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

野味中国人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统称,在热带雨林则称为丛林肉

中国大陆的野味

简介

古时人类经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并成为一种仪式。女真人原有猎食野味的习惯[1]满清入关后,影响了中原饮食,如「满汉全席」涉及以大量不同种类野生动物入馔。

到近代野味受到人类的大量捕杀后,数量大幅减少,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等级[2]。在中国濒危的动物虽然受到国家保护,但仍然少数人猎杀野味销售或自用。中国部分地区依然有贩卖野味的市场,一些民众仍迷信野味是「补品」,有强身甚至壮阳等效用,亦有人将进食野味视作猎奇[3]炫富表现,故此野味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屡禁不止。

驯养繁殖

部分野生动物经批准,可驯养繁殖。[4]2003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发布《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规定可以食用药用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野猪梅花鹿[5]。2020年因COVID-19疫情原因,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决定。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明确牛蛙甲鱼等可食用,而竹鼠养殖尚存争议[6]。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公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要求禁止食用竹鼠、果子狸、豪猪、刺猬、猪獾等64种野生动物。[7]

保护措施

202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决定》。此外,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以及交易受法律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等。[8]

争议

疾病

食用野味涉及到捕猎、烹饪行为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感染人畜共通传染病,甚至直接促进这些疾病产生[9],以及违反法律。[10]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毒就是来源于菊头蝠,经过野味果子狸传播到人群中。[11]

2019冠状病毒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可能也是来自于海鲜市场销售的多种野味,[9]但亦为不排除人类传染给动物,反再传染回市场人类的情况[12]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公告称“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导致COVID-19的病毒会通过食物(包括打猎获得的野味)传染给人类”[13]

相关页面

参考数据

  1. 吴正格. . 满族研究. 1993年, (2期): 50页.
  2. 益周刊. . 凤凰网.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3. 北京科技报. . 中国网. 2020-04-04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3).
  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2017-03-15 [202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2003-08-05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6. 南方都市报. . 网易新闻. 2020-03-07 13:47:58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7. . thepaper.cn. 2020-10-09 [2024-01-07] (中文).
  8. . www.xinhuanet.com.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9. 新型肺炎来源确认:违法野味惹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Heho健康 2020-01-22
  10. 郭锡铎. . 肉类研究. 2003, (3): 5-8+4.
  11. . 扬子晚报. 2017-12-07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12. Cohen, Jon. . Science AAAS. 26 January 2020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英语).
  13. CDC.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02-11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中文(简体)).

扩展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