分行宿舍新建工程[11] 现址现况不详。
澎湖县吉贝陈氏宗祠[11] 现址现况不详。


未兴建
城市作品 年份图片备注
澎湖县澎湖念佛会[11]
高雄市 南龙大社区[20] 位于楠梓区的社区住宅。
高雄市高雄大饭店计划案[11] 1966年
高雄市万寿山公园观音大士立像计划案[11] 1971年
高雄市高雄美军顾问团军官俱乐部(MAAG Officer's Club)增建[11] 1971年美军顾问团军官俱乐部即是今海光俱乐部中餐厅。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陈仁和

引用数据

  1. 柳青薰. . 台湾博物季刊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9, 38 (1): 52-59.
  2. 陈司斌. . ta台湾建筑杂志. 2010, (172).
  3. 张雅伦. . 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师:林庆丰及其建筑机能主义. 2022-07-25: 208-222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4. 国艺会.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5) (中文(台湾)).
  5. 台视新闻. . 1967-04-30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中文(台湾)).
  6. 台视新闻. . 1967-06-28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中文(台湾)).
  7. 林一宏. (PDF). 国立台湾博物馆 103 年度自行研究计划. 2014: 28 [2018-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26).
  8. 2016实构筑. . 欣传媒. 2016-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中文(台湾)).
  9. 王, 俊雄; 徐, 明松. . 台北市: 木马. 2017: 90-101. ISBN 9789863594673.
  10. 柳, 青薰. . 台南市: 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系硕士论文. 2017.
  11. . 国立台湾博物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中文(台湾)).
  12. 汉宝德主编. . 建筑双月刊 (建筑出版社). 1963-06, (8).
  13. XOOPS. . www.amps.phc.edu.tw. [2020-05-02] (中文(台湾)).
  14. 慈怡法师.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中文(台湾)).
  15. . 文化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中文(台湾)).
  16. 高雄税捐稽征处旗山分处纪念碑
  17. 林曙光. . 高雄市: 春晖出版社. 1993-02: 247 (中文(台湾)).
  18. 林迦纪念塔林迦翁事略碑(林曙光撰文)
  19. 紫元塔沿革碑
  20. 高雄市历史博物馆. . 高雄市历史博物馆. 2019-10-09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21. 高雄县凤山市农会五甲办事处新建大楼落成纪念碑
  22. 沈孟颖. (PDF). 国立成功大学. 2015: 129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