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乡

古坑乡台湾话[注 1]),旧称「庵古坑」,位于台湾云林县东南端,地势东高西低,东侧以阿里山山脉为制高点,西侧则为以石牛溪为主的冲积平原及嘉南平原,北接斗六市,东北临南投县竹山镇,东毗嘉义县阿里山乡,南邻嘉义县梅山乡,西与西南毗斗南镇、嘉义县大林镇,为云林县面积最大、少数有山地、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亦为云林县唯一一个面积逾100平方公里的行政区。著名的剑湖山世界坐落于此,以全国数一数二多的落雷及生产古坑咖啡而闻名。

古坑乡
Gukeng Township
旧称:庵古坑
古坑乡位置图
坐标:23°39′N 120°34′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云林县
下级区划20365
政府
  行政机构古坑乡公所
(立法机关:古坑乡民代表会
  乡长林慧如古坑乡乡长列表)
面积
  总计166.6059 平方公里(64.3269 平方英里)
海拔398 公尺(1,306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11,530户)
  总计29,843人
  排名7
  密度179人/平方公里(464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646
户政数据代码10009070
毗邻斗六市斗南镇南投县竹山镇嘉义县梅山乡阿里山乡大林镇
网站https://gukeng.yunlin.gov.tw/

历史沿革

古坑旧称为「庵古坑」,1920年(大正九年)改称为古坑。庵字意指茅草屋的意思,古坑乡原始居民大多来自漳州府南靖县,南靖县有许多客家人族群,当地有许多的地名也以庵为开头,故庵古坑有传承原乡之意。另古坑鄕中央区域,像是一个大盆地,从高处看就像一个古老的大坑洞一样,所以名为古坑。

早于日治时期开始,日本人就开始在荷包山栽种多达三百公顷的「阿拉比卡」品种咖啡,由于品质优良,更获选当时进贡日本天皇的重要经济作物[1]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39,507    
1986 37,999−3.8%
1991 36,716−3.4%
1996 36,815+0.3%
2001 35,766−2.8%
2006 35,079−1.9%
2011 33,659−4.0%
2016 31,995−4.9%
2021 30,438−4.9%
来源:. 内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云林县斗南户政事务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古坑乡户数约1.2万户,人口约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79人,是云林县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东和村与华南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3,591人与273人[2],其中华南村也是云林县人口最少的村里[3]

政治

历任首长

届次(任次)姓名经历
第1任吴桂春官派。曾任学校训导、书记、庄长。
第2任黄朝文乡民代表推选。曾任学校训导。
第3任黄朝文乡民代表推选。连任。
第1届黄朝文民选首届。
第2届黄朝文连任。
第3届黄朝文连任。
第4届吴威礼曾任国民学校校长、云林县政府督学。
第5届吴威礼连任。
第6届韩国勋曾任古坑乡副乡长、总干事、书记、雇员。
第7届吴新敬曾任古坑乡公所秘书、技士、课员。
第8届吴新敬连任。
第9届蔡文章曾任古坑乡民代表会主席、云林县政府社会局专员。
第10届蔡文章连任。
第11届黄灿昭曾任云林县政府水利处技正、古坑果菜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12届黄灿昭连任。
第13届谢淑亚曾任云林青溪妇联会主任委员、宏碁电脑部主任。
第14届谢淑亚连任。后任云林县议员、云林县农会总干事、斗六市市长、云林县副县长。
第15届林慧如曾任四届云林县议员。
第16届林慧如连任。后任云林县劳工处处长、云林县农业处处长、农村发展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第17届黄意玲曾任云林县电脑商业同业公会理事、经济部商业司电子商务营运管理师。
第18届沈胜腾曾任古坑乡乡民代表会副主席、崁头厝老人会会长、崁头厝振兴宫委员。
第19届(现任)林慧如三度担任古坑乡乡长。

乡政组织

古坑乡公所是古坑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古坑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云林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古坑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4]

古坑乡民代表会是古坑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古坑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古坑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北五村)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中六村)4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南四村)2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山五村)1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5]

行政区

1 草岭村,2 樟湖村,3 桂林村,4 华山村,5 华南村,6 崁脚村,7 麻园村,8 永昌村,9 永光村,10 古坑村,11 湳仔村,12 西平村,13 朝阳村,14 田心村,15 水碓村,16 高林村,17 荷苞村,18 东和村,19 新村,20 棋盘村

古坑乡共辖20个村[6],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次分区村名
北五村 高林村东和村新村荷苞村棋盘村
中六村 水碓村田心村古坑村湳仔村西平村朝阳村
南四村 永光村崁脚村麻园村永昌村
山五村 华山村桂林村华南村草岭村樟湖村

警政治安

教育

大专院校

高级中学

  • 云林县私立福智高级中学
  • 云林县立古坑华德福实验高级中学

国民中小学

  • 云林县立古坑国民中小学
  • 云林县立樟湖生态国民中小学

国民中学

  • 云林县立东和国民中学
  • 云林县私立福智高级中学国中部
  • 云林县立古坑华德福实验高级中学国中部

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水碓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东和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草岭生态地质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华山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新光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山峰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永光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桂林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棋山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华南国民小学
  • 云林县古坑乡兴昌国民小学
  • 云林县私立福智高级中学国小部

文化

交通运输

古坑乡的交通主要仰赖公路,境内除了在2013年之前曾有的国道三号古坑收费站,尚有链接国道三号与台78线的古坑系统交流道、两个同名的古坑交流道(国道三号与台78线),以及国道三号古坑服务区,是全国第一个同时拥有系统交流道、交流道、服务区、收费站的三级行政区。

铁路

纵贯铁路并无行经古坑乡辖内。原有台湾糖业铁路斗六糖厂永光线(斗六=崁头厝)已经停驶,存有湳子车站等若干遗迹。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 云188线
    • 云188-1线
  • 云193线
  • 云194线
  • 乡道云198线
    • 乡道支线云198-1线
  • 云199线
  • 乡道云200线
  • 乡道云201线
  • 云202线
  • 云203线
  • 云204线
  • 云205线
  • 云206线
  • 云207线
  • 云208线
  • 云209线
  • 乡道云210线
  • 云212线
    • 云212-1线
  • 乡道云213线
  • 云215线
    • 云215-1线
  • 云216线
  • 云217线
  • 乡道云220线

公车信息

旅游

绿色隧道
草岭
万年峡谷

特产

注释

  1. 古坑境内的台湾话口音偏向漳腔,「乡」字读 ,和第一优势腔 有所不同。

参考数据

引用
  1. 陈应钦. . 台湾: 天下杂志 微笑台湾十周年专刊. 2011年1月14日: 第60–64页.
  2. . 云林县斗南户政事务所.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中文(台湾)).
  3. 云林县政府民政处. . 云林县户政入口信息网.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中文(台湾)).
  4. . 云林县古坑乡公所.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3) (中文(台湾)).
  5. . 云林县古坑乡公所.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2) (中文(台湾)).
  6. . 云林县古坑乡公所. [2024-03-18] (中文(台湾)).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2. ISBN 957-01-1530-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古坑乡”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