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南巡

习近平南巡,是指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2年12月甫上任后即南下巡视广东等地的五天行程事件。习近平在行程中多次释放强调「力推改革坚持开放」,并形容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南巡行经路线,和20年前的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路线中的广东段[1]大致相同,由被认为是中共改革派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陪同,并亲访邓南巡时期的地方老干部,也被媒体称为「新南巡」[2][3]

相异于前任胡锦涛2002年12月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选择国共战争最后阶段「指挥所」河北省西柏坡为首个出巡地点,习近平第一站选择改革开放重地广东省深圳等地,而非习曾待过6年的中共革命重地延安,外媒对此高度关注[4]。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在改革开放之初亦曾经担任过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2018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习近平来到珠海市,时隔6年第二次来到广东考察[5]

行程

习近平南巡期间在莲花山种下的高山榕[6]

此南巡广东行程5天,自12月7日至11日,包括深圳珠海顺德广州惠州等地[7]

日期 公开行程
12月7日-8日 深圳经济特区[4]
12月8日-9日 珠海经济特区
12月9日上午 顺德
  • 顺德广东工业设计城
  • 走访黄龙村贫困户
12月9日下午 广州
  • 主持经济工作座谈会,强调增强忧患意识。
12月10日上午 惠州
  • 视察广州军区惠州当地驻军
  • 考察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区
12月11日上午 广州

在参观访问过程及会议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9]

中国大陆媒体报道

在此次南巡中,中国官方媒体着重宣传习近平的亲民形象,如在部队中与一般士兵同吃饭[10]、在广州与市民亲近[11]、只有几辆警车护卫没有骚扰民众等[12]

在习近平南巡期间及结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腾讯新闻等大陆新闻网站在首页位置显示重庆公安平反、王立军在重庆期间的不良记录,文强儿子的访谈等关于重庆的报导[13][14][15]

南巡启动前不久,新浪微博出现「学习粉丝团」神秘帐号(2012年11月21日开通,2013年2月11日关闭,背后操控人为张洪铭[16]),以「平大大」称呼习近平,准确预报、记录南巡每一行程,且总比中共官方媒体快一步发布,甚至贴出习近平与家人早年照片[17]。而后据华盛顿邮报转发北京的报道,“学习粉丝团”的博主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18]。后来一名女性因为在“学习粉丝团”微博上留言嘲弄而被捕[19]中新社11日采访北京相关专家,专家表示习近平这次广东考察既有象征性,又有实质性,其意义不亚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20]

中国官方新华社在南巡结束后12日首次报导行程,指这是习近平向全中国发出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动员令[21]

《博客天下》杂志在2013年1月中旬发文透露陪同习近平南巡的四位广东老干部的谈话,梁广大在同习近平的谈话中反复引用邓小平1992年南巡与他交流的内容,他提到邓小平1992年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陈开枝说:“邓小平反复对领导干部说了一个意思,‘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就没有好下场。’他又跟群众反复说了一句话,‘谁不坚持改革开放,你们要把他们打倒’。他还对攻击改革开放、攻击特区的反对派说了一句,‘他们都在放屁’[22]。”

外媒观察

  • 纽约时报12月9日报导认为,在18大权力交接前几个月,有广泛呼声(包括习近平身边的人)呼吁习采纳更自由经济政策、甚至尝试更多政治开放,以此延续共产党维持统治。尽管习近平在过去仕途上一直小心遮盖他的想法,但深圳之行是「习可能支持更开放政策的一个最强烈信号」。此外,习在11月29日参观民族复兴「中国之梦」展览之后的讲话则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信号。自由政治分析家李伟东表示「这意味着他(习)有意把改革作为首要任务。」但李也谨慎提出邓小平胡锦涛的前例对比,他认为,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的所谓改革「结果证明是假的」,因为中国的繁荣……导致普遍腐败和以牺牲私营企业为代价的国营企业扩张。当胡锦涛2002年出任总书记时,被许多人视为潜在的改革者,但十年任期充满保守政策;且在胡上任后首次视察,去的是中共革命圣地西柏坡[23]
  • 法新社12月10日报导,分析人士指出,深圳行向外界发出改革明确信号。并引述深圳大学教授黄伟平的谈话,习近平选择现在视察深圳是因为「他知道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危机,而危机总是会推动进一步的改革。」[24]
  • 彭博社12月11日评论,邓小平南巡刺激了中国对外开放,习近平广东之行可能显示,习在任期内将效法邓小平的执政思路。报导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黄靖的话说,「现在是提醒人们,中国只有继续实行邓小平式的改革,才能摸到下一块石头从而走过河去的时候了。」黄靖说「中国现在已经在河中央,这里水深流急,除非他们能尽快摸到下一块石头,否则将落水溺亡,他们知道这一点。」[25][26]

参考文献

  1. . 搜狐. 2012-01-13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2. . BBC中文网. 2012-12-11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3. . BBC中文网. 2012-12-18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0).
  4. . BBC中文网. 2012-12-07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0).
  5. . BBC中文网. 2018年10月22日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6. 林园、王磊. . 金羊网. 2020-10-17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7. . 香港文汇报. 2012-12-12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9).
  8. . BBC中文网. 2012年12月8日 [2012-12-24].
  9.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0.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7).
  11.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12. . news.qq.com.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13.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4.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15. 文强之子受访称在狱中被打 父亲告诫勿仇恨社会
  16. .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17. .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8).
  18. . 网易新闻(引述《美联社》). 2013-02-10 [201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19. .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20. . 中国新闻网. 2012年12月11日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6).
  21. . 中国官方新华网(中国东方早报) (广州). 中国官方新华社. 2012-12-12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5).
  22. . 中共党建网. 2013-01-18 [2013-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23. EDWARD WONG. .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2012-12-09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24. . 《Channel NewsAsia亚洲新闻台》. AFP法新社. 2012-12-10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25. Michael Forsythe. .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彭博新闻社. 2012-12-11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26. 刘罡. . 《华尔街日报》. 2012-12-11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9).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