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

耳道()又称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auditory meatus,EAM),是外耳中耳的信道,与耳廓一同组成了外耳[2][3]。人的耳道从耳廓延伸到鼓膜,长约2.5(1英寸),直径约0.7(0.3英寸)

耳道
人耳的解剖图
基本
发育自第一鳃弓的凹槽(裂口)[1]
动脉前方:颞浅动脉
后方:后耳动脉
静脉颞浅静脉颈外静脉翼状神经丛
神经耳颞神经大耳神经迷走神经耳廓分支
淋巴颈浅淋巴结颈深淋巴结
标识字符
拉丁文meatus acusticus externus
MeSHD004424
TA98A15.3.01.045
TA26867
FMAFMA:61734
格雷氏p.1036
解剖学术语

结构

人的耳道分为二部份。靠外侧的三分之一是由弹性的软骨构成,其前壁和下壁是软骨,而上壁和后壁是纤维状。耳道的软骨是耳廓软骨的延续,其中有细毛以及专门的汗腺,称为顶泌汗腺,会分泌耳垢。而其靠内侧的三分之二是由骨骼构成,儿童的耳道骨质部份较短,新生儿则只有一个环(环状鼓室)。骨质耳道的上皮更薄,因此比软骨耳道更加敏感。

耳道的长度及形状因人而异。大约长度为2.5(1英寸),直径为0.7(0.28英寸)[4]。耳道是S形的,先往后,往下,再往上行。其剖面为椭圆形的。

疾病

因为耳道比较容易和外界接触,也比较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和耳道有关的疾病:

  • 耳道闭锁
  • 耳垢栓塞
  • 骨质暴露,是因为耳道表皮摩损所造成。
  • 耳道骨瘤
  • 胆脂瘤
  • 耳道接触性皮炎
  • 真菌感染(耳真菌病
  • 动物的耳疥虫
  • 蝇蛆病,罕见的蛆感染疾病
  • 耳中异物
  • 肉芽肿,因 中耳管手术造成的疤痕
  • 外耳炎造成的耳道细菌性发炎
  • 耳道狭窄

耳垢

耳垢是耳道中蜡状的物质,在人类的耳道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清洁及润滑,并且保护耳部不受细菌真菌昆虫的进入。若是过量或是栓塞的耳垢,可能会压迫耳膜和/或闭塞外耳道,造成传导性听力损失。栓塞耳垢若没有处理,会增加耳道感染的风险。

图片集

参考数据

  1. (英文)hednk-022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胚胎图像
  2. . Science Direct.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英语).
  3. Szymanski, Alice; Geiger, Zachary. . .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2021-03-07]. PMID 2926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4. Faddis, B. T. (2008).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outer and middle ear". In W. Clark & K. Ohlemiller (Eds.),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hearing for audiologists (pp. 93–108).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