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京

范世京—?),延祖[1]苏州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秀州海盐县知县[2]。享年四十一岁。其父为北宋侍御史范师道[3],范世京有一兄弟范世亮,皆为进士[4]

范世京为北宋宋仁宗赵祯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进士,上任后为应天府柘城县主簿和州历阳县令,时为其父范师道出守两浙,范师道急切走向范世京,说:「我和家人相聚时间少,侍奉天子日子多,还怎能忍受多年失去子女早晚问安?」[5]

嘉祐八年(即公元1063年)范师道去世,范世京回乡扶丧,不梳洗不穿鞋袜,昼夜哀号不绝,路过的人无不悲痛。守丧三年后转任秀州海盐知县,管治其间劝民守六行及从事农业,其名声震动了整个[6]

宋神宗赵顼上任后,赵顼对北宋积贫积弱深感忧心,而赵顼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亦因此原故被召为湖北广惠仓管勾,但因意见不合辞退此职位,归回海盐县。海盐县市民知道后,欢天喜地鼓舞声动[7]

后来因患病辞官,退休前被封官至秘书丞,回乡后与乐圃先生朱长文私交甚笃。范世京藏于家中有文集若干卷。终年四十一岁[8]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吴纪闻
  1. 《中吴纪闻》:「范世京,字延祖。」
  2. 《中吴纪闻》:「知秀州海盐县。」
  3. 《中吴纪闻》:「龙图公之子。」
  4. 《中吴纪闻》:「子世京、世亮,皆举进士第。」
  5. 《中吴纪闻》:「范世京,字延祖,龙图公之子。登皇祐五年进士第,调应天府柘城簿、和州历阳令。时龙图公出守四明,公亟走膝下,曰:「人子者事亲之日少,而事君之日多,岂忍旷年失定省邪?」。」
  6. 《中吴纪闻》:「既而龙图公捐馆,扶丧归乡,垢面跣足,昼夜哀号不绝,行道之人,莫不嗟恻。服除,知秀州海盐县,劝民孝友睦姻及耕桑之事,治声动浙右。」
  7. 《中吴纪闻》:「熙宁初,朝廷锐意改作,召公管勾湖北广惠仓。至京师,论不合,乃辞归旧治。海旁之民,闻公复来,驩呼鼓抃。」
  8. 《中吴纪闻》:「已而有疾,乞以本官归田里,乃卒,诏授秘书丞致仕,享年四十一。公居乡,与乐圃先生甚厚。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