獫允

,又寫作嚴允獫狁等,為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中南部至陝西省北部之間的古代部落,為西戎之一,與殷商周人之間曾發生戰爭。其形跡最早可見於周代金文先秦古籍,有時與犬戎葷粥昆夷等名相混用,居住地區亦相同。

名稱

獫,或作犭以,漢字本義為獵犬[1]

歷史

據《詩經》記載,周人曾派南仲攻打玁狁,在朔方築城[2]。據《竹書紀年》,帝乙曾要求周人派兵攻打緄夷,由南仲領兵,在朔方築城[3]。《太平御覽》認為在周文王時,西方有昆夷,北方有玁狁[4]

西周中期,玁狁強盛,移居於焦獲,又由焦獲南侵,至於朔方涇陽,直接威脅到周室,周宣王命大將尹吉甫率師北征,獲勝,記載於《詩經》[5]。《詩經·采薇》描述當時周王朝與玁狁作戰情況和士兵的艱苦戰鬥生活:“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東晉謝玄稱是《詩經》中最好的詩篇。

春秋時玁狁被稱作戎狄。自漢朝始,多以玁狁代指匈奴的先民,《史記·匈奴列傳》:“唐虞以上有山戎、玁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學術考證

中華民國學者王國維認為玁狁允姓之戎,與鬼方昆夷為同一民族的不同名稱,為匈奴先祖。陳夢家讚同此說。呂思勉認為玁狁,與緄夷,都是犬戎的不同譯名[6]夏曾佑有相同看法[7]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余太山贊同獫允即為允姓之戎的說法,認為允姓之戎源自少昊,西遷後為塞種先祖。而塞種與吐火羅人相同,皆源自原始印歐人[8]。他由此推測源自黃帝的氏族,可能都帶有原始印歐人血統[9]。曾憲法認為塞种人起源於克里米亞半島與黑海北岸,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東擴至羅布泊[10]

學者黃文弼認為,鬼方葷粥混夷、獫狁等,皆為古代羌族,與匈奴種族不同[11]。學者冉光榮黃烈翦伯赞等人皆支持獫狁為羌族的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郭沫若認為,商代的土方玁狁部落之一,其領土位於今包頭附近。玁狁為夏民族後代[12]。學者王玉哲認為商代的𢀛方即為周代的玁狁[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林澐認為,源自由先秦華夏人群分裂出來的先秦戎狄部落一支,而在體質人類學上,戎狄屬於蒙古人種東亞型,與蒙古人種北亞型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分屬不同的族群,兩者不可混為一談[14][15]

Paul R. Goldin (2011)将“葷粥 ~ 獯鬻 ~ 獯鬻 ~ 薰育”一词的上古汉语发音构拟为*xur-luk,将“獫狁”构拟为hram′-lun′,将“匈奴”构拟为*xoŋ-NA;并认为这三个名称“显然毫无关联”。他还指出,音变使这些名称变得比实际上更相似,使得史学家认为这些名称指同一个人群。[16]

李峰 (2006)认为王国维的论证“基本上是演绎”,没有确凿证据。[17]李峰从蒲立本(1983)说,反对猃狁和匈奴间的关系,而认为它们都只是西戎之一。[18]李峰认为,猃狁是生活在黄河鄂尔多斯河套至上游一带的“北部复合带”中的土著猎人、农夫与牧民的融合体,可能是鄂尔多斯文化(约公元前16至12世纪)的游牧继承者,社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组织”,能出动上百辆战车对抗周王朝。[19]此外李峰认为“猃狁”和“匈奴”有密切关系,[20]有可能是东周时新造了“犬戎”一词指代猃狁。[21]因为西周金文、《诗经》、《国语》、《竹书纪年》写“猃狁”时都带“犭”旁,带来“犬”的印象。[22]

相關

註釋

  1. 《說文解字》:「獫,長喙犬。一曰,黑犬黃頭。」
  2.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出車〉:「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3. 《竹書紀年》:「(帝乙)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夏六月,周地震。」
  4. 《太平御覽》卷799〈四狄部〉〈北狄一〉:「《詩》曰〈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又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註:「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屬方,朔方近獫狁之國也。彭彭,駟馬貌。王使南仲為將,率往筑城於朔方,為軍壘以御北狄之難。」
  5. 《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斾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薄伐玁狁,至於太原。」
  6. 呂思勉《中國通史》第24章〈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獫狁,亦作玁狁,犬戎亦作畎戎,戎又作夷。此『犬』或『畎』字乃譯音,非賤視詆譭之辭。昆夷,亦作混夷、緄夷,夷亦可作戎,和串夷亦都是『犬』字的異譯,說見《詩經·皇矣正義》。」
  7.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今日內外蒙古之俗尚,與漢時匈奴無異。春秋戰國之間,戎狄並興,往往與中國相雜。……其為匈奴之支族,羼入內地歟?不可知也。其中惟獫狁與匈奴音最近,當即一族。」
  8.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
  9.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
  10. 曾憲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
  11. 黃文弼〈論匈奴族之起源〉:「余按鬼方、葷粥、混夷、獫狁皆古之羌族,與匈奴異。自太史公混为一族,遂今後世,羌、胡不分也。」,收入《黃文弼歷史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
  12. 郭沫若〈土方考〉,收入《郭沫若全集》。
  13.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中國上海出版社,2000年。
  14.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15. 林沄《夏至戰國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的形成過程》指出「司馬遷的匈奴列傳是綜合了大量先秦時代有關北方長城地帶的文獻記載寫成的,有整理和保存重要史料方面功不可沒。但是,他和当時許多漢族的知識分子一樣,認為先秦文獻中活躍在北方長城地帶的戎狄,與秦汉時的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屬於同一族群。從而造成了兩個相互关連的歷史誤解:一、先秦的戎狄就是秦漢時的匈奴、東胡的前身,二、北方長城地帶自古以来被遊牧民族占居,後來才被中原農業居民向北方的拓展而逐步排擠到更北的地區。…… 結合環境學和體質人类學的研究,可以看出,先秦文獻中的戎、狄,和戰國才活躍在北方長城地帶的東胡、匈奴並非同一族群。北方長城地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基本上是農業地帶,它之變為遊牧人往来馳騁的地帶,是文化、生態環境、族群等變動的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個复雜過程。」
  16. Goldin, Paul R. "Steppe Nomads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in Classical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Mapping Mongolia: Situating Mongolia in the World from Geologic Time to the Present. Penn Museum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s, vol. 2. Ed. Paula L.W. Sabloff.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1. p. 225-226; p. 237, no. 22
  17. Li (2006) p. 344
  18. Li (2006) p. 142-144
  19. Li (2006) p. 144-145
  20. Li (2006). p. 4
  21. Li (2006), p. 143
  22. Li (2006) p. 343-346

參考

  •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載於《觀堂集林》卷十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