湳仔沟

湳仔沟淡水河水系的河沟,位于台湾新北市板桥区。所谓的「湳仔」(台湾话)即为冲积区、沼泽地区或湿地大汉溪的溪水流入台北盆地后,流速减缓,泥沙淤积,使得湳仔沟下游右岸部份遍布沼泽,湳仔沟因而得名[1]。现今板桥地名「湳雅」、「南雅」均来自「湳仔」的雅化。

湳仔沟
湳仔沟与西侧建设中的台65线高架快速道路
流域
水系淡水河
源头 
 - 位置土城区妈祖田
河口浮洲
流经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位置新北市板桥区
本貌
长度3.3(2英里)
湳仔沟
汉字
白话字
字面意思沼泽冲积地

湳仔沟在旧时可作为灌溉、航运之用,可运送稻米或茶叶樟脑,再经大汉溪转运至淡水河沿岸。后来因泥沙淤积、河道改变,造成原先功能逐渐丧失。加上近年来人口数上升,为因应都市开发后防洪及交通需求,遂演变为提供市区降雨排水使用。

水文

湳仔沟昔日发源于土城区妈祖田山谷间的集水区,循大安圳圳路,经土城工业区,在城林大桥以下河段加盖,在浮洲桥附近的新兴桥前流出涵洞,以露天方式往下流,经湳兴桥,于四汴头抽水站流入大汉溪[1]。昔日湳仔沟的水源主要自大汉溪大安圳溪流等,因大汉溪水源部份已因浮洲桥旁的台北捷运土城机厂设厂而被填掉,主要水源来自大安圳支线,而且因为污水干管仍未布建完成,大量民生污水自大安圳支线流到湳仔沟,因此造成湳仔沟的水脏臭不堪[2]。在多次民间与官方协调,除了保留外并发起整治工程,经历14年工程逐步优化,于2021年恢复自然生态[3][4]

历史

  • 1982年以前:湳仔沟原属大汉溪支流。
  • 1982年:大台北防洪计划中浮洲堤防兴建,大汉溪水改道不再流入[5]
  • 1995年:湳仔沟上游填土,进行捷运土城机厂土方工程[6]
  • 2008年起,持续进行「湳仔沟水质整体改善工程」以及「湳仔沟整治及绿美化工程」[7][3][4]

桥梁

由下游上溯,依序有:

  • 华香桥
  • 环河桥
  • 南兴桥:属于 市道114号,连接馆前西路与大观路一段。
  • 津渡桥:人行景观路桥,串联左右两岸自行车道及湳雅夜市[8]
  • 大观桥
  • 台65线板桥二交流道之引道
  • 大观路一段27巷179弄上的无名桥梁
  • 湳仔桥:连接远东路。
  • 番园桥
  • 亚东桥

交通

湳仔沟左、右岸平面道路为板城路与环河路,左岸有快速公路台65线的高架桥。

参考来源

  1. 陈健一. . 板桥社区大学.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8) (中文(台湾)).
  2. 陈健一. . 板桥社区大学.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8) (中文(台湾)).
  3. 陈谊芩. . 环境信息中心. 2008-01-21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8).
  4. 赖筱桐. . 自由时报. 2021-04-25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8).
  5. .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6. 土城机厂土方工程
  7. 板桥市湳仔沟整治及绿美化工程
  8. 彭怀玉. . ETtoday新闻云. 2023-07-31 [202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