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欲修
生平
出生於澎湖馬公鐵線尾(今鐵線里),就讀於媽宮公學校(今馬公國小),1922年考上臺北州立工業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科,1925年在哥哥蔡獎協助下,前往日本留學名古屋工業大學,是第一個名古屋工業大學的臺灣人畢業生,也是澎湖第一個留學日本並回來執業的建築師。後來在高雄市鹽埕町今瀨南街上開設「蔡欲修建築師事務所」,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33年設計監造的興業信用組合事務所大樓(戰後的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但直到1935年才正式開工,工程預算三萬圓,同年12月31日竣工,隔年1月31日常總會會議後舉行開幕式。此建築目前仍存,為今日鹽埕區大仁路的三信營業部,不過外表被改建貼上磁磚,為三層樓房,佔地兩百餘坪,曾與高雄州廳、高雄公會堂並稱為當時的高雄三大建築。[2][3]
1941年,蔡欲修曾承攬東港海軍基地建築工事。二戰結束後,蔡欲修與許秋粽、許清榮、陳江力、曾趁等人復興澎湖廳民會,並改稱為高雄市澎湖同鄉會。[4]戰後蔡欲修被聘為高雄市接收委員會委員,兼營繕工程技正主管職、技術養成教職等。後來他辭去公職,和陳啟清、駱榮金合組「高雄建設公司」並擔任經理,後來曾輾轉從事打撈業,後來在澎湖同鄉謝掙強等人協助下繼續從事建築業,承包市府及其他公家機關的營建工程,1981年退休。[5]曾擔任財團法人高雄市營造會館董事。[6]
引用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