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阵

竹马阵是一个以十二生肖为表演形态的南管阵头,现为台南市新营区土库里土安宫(主祀田都元帅雷海清)的专属阵头[1]。于2007年经文化部台南市政府核定为台南市定传统表演艺术,亦是首批登录传统表演艺术之阵头。

新营土库竹马阵
位置台南市新营区土库里
官方名称竹马阵
类型登录等级:其他-杂技
登录种类:传统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
评定时间西元2007年9月11日
详细登录数据
竹马阵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缘流

竹马阵据传是属于清朝中国大陆南方的剧种,不过现在大陆已失传亦不见文献记载。据传雍正9年(1732年),一位竹马阵师傅携带「田都元帅」金身乙尊辗转至山东后,再自山东莅台,首先落脚于屏东;最后与所信奉的「田都元帅」定居于台南市新营区土库里,田都元帅威灵显赫,有求必应,于是成为土库的守护神,村民建庙奉祀名为「土安宫」[2]。由于竹马阵的地域性和宗教性非常强烈,多年来并未流传到其他地方,因此在台湾仅有台南市新营区土库一地有竹马阵的演出[3]

竹马阵命名自十二生肖中的「马」,意思是祈求「禄马交驰,大富大贵」;另有一说是马在十二生肖中扮成「白马书生」,在古代以读书人为贵的观念下,乃将此十二艺阵命名为「竹马阵」;也有人说是十二生肖各角色穿挂竹制道具,如同骑竹马,才叫竹马阵[4]

形式

竹马阵以十二生肖为角色,进行宗教仪式的艺阵和戏曲的演出[5]。由12名演员出阵,无女性演员,除了有祈福镇煞作用,其中包涵南管乐器演奏,梨园的身段、唱腔,亦为当地农闲的娱乐。全部以歌唱艺弄作为表演,一组完整的艺弄演出包括有「环绕艺弄」、「按生肖顺序,各自表演一次」、「对弄及三人弄」的一组完整的艺弄演出。是歌唱演奏之音乐近似南管乐,约有一百首乐曲,如〈元宵十五〉、〈看灯十五〉、〈将军走〉、〈陈三五娘〉、〈牵君手双〉等,每曲名称都有特定剧情含意均呈现在唱词哩,歌唱时一曲接一曲依照剧情发展的连贯性。[6]:169

由于竹编十二生肖模型技术已逐渐失传,改以服饰代之,并在脸上依照生肖的属性画上面谱或戴上头冠。如「龙」扮者脸上涂以红色底,再画面谱;戴上龙的头冠。旦角则头饰珠花彩带,不画面谱。演员不具有上下场的观念,属落地扫演出型态。演员妆扮属于丑扮,演员人数以二人与三人为主,但三人演出有时并不是为了剧情所需,而是为演出排场之美观而安排;演出场地为平地上的广场,可让观众四面可欣赏;演员的身段动作相当简单,并不断重复表现,而且演出行进是以前后方向为主。[6]:27

另外,竹马阵有一个习俗,只能传当地人,且传男不传女。至今仅存的演出艺人不过10多位,平均年龄60几岁,迫使竹马阵有后继无人,艺阵有失传可能[7]

参考数据

  1. . nchdb.boch.gov.tw.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2. . 2007-12-17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中文).
  3. . magazine.ncfta.gov.tw.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4. . tnyj.tnc.gov.tw.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英语).
  5. 施, 德玉. . 戏剧学刊. 2017-01, (25). ISSN 1813-9078 (中文).
  6. 吕, 旭华. . 2014-06-16.
  7. . 2007-12-17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