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祥
邓玉祥(1920年2月11日—1997年4月5日),字遇相,山西省天镇县人,中华民国女性教育家,历任女子师范学校与高级中学教师、组长、主任暨国立大专院校助教、副教授、教授等职,1957年任花莲女中校长,1962年奉命筹办景美女中并出任创校校长。1978年8月,调任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校长,1985年8月退休。1997年于台北逝世。
邓玉祥 | |
---|---|
![]() 景美女中创校校长邓玉祥 | |
字 | 遇相 |
性别 | 女 |
出生 | ![]() | 1920年2月11日
逝世 | 1997年4月5日![]() | (77岁)
国籍 | ![]() |
语言 | 国语 |
教育程度 | 西北师范学院公训系 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班 |
职业 | 教育工作者、中学校长 |
儿女 | 王大同(嗣子)[1] |
生平
早年经历
邓玉祥1920年出生于山西天镇,其父邓植公于乡里间颇具威望,母亲杜氏个性勤俭、持家有方。邓玉祥七岁时就读于县城女子小学,然未及一年即因逢战乱而被迫停课,遂于家中随祖父读书习字。三年后战事平息小学复学,始熟读《孟子》、《论说精华》、《论说模范》等典籍,期间经学校选拔参加县府举办演讲比赛名列第一。[1]小学卒业后,参加县府小学教师检定考试独占鳌头,年仅十三岁即被教育局聘选为新办初级小学校长,但其祖父认为她年纪太小尚不能担当重任而婉拒。1932年,邓玉祥获母亲资助,追随年长同侪前往绥远省立农科四年制职业学校就读,1936年初中毕业后留校担任“生物实验室管理员”。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邓毅然参加“抗日救护队”学习护理、包扎技巧,奉派前往绥远第七后方医院为战争伤患服务。后揷班进入陕西国立第四中学高二,复考取甘肃第一期“警政战训班”,以第一名成绩结业,特留班服务。1943年因抗日战事蔓延而转进西北师范学院先修班,三个月后录取公训系。1946年战后复员至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为儿童问题研究员,隔年毕业后留校服务。[2]
代表著作
- 《陆象山教育思想》(台北:广文书局,1966年)
- 《二程教育思想》(台北:广文书局,1973年)
- 《阳明教育思想》(台北:「师大教研所集刊」第一辑,1985年)
- 《刘真先生与台湾教育》(台北:台湾书店,1993年)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