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致遠 (苗栗)

張致遠1948年2月20日—2015年2月9日),本名張瑞恭臺灣苗栗縣頭份市客家人,登山家、電視製作人、專研臺灣客家人與北臺灣原住民的文史工作者。

張致遠
性别
出生張瑞恭
1948年2月20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縣竹南區頭份鎮
逝世2015年2月9日(2015歲—02—09)(66歲)
臺灣苗栗縣
母校建國中學東吳大學文化大學
配偶張秀美
父母張紹成(父)
張劉玉枝(母)
网站當代客家文學史料系統 張致遠

生平

民俗研究

本名張瑞恭的張致遠父親張紹成是小學校長,母張劉玉枝為小學教師,其餘親戚也多從事教職。張致遠小時成績優秀,為頭份國小第一名畢業。[1]

張致遠在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時,鑽研文化人類學[2]。1971年軍中退伍後,他思索著弱勢族群更需要研究[1]。1982年,他擔任《野外雜誌》特約,走訪桃園縣苗栗縣泰雅族部落,將各部落的地理景觀、自然生態、現有人口、文化特質等都記錄下來[3]。事後,他將文章結集出版成書《泰雅族風情》[4]

1983年5月1日,張致遠替《野外雜誌》前往花蓮縣探訪泰雅族的聖石時,認識萬榮鄉西林國小教師張秀美[4]。張秀美為賽德克族[5],和溫梅桂是1979年《五燈獎》冠軍[6]。7月30日,張致遠和張秀美在頭份鎮教堂結婚[4]。兩人日後育一女一男[7]

1985年8月,張致遠與地方人士創辦《三台雜誌》月刊[8]。此以客家和原住民的庶民生活為的雜誌以新台幣一百元販售,訂戶卻只有一千五百多位,又一期花費三十幾萬印刷,三年十八期下來負債五百多萬,導致張致遠以七年多才還清[1]。身為表哥的陳運棟,說道多當初創辦《三台雜誌》時很多人都說表弟是瘋子,但表弟還是堅持下去[8]。1987年7月,張致遠開辦《大龍港雜誌》,為評論社會時事的雙周刊[1]

1989年年1月1日起,台視播出的客語發音節目《鄉親鄉情》,其中「客家風情」單元由張致遠執掌與採訪[9]。張致遠談起這長達十年半、五百四十三集的節目,說雖然辛勞,但就是他的堅持[8]。他將這些資料、照片,寫成《苗栗客家風情》一書,於2018年3月14日在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發表[9]。此外,他還參與多部地方誌書撰述,並發行《四縣客音字典》等客語和原住民語文工具書[2]。這套客音字典獲溫送珍大量購買,贈與苗栗山區的國中小[10]。2001年,張致遠與黃鼎松、陳運棟、湯慧敏、張金松合作,針對中港溪流域的名勝古蹟、歷史文化、自然風景等,編纂《中港溪流淌悠悠》一書[11]

張致遠也研究賽夏族文化,寫有《賽夏史話─矮靈祭》[2]2004年艾利颱風時,張致遠在風雨停歇後次日即偕助手揹負糧食與水酒,翻越多處崩坍地,進入受困的南鄉鹿場部落慰訪,而為原住民所稱道[12]

登山活動

張致遠在學生時就體育頗佳,是建國中學撐竿跳及萬米長跑紀錄保持人與橄欖球隊員,也是東吳大學連任四年橄欖球隊長[2]。1984年7月10日,張致遠與賴永貴、張勝二組成登山隊,自南湖大山開始,沿途拍攝千餘張幻燈片,最後在卑南主山以四十二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3]

1994年3月15日,張致遠與賴永貴率領拾方方、葉進福、張合助、吳朝淵、張行健、劉劍華、林照雄、宋義雄、許延忠、王金榮、李毅然、胡瑞發從臺北出發,攀爬聖母峰[14]。但因拾方方山難,其父拾禮周便於次年9月具狀向新竹地方法院以「過失致人於死」提告領隊張致遠和隊長賴永貴[15]

2004年3月到11月,張致遠組隊踏勘雪霸國家公園七條高山步道,並對各步道的水源地進行水質檢測,最後依照國際登山安全五等級制為步道分級,作出報告[16]

去世

為了保育台灣山川環境、傳承與自身的客家文化,張致遠分別成立「福爾摩沙荒野保育協會」和「張致遠文化工作室」[8]

張致遠常頻繁前往原住民部落中,為與長老們搏感情常抽菸喝酒[5]。陳運棟回憶,很多人看到張致遠的第一印象是瘋瘋癲癲地拿著米酒[8]。後來,張致遠身體每下愈況,需靠妻子照顧,2015年2月8日因高燒急診,次日中午在睡夢中因心臟衰竭去世,以基督教儀式安葬[7]。同年5月,客委會為感謝張致遠,追頒客家貢獻獎公共事務及海外推廣類[5]

參考

  1. 鍾萬梅. (PDF). 客家委員會. 2015-06-29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7) (中文(臺灣)).
  2. 楊憲州. . 中國時報. 2007-12-27 (中文(臺灣)).
  3. . 民生報. 1982-07-07 (中文(臺灣)).
  4. 黃建興. . 民生報. 1983-07-31 (中文(臺灣)).
  5. 鄭鴻達. . 自由時報. 2015-06-09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中文(臺灣)).
  6. 楊憲州. . 中國時報. 2008-06-19 (中文(臺灣)).
  7. 黃婕. . 聯合報. 2015-02-12 (中文(臺灣)).
  8. 張雅雯. . 喀報. 2021-05-30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中文(臺灣)).
  9. 楊倩慧. . 自由時報. 2008-03-15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中文(臺灣)).
  10. 李蕙璇. . 聯合報. 2002-03-13 (中文(臺灣)).
  11. 楊憲州. . 中國時報. 2001-04-12 (中文(臺灣)).
  12. 廖奎熒. . 中國時報. 2004-10-23 (中文(臺灣)).
  13. 張致遠. . 民生報. 1984-08-22 (中文(臺灣)).
  14. 何來美. . 聯合報. 1994-05-11 (中文(臺灣)).
  15. 張銘隆. . 民生報. 1995-10-19 (中文(臺灣)).
  16. 廖奎熒. . 中國時報. 2005-01-27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