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社

澄社(英语:Taipei Society),是台湾自由主义学者论政社团,成立于1989年4月17日。成立之初,希望在中国国民党民主进步党竞争的态势间发出「第三种声音」[1],故于组织章程中订立「出任党政职务者视为自动退社」的标准。[2]

澄社
Taipei Society
成立时间1989年4月17日
创始人胡佛杨国枢文崇一李鸿禧韦政通何怀硕张忠栋
服务地区 中华民国
方法撰文评论
目标台湾政治
网站http://www.taipeisociety.org/

成立背景

澄社成立之前,1960年代末期,许多标诸自由主义学者留学返回台湾,参与《思与言》、《大学杂志》等刊物编务、撰文。1970年代后,又相继于《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立早报》撰文评论时政,于1980年代达于高峰,面对台湾解严的政治局势,希冀借由舆论推动政治改革,因而逐渐聚集。于是由胡佛杨国枢文崇一李鸿禧韦政通何怀硕张忠栋等七人为创社发起人,邀集李永炽林正弘徐正光张清溪张存武、张晓春、张春兴陈师孟黄光国黄武雄黄荣村叶启政蔡墩铭萧新煌瞿海源共十六位学者参与,正式创社,推选杨国枢为第一任社长。

澄社成立后,杨国枢于1989年6月22日《中国时报》发表创社声明〈我们为什么要组织澄社〉[3],声明中对当时国民党主政下的政治、社会局势提出批判,要求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实践《中华民国宪法》、回归宪政;而对特权垄断、资源独占、族群冲突问题也有所诉求。创社成员讨论声明内容时,已经隐约浮现台湾统独议题

发展过程

国民党主政期间,澄社与民进党等在野势力合作,批判国民党,共同推展不少政治改革,发起相关议题,许多成员与民进党来往密切。随着台湾政治局势变迁,部分成员投入参政,出任党政职务退出。而族群、统独议题对立升高,于澄社中亦有争论,许多成员因而离去。如建国党中部份成员即原属澄社社员。

2000年,陈水扁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台湾首度政党轮替。澄社曾对陈水扁政府的人事提出声明,反对陈唐山出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赖国洲出任台视董事长

2000年7月31日,台湾发生八掌溪事件,舆论喧腾;2000年8月,澄社发表万言书,由瞿海源、陈东升、许松根黄昭元张世雄石世豪王业立共同执笔,征询社员意见后正式发表,对执政满三个月的陈水扁政府提出批判;此万言书对「新政府的历史定位」、「宪政体制与运作」、「政府性能」,与扫除黑金、财经、社会福利、环境、媒体政策、灾后重建等重大政策多所诉求。2002年6月,澄社社员集体面见陈水扁,递交「国是诤言」。2004年7月11日,澄社发表〈请问总统,政府改革了什么? 检验民进党执政四年的改革成效〉万言书,全文刊登于澄社网站与《中时电子报[4]

2011年11月14日,澄社偕《今周刊》与公民监督国会联盟公布「E世代对不分区立委选制的看法」,调查20到39岁、大专程度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对不分区立委选制的看法,超过8成受访者不知立委选举采单一选区两票制[5]

历任社长

  • 杨国枢(1989 - 1991)
  • 瞿海源(1991 - 1993)
  • 黄荣村(1993 - 1995)
  • 夏铸九(1995 - 1996)
  • 林子仪(1996 - 1997)
  • 张清溪(1997 - 1999)
  • 瞿海源(1999 - 2001)
  • 顾忠华(2001 - 2003)
  • 洪裕宏(2003 - 2005)
  • 黄秀端(2005 - 2007)
  • 詹长权(2007 - 2009)
  • 黄秀端(2009 - 2010)
  • 黄国昌(2010 - 2012)
  • 周志宏(2012 - 2013)
  • 刘静怡(2013 - 2015)
  • 邱文聪(2015 - 2017)
  • 林佳和(2018 - 2020)

外部链接

参考数据

  1. 杨国枢. . 澄社. 1989-06-22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澄社. . 2011-06-28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 . [201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4. 执政当局并未真正体认澄社要求改革的真意
  5. . [201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