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
事迹
早年被时任襄平县令的公孙昭命为伍长,为公孙度的霸业留下了契机。[1]建安九年(204年)其父公孙度去世,公孙康继承了他的职位。自封为辽东侯。
207年,袁熙、袁尚联合蹋顿单进攻白狼山,被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击败,蹋顿单被斩首。袁熙、袁尚和数千骑兵逃往辽东,公孙康恐袁熙、袁尚鸠占鹊巢,又见曹操无进军之意,于是将二人斩杀,首级送给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建安年间,公孙康攻陷高句丽都城[2],并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此外还派遣军队讨伐韩濊[3]。公孙康死后,二子尚幼,辽东太守一职由公孙康之弟公孙恭接任。
家庭
祖先
- 公孙延,公孙康祖父,与公孙度一起移居至玄菟。
- 公孙度,公孙康之父,辽东太守,不断开辟疆土,为后人打下基础。
兄弟
- 公孙恭,公孙康之弟。于公孙康死后,继承了其兄辽东太守的职位。后大病成为阉人,被长大的公孙渊胁逼退位。
评价
参考数据
- 《三国志·公孙度传》: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
-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高句丽〉: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
-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
- 《三国志·牵招传》: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忠亦在坐。
延伸阅读
-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