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洋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福德洋地区为一街庄,称为「福德洋庄」,隶属于芝兰一堡。该庄昔日北隔外双溪与洲尾庄、石牌庄、湳雅庄、石角庄为邻,东与林仔口庄为邻,南边为大直庄,西边南北段隔基隆河与为社仔庄为界,西边中段三包围士林街[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该庄隶属于台北厅,编入第九区。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九区改名「士林区」。1920年(大正九年),该庄改制为「福德洋」大字,隶属于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大字下有「福德洋」、「旧街」、「洲尾头」、「山子脚」、「下树林」小字名[2]。
战后士林街改制为士林镇,隶属于台北县,本区划为福德里、旧佳里、福林里(包含邻近林子口地区)[3]。1949年,士林镇与北投镇一并改隶属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随着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为阳明山管理局,士林镇仍隶属之。1968年7月台北市改制为院辖市,士林镇并入成为士林区。1990年3月,台北市各区重划,该地区仍属于士林区。
文化资产
- 士林神农宫(市定古迹)
公园
- 美仑公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