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
时间
作为上古中国黄河流域地区的一个治世,唐虞在很多史籍中指代唐虞执政的那段时间。《论语·泰伯》中记载“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记载「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1] 」而宋朝刘过的《沁园春·寿》词中也提到“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
空间
指代上古中国中原地区一带,四方部落的方位相对比唐虞之地[注 1]。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2],但现代学者指出山戎等戎狄与匈奴等游牧民族并没有关系[3]。
习俗
很多近代风俗来源于唐虞时代。据说龙图腾也来源于唐虞。
注释
- 《夏史与夏代文明》第六章云「尧舜时代的社会结构,氏族是社会的基点,由此依次扩大为九族→百姓→万邦。九族是创建在氏族基础上而结聚成的同姓宗族组织,百姓则是以同姓宗族为内核团结异姓氏族而结成的族邦,万邦则是以百姓族邦为内核结成更为广泛的邦盟。这一邦盟或可称为部族联合体。」、「氏族纽带仍然是维系社会运作的基础,当时社会把能否维护族邦团结作为评价族人的标准」、「尧舜时代,其邦盟联合体已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其构成,除本氏族成员外,还有非本氏族的同盟部族参加,所谓『百姓』、『万邦』都在盟主的势力范围之内」,又云「尧舜禹时代本是三支活动于相邻地区的不同族姓的邦盟,他们之间都是以禅让方式继位而先后当上盟主的。」又云「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名著对西方古典国家从野蛮时代到文明社会的过渡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但其中ㄧ点与中国古典时期大相径庭,即西方古典国家的产生是在氏族制度被炸毁的基础上,而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则长期保留氏族制度,即使在夏王朝统治范围内,仍然是族邦林立,直到商周时期,氏族纽带也没有被打破。」可证当时先秦三代时的人群未发展至民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