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饼

日语: Ohagimochi */? Ohagi Hagi no mochi Botamochi[1][2],日本点心(和菓子)之一,招待客人时常用的甜点。[3]

萩饼
类型节庆糕点糕点
起源地日本
主要成分糯米红豆泥
菜品变种萩饼

材料

主要以熟糯米粳米蓬莱米),搭配红豆泥[3],依季节时分,各地说法、名称众多[4],口感介于麻糬八宝米糕(甜米糕)之间。

另外,可沾熟芝麻粉、黄豆粉,一并食用。[4]

名称

通常为日本彼岸节,佛教习俗,江户时代初始,是春分秋分加上前后各3天,合计为期7日左右,此时到墓前祭拜或祭拜神祇,使用萩饼(牡丹饼)供奉之用,[1][4]1712年(正德2年)《和汉三才图会》较早有相关记载。

通常,萩饼是花盛开秋天的称呼,牡丹饼是牡丹花开季节的称呼。另外,部份地方,按一年四季分别,各有不同称呼。[5][6][7][8][9]

1950年代之前,日本各地存在普遍差异,名称分歧。例如:[4]

  • 以外层包裹的材料来分,小红豆馅的叫牡丹饼,黄豆粉的叫御萩;
  • 以小红豆馅的状态来分,细滤成沙泥状的叫牡丹饼,保持完整颗粒状的叫御萩;
  • 饭团的处理过程来分,饭粒捣至全碎(日文为「皆杀」)的叫牡丹饼,饭粒只捣半碎(日文为「半杀」)的叫御萩;
  • 以粳米和糯米的混合比例来分,粳米为主的叫牡丹饼,糯米为主的叫御萩;
  • 以体积与型态来分,大而正圆的叫牡丹饼,小而椭圆的叫御萩;
  • 以制作的季节来分,春天的叫牡丹饼,秋天的叫御萩;
  • 以地域性的习惯来分,关西叫牡丹饼,关东叫御萩。

非节日小吃

福冈北九州市小仓,当地人配「萩饼」吃关东煮,有红豆和花生粉两种。[10]

相关

  • あんころ饼(偏台北地区俗称「源吉兆庵」、「馅衣饼」)、(偏台北地区俗称「茂助丸子」),材料、外观,皆极为相近。

参考来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萩饼
引用
  1. 百惠. . 生活 (澳门日报). 2014-10-13.scanned 存盘,存档日期2016-03-06.
  2. 洪建德 2003,第14-15页
  3. 高宜汝. . 欣日本. 欣传媒. 2013-09-26 [2015-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archive-亲子天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林嘉翔. . 艺文副刊 (中国时报). 2015-05-05 [2015-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5. 丸善 1998,第166、1014页.
  6. 星名桂治 2011,第210页.
  7. 杉田浩一 2008,第557页.
  8. 主妇の友社 1996,第123页.
  9. 松下幸子 1996,第330页.
  10. . TVBS. 2015-02-18 [2015-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yahoo-twnews 存盘,存档日期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书目
  • 饭岛奈美; 徐晓珮(译者). . LifeStyle时尚生活 初版 (台湾: 朱雀). 2011-05-10: 200页 [2011]. ISBN 978-9-86-678091-2 (中文).
  • 武良布枝; 戴伟杰(译者). 初版. 台湾: 麦田. 2013-11-15: 112页 [2013]. ISBN 978-9-86-344016-1 (中文).
  • 冯嘉慧. 初版. 台湾: 邦联. 2013-07-11: 96页 [2013]. ISBN 978-9-86-623229-9 (中文).
  • 洪建德. 初版. 台湾: 联经出版. 2013-01-01 [2013]. ISBN 957-082-540-5 (中文).(繁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