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

唐五代时期的敦煌算经残卷(P.3349),其中以万万梓为一让(“凡数不过十名不过万,故至万万即改”,“万万梓曰”),即1048
记数系统 | |
---|---|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 |
西方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文数字 高棉数字 孟加拉数字 |
印度数字 波罗米数字 泰语数字 |
汉字文化圈记数系统 | |
中文数字 闽南语数字 越南语数字 算筹 |
日语数字 数字 苏州码子 |
字母记数系统 | |
阿拉伯字母数字 亚美尼亚数字 西里尔数字 吉兹数字 |
希伯来数字 希腊数字 阿利耶波多数字 |
其它记数系统 | |
阿提卡数字 巴比伦数字 古埃及数字 伊特拉斯坎数字 |
玛雅数字 罗马数字 熙笃会数字 卡克托维克数字 |
依底数区分的进位制系统 | |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6 20 36 60 | |
唐五代时期的敦煌算经残卷(P.3349)则将这个单位写作“”,说“万万该曰梓”、“万万梓曰”,用现在通用的用字表示即万万垓为一秭、万万秭为一穰。也就是一让(穰)为1048。
穰的单位与上下数可参考下表。
数量级 | 十进・下数 | 万进(现在) | 亿进・中数 | 平方・上数 |
---|---|---|---|---|
1010 | 穰 | 百亿 | ||
1028 | - | 一穰 | 一万京 | 一万亿兆 |
1048 | - | 一极 | 一穰 | 一兆京 |
10256 | - | - | - | 一穰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