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正生
苏正生(英语:,1912年10月6日—2008年12月23日),日治大正元年生于台湾台南州新营郡番社庄(现今台南市东山区),是台湾日治时期第一代嘉义农林棒球队的队员,守备位置为中外野手。在1931年夏季甲子园的比赛,击出了一支全垒打墙前的三垒安打,为第一位在甲子园的比赛中将球击中全垒打墙的亚洲选手。有「永远的中外野大砲」之称[1]。
苏正生 | |||
---|---|---|---|
中外野手 | |||
出生: ![]() | 1912年10月6日|||
逝世: 2008年12月23日![]() | (96岁)|||
| |||
生平简介
求学阶段
昭和2年(西元1927年),苏正生自番社公学校毕业后,进入台南州立嘉义农林学校就读(今国立嘉义大学),后留学日本横滨高等专门学校。嘉农时期的苏正生原本是学校的网球选手,在一次练习时,被当时棒球教练近藤兵太郎发现他具有臂力和速度的优势,因而邀请他一同加入嘉义农林棒球队,担任队伍的中外野手和第二棒的位置,后来造就他成为棒球的一代传奇[1]。

甲子园比赛
昭和6年(西元1931年)夏季嘉农首次在「第9回全岛中等学校野球大会」中获得第一,击败台北商业学校(今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取得进入甲子园比赛的台湾代表权[2]。在「第17回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俗称夏季甲子园)的三场比赛中苏正生备受瞩目,在守备方面展现有着特殊表现,使日本球迷以及球评家飞田穗州对他赞赏有加[3]。
职业生涯
从日本横滨专校毕业后,苏正生返台入职台南州厅税务课嘉义出张所,闲暇之余培养少棒选手,同时进入嘉义实业团,与台南队合组台南州团队,在台湾城市棒球对抗赛大败台北州队,让优胜旗首度越过浊水溪以南,获得台湾城市的代表权。二次大战后,担任阿里山林场副场长,同时仍以球员身分参与第一、二届的省运会,直到第三届转为裁判。民国42年(西元1953年),对日本战后访台的早稻田棒球队,担任最后一战的台湾联队教练。民国50年(西元1961年),苏正生回到东山乡担任乡公所任建设课长。
相关事迹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