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澄
胡元澄(越南语:/?,1374年—1446年,原姓黎名元澄,胡朝开国后改为胡元澄,又称胡澄,降附明朝后改为黎澄),字孟源,号南翁。本为越南权贵及胡朝君主胡季牦的长子,曾任陈朝司徒、胡朝左相国等职。后来被明军俘获,在明朝官至工部尚书[1]。着有关于越南史文的《南翁梦录》传世。另外,又因他善长兵器,成为一代兵器家,被明代军士奉为「火器之神」[2][3]。
胡元澄 | |||||||||
---|---|---|---|---|---|---|---|---|---|
明朝工部尚书 | |||||||||
姓 | 黎→胡 | ||||||||
名 | 元澄 | ||||||||
字 | 孟源 | ||||||||
号 | 南翁 | ||||||||
封爵 | 衞王→卫国大王 | ||||||||
出生 | 陈睿宗隆庆二年/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年 | ||||||||
逝世 | 黎仁宗大和四年/明英宗正统十一年 1446年(71—72岁) | ||||||||
|
生平
出身权家
胡元澄(原姓黎)外祖父阮圣训曾任陈仁宗朝的中书侍郎。[4]父亲黎季牦是陈朝末年的炙手可热的权臣,黎元澄亦获授官职。1394年(陈光泰七年)十一月,黎元澄被授为上林寺的判寺事。[5]1399年(陈建新二年)六月,黎元澄获任司徒一职。[6]
1400年(胡圣元元年),黎季牦篡位,改姓胡,是为越南胡朝开国君主。[7]而胡元澄则获授以左相国之职,[8]并封为衞王。[9]
胡元澄虽是长子,但父亲胡季牦却另立儿子胡汉苍为后嗣,这使胡元澄的地位甚为尴尬。为此,胡季牦曾借砚来比喻说:「此一卷奇石,有时为云为雨,以润生民」,并要求元澄对答,以观其志。胡元澄便回对:「这三寸小松,他日作栋作梁,以扶社稷。」胡季牦这便明白到元澄并无不满,于是决定立胡汉苍为太子。[7]胡季牦还十分在意元澄和汉苍的关系,曾写诗告戒他们「天也覆,地也载,兄弟二人如何不相爱?呜呼哀哉兮歌慷慨!」[10]
其头衔被俘时为:推诚守正翊赞弘化功臣、云屯镇兼归化镇嘉兴等镇诸军事节度大使、洮江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云屯归化嘉兴等镇诸军事、领东路天长府路大都督府、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入内检校、左相国、平章军国事、赐金鱼袋、上柱国、卫国大王[11]
亡国被虏
胡朝创建后,却惹来了中国明朝的干涉。1405年(胡开大三年),胡汉苍(当时为皇帝)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或战或和。左相国胡澄则认为:「臣不怕战,但怕民心之从违耳。」对于战事并无信心。[8]其后,明军侵入越南。1407年(胡开大三年)农历二、三月期间,胡澄领军对抗明军,不利,与胡季牦、胡汉苍等分途逃窜。五月,胡澄、胡季牦、胡汉苍都被明军所擒,胡朝灭亡。[12]九月乙卯(西历4月8日明实录‧ ),胡澄与一干俘虏被带到南京,他本人获赦,明廷「命有司给衣食」。[13]
著作
黎澄在明朝工部任职时,有感于故国越南人物「自昔蕃盛,岂可以偏方而遽谓无人乎哉!前人言行才调,多有可取者,至于兵火之间,书籍灰烬,遂令泯灭无闻,可不惜欤?兴思及此,寻绎旧事,遣亡殆尽,犹得百中之一二,集以为书」,又因为书中的人物「昔甚繁华,时迁事变,畧无遗迹,惟我一人,知而道之。非梦而何」,因而把自己的南翁一号冠在书名之前,称为《南翁梦录》。[20][21][22]
评价
- 胡元澄虽在越南政治里经历过战败被俘的遭遇,但他的兵器知识最终也被明朝朝廷赏识,明代军士甚至奉他为「火器之神」。[17]
- 胡元澄的撰着之才,亦甚得称颂。明人胡濙就说他的《南翁梦录》「以至褒賛节义,则感慨激烈,可以厉风俗,称扬述作,则清新俊逸,可以怡性情」,并让越南历史上的先贤「敷张于中夏,徧闻于郡邑,抑且播声光于后世」[21]与胡元澄同为入仕于明的越南人宋彰赞赏他「文章政事,两济其美」,并使越南「使前人湮没之余,一旦言行彰彰然表暴于世。」[23]近代中国学者孙毓修亦认为越南史料在中国流传的不多,胡元澄写成了《南翁梦录》,可以说是「可喜亦可观」。[24]
- 中国明末时的史家谈迁则综合评论胡元澄说:「自汉以来,远夷俘隶,得列交戟,叨右职,而令终为难。黎澄以季牦之逆属,倾否图新,白首冬署,虽仅效神枪之技,亦秺侯之流亚也。读《南翁梦录》,述陈氏兴替,怆然有余悲焉。首丘之感,夫所谓『越吟』耶!」[19]
参考文献
引用
- 刘仲敬 <中国洼地> P195
- . 中国历代新政通鉴.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9: 2011 [2021-08-23]. ISBN 978-7-80092-8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中文).
|issue=
被忽略 (帮助) - 北京大学. 韩国学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专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51 [2021-08-23]. ISBN 978-7-301-020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中文).
- 《黎澄《南翁梦录》(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72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陈顺宗》,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69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陈少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76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附胡季牦、汉苍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77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附胡季牦、汉苍》,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87页。
- 谈迁《国榷》说胡元澄被俘时,其称号是「伪衞王」,见卷十四,成祖永乐五年九月乙卯条,北京中华书局版,995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附胡季牦、汉苍》,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85页。
-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十一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后陈纪‧简定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493-494页。
-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十一,永乐五年九月乙卯条,兹参考李国祥《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卷》,605-606页。
- 《明实录‧宪宗实录》卷六十六,成化五年四月甲子条,兹参考李国祥《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黎叔林》,567页。
-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699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中文).
- 黎澄《南翁梦录·诗兆余庆》(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72-873页。
- 《东南亚历史词典‧「胡元澄」条》,上海辞书出版社版,297页。
- 谈迁《国榷》卷二十六,英宗正统十年六月甲寅条,北京中华书局版,1686页。
- 谈迁《国榷》卷二十六,英宗正统十一年七月丙子条,北京中华书局版,1703页。
- 黎澄《南翁梦录‧序》(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33-834页。
- 《南翁梦录》胡濙《序》(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29页。
- . 越南汉文小说丛刋. 法国远东学院. 1986: 24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中文).
- 《南翁梦录》宋彰《后序》(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77-879页。
- 《南翁梦录》孙毓修《跋》(收录于孙毓修《涵芬楼秘笈》第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旧钞本),881页。
来源
- 书籍
- 黎澄.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ISBN 7543420961 (中文).
- 黎澄. .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ISBN 7501317577 (中文).
- 黎澄. .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7年 (中文(台湾)).
- 李国祥 主编 (编).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0. ISBN 754300352X (中文).
- 李国祥 主编 (编).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1. ISBN 7543004577 (中文).
- 吴士连等. 陈荆和 编校 , 编. .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日语).
- 谈迁.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ISBN 7101003729 (中文).
-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 ISBN 75326022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