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
薤(「薤」,拼音:,注音:,学名:),古老的名字叫做「藠头」,在台湾称为「蕗荞」,香港叫「清明菜」,为五辛之一。分布在柬埔寨、越南、日本、台湾、美国、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700米的地区。目前已人工引种栽培,并常制作为腌菜,是越南新年时食品之一[2]。
薤![]()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目: |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
科: |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属: | 葱属 Allium |
亚属: | 洋葱亚属 Cepa |
: | 朝鲜韭组 Sacculiferum |
种: | 薤 A. chinense |
二名法 | |
Allium chinense G.Don, 1827 | |
异名[1] | |
名称
形态
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基生叶数枚,半圆柱状线形,有不明显3-5棱,中空,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狭卵形,外观初看似小型蒜头(大蒜),故名小蒜,剖开来环形结构似洋葱,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茎,伞状花序顶生,花小呈紫红色。
产地
原产中国,《汉书·龚逐传》就有记载。目前中国南方诸省都有种植,北方人较少食薤。江西省新建县生米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中国藠头之乡」。
台湾的薤来源有两种讲法,一为原住民移民时传来;另一说为汉人自中国大陆传入[6]。现为零星种植,其中栽植较大规模者包括云林县古坑乡、嘉义县阿里山乡、台南市白河区,以及花莲县寿丰乡月眉村与光复乡等阿美族部落,多在原住民部落才见得到[5]:96。
《黄帝内经·素问》有“五菜为充”语,王冰注:“谓葵、藿、薤、葱、韭也。”《灵枢经·五味》又说:“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采矿学
《酉阳杂俎》卷十六有探矿原理:“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上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比十八世纪德国的采矿化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汉克尔在《含铅植物》中记载早了九个世纪。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Allium chinense G.D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7-2-26].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7).
- .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吴雪月着. . 天下远见. 2006年.
- . 行政院农委会 原住民农产业主题馆.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中文(台湾)).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
- 薤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薤白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薤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枳实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枳实薤白桂枝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药方剂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