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招
生平
护尸还乡
牵招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后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牵招跟随乐隐。何苗为董卓用计杀害后,乐隐亦被杀。牵招与同门史路为避难,共同殡敛乐隐还乡。返乡途中遇到山贼,同门史路逃走。山贼欲破坏棺材取棺材钉,牵招垂泪请求放过其师棺木。山贼感其忠义而放弃离去,牵招因此声名大噪。
被遣求援
牵招出名后为袁绍任为督军从事,兼领乌丸突骑。曾经对袁绍门下犯罪之人先斩后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围邺城,牵招被袁尚遣至上党,督运军粮,未回而袁尚已经败走。牵招再劝高干迎接袁尚,高干拒绝并且欲加害牵招,牵招因道路被阻不能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
乌桓跪伏
乌桓欲出兵救袁谭,曹操因牵招曾经领导过乌丸兵派遣牵招与其交涉。当时公孙康正在派遣韩忠为使封乌丸峭王为单于。乌桓峭王以袁绍、曹操、公孙康都封其为单于向牵招发问,牵招与韩忠激辩后以韩忠背违王命欲把他当场杀死,峭王惧怕其行动,请求牵招放过韩忠,牵招再度向峭王晓以大义,峭王等下席跪伏,辞退韩忠,停止出兵。
安抚境内
曹操灭袁谭后封牵招为军谋掾讨伐乌丸。牵招至柳城,拜护乌丸校尉。建安十二年(207年)回邺城,示袁尚首级于马市,曹操下令敢有哭之者斩,但牵招见到有感悲伤,设祭头下,大为悲哭。曹操因其忠义举牵招为茂才。曹操平汉中封牵招为中护军。回师后拜牵招平虏校尉,监督青州、徐州军事,其间斩东莱贼帅,境内从此安宁。黄初二年(221年),曹丕封牵招护鲜卑校尉,屯昌平,在位期间广布恩信,招诱降附,如建义中郎将公孙集、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部落。
子孙
评价
参考文献
- 《初学记·第十八》引【晋《孙楚牵招碑》】: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因恐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
- 《太平御览·人事部五十·交友四》引孙楚《牵招碑》曰:初,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有横波截流、拊翼横飞之志。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乎季孟之间。
- 《三国志·魏书二十六·满田牵郭传》
- 《晋书·牵秀传》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
-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 《资治通鉴·魏纪一》
- 《雁门太守牵招碑》引自《艺文类聚·卷五十》(完整版在《全晋文·卷六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