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敏恒

涂敏恒1943年2月12日—2000年3月14日),台湾苗栗县大湖乡客家人,曾任中华民国国军少校、《民生报》记者,后致力于客家音乐,以创作送你一把泥土𠊎系客家人客家本色等歌曲知名。

涂敏恒
出生(1943-02-12)1943年2月12日
日治台湾新竹州大湖郡
逝世2000年3月14日(2000岁—03—14)(57岁)
台湾苗栗县苗栗市协和医院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43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00年)
职业军人、记者

生平

早年

涂敏恒故居

涂敏恒为1943年2月12日出生于苗栗大湖[1],住家位于马拉邦山附近山脚[2],在八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六[1][3]。涂敏恒受会演奏小提琴的祖父涂长兴、当小学音乐教师的叔父涂辉璋影响,自小就对音乐有兴趣,在大湖农工初级部就自习乐理,建台高中毕业后,1962年考取政治作战学校音乐系[1]

1972年,涂敏恒以你带走了我的心中视金曲奖、海军进行曲敬礼LVT获海军作词奖[4]。1973年12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四届纪念黄自先生歌词创作奖,涂敏恒以罗福星烈士颂获选[5]。涂敏恒于少校退役后,担任《民生报》记者[2]

创作

涂敏恒早期的创作以军歌和艺术歌为主,直到创作费玉清演唱的送你一把泥土才开始转变[1]。1981年,涂敏恒在《民生报》报导此曲还未正式上市,地下工厂出品的录音带巳经充斥夜市地摊[6]

1981年,涂敏恒与同乡的吴盛智作出客家语歌曲𠊎系客家人,因审查而改名我系中国人,委由歌林唱片出版池秋美主唱[1]。涂敏恒认为传统客家山歌与小调难以吸引客家年轻人,乃着手创作,如早期的改编传统歌谣的日头落山一点红、模仿歌谣的阿哥想妹长江水李后主相见欢[2]。后受吴盛智意外去世刺激,涂敏恒便集中在客家歌曲创作上,为让每一年龄层的客家人皆有歌可唱,尝试采用四县腔、与海陆腔双声发音的模式创作[1]

涂敏恒作词作曲客家本色简谱手稿

1989年,涂敏恒创作客家本色[1]。此曲子除在台湾客家地区知名外,也成为候选人的竞选歌曲[7]。如199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范巽绿北区后援会[8]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李登辉台北市客属社团后援会[9]等。1996年,中华民国第九任总统、副总统庆祝就职典礼,所演出的十首曲子也有客家本色[10]

1996年2月6日,涂敏恒为感谢罗慧夫为他小儿子作三次唇腭裂手术,将他写的用爱弥补制成录音带给罗慧夫颅颜基金会[11]

1998年,涂敏恒提前退休,并与苗栗县立文化中心连系免费教授客家歌谣[12]。为收集客家歌谣,涂敏恒至台湾、中国大陆各地的客家采集[1]

在1999年9月1日,苗栗市客家歌谣研习班上,涂敏恒统计自己1965年开始创作的歌曲,其中艺术歌与军歌皆有廿首、国语歌三百多首、闽南语歌一首、日语歌一首、客家歌则多达二千零六十七首[12]。涂敏恒友人黄澎孝表示,涂敏恒虽创作丰富,但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客家歌曲市场狭小[13]。涂敏恒曾经告诉友人范国铨说,自己作品虽有多,实际上能够出名且流行的也不过十余首而已,而最感安慰和骄傲的,莫过于客家本色对乡亲造成的影响[14]。像吴伯雄妻子戴美玉就曾到苗栗农工教授此歌[15]

去世

2000年3月14日下午2点半,涂敏恒驾驶老旧的朋驰轿车到狮潭乡,交出他新创作的狮潭乡歌给狮潭乡长萧天福[7]。当他下午开车返回大湖乡授课时,正好道路浓雾笼罩影响视野,便在台3线汶水桥北边300公尺处三寮坑弯道失控撞到护栏,造成胸部严重钝挫伤、两小腿开放性粉碎骨折[16]。3点半发生车祸后,被紧急送至苗栗市协和医院救治,于4点55分声明不治[7]

涂敏恒本想创作一首长达60分钟的雪霸交响曲,结果意外去世而未完成[4]。因涂敏恒家庭经济状况不佳,3月22日,遗孀刘焕芬出面呼吁,希望选举时争唱客家本色的政治人物暨有关单位能伸出援手[13]。4月6日,总统李登辉颁褒扬令[17]

纪念

演出

涂敏恒故居前纪念区

2003年4月26日,涂敏恒大湖乡大窝村故宅举行涂敏恒纪念音乐会,国策顾问李乔、客委会主委叶菊兰、大湖乡长杨庆汶、友人张致远到场[18]

2008年1月1日,台湾民主纪念馆开馆,以五首歌曲代表台湾四大族群与融合,分别是夜来香王明哲台湾王昶雄吕泉生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涂敏恒客家本色高一生鼓动─序曲[19]

纪念馆

2002年3月14日,涂敏恒逝世两年,地方亲友拜访其大湖乡故居,获其胞兄涂敏辰同意可改为纪念馆[4]。2005年,客委会对外征求相关数据,以准备将其故宅整建为纪念馆[20]。之后,故宅门口伫立涂敏恒坐姿石雕[3]。2020年4月17日,客委会主委李永得来到已无人居住的涂敏恒故居,表示希望地方人士能帮忙与涂敏恒家属沟通,促进将故居打造作纪念馆[21]

参考文献

  1. 江彦震. . 世界客报. 2020-03-10 (中文(台湾)).
  2. 何来美. . 联合报. 2000-03-15 (中文(台湾)).
  3. 黎薇. . 中国时报. 2012-05-07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4. 李碧勋. . 中国时报. 2002-03-15 (中文(台湾)).
  5. . 联合报. 1973-12-06 (中文(台湾)).
  6. 涂敏恒. . 民生报. 1981-10-11 (中文(台湾)).
  7. 何来美、黄宣翰、徐富癸. . 联合报. 2000-03-15 (中文(台湾)).
  8. . 联合报. 1992-11-16 (中文(台湾)).
  9. 李建荣. . 中国时报. 1996-03-14 (中文(台湾)).
  10. 王祖寿. . 民生报. 1996-05-14 (中文(台湾)).
  11. 薛桂文. . 民生报. 1996-02-07 (中文(台湾)).
  12. 范荣达. . 联合报. 1999-09-02 (中文(台湾)).
  13. 张梦瑞. . 民生报. 2000-03-23 (中文(台湾)).
  14. 罗际鸿. . 中国时报. 2000-03-16 (中文(台湾)).
  15. 邱连枝. . 中国时报. 1996-03-10 (中文(台湾)).
  16. 李碧勋. . 中国时报. 2000-03-15 (中文(台湾)).
  17. . 总统府公告. 2000-04-12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18. 范荣达. . 联合报. 2003-04-27 (中文(台湾)).
  19. 韩国栋. . 中国时报. 2008-01-01 (中文(台湾)).
  20. 林锡霞. . 联合报. 2005-04-05 (中文(台湾)).
  21. 郭襄阳. . 自立晚报. 2020-04-19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