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殿下,原指请宫殿前的近侍,向殿中的贵族转达言语,以表示尊敬,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1]。唐代以后,太子、诸王、皇太后、皇后均称“殿下”。[2][3][4]
殿下 | |||||||||
汉语名称 | |||||||||
---|---|---|---|---|---|---|---|---|---|
汉语 | 殿下 | ||||||||
| |||||||||
越南语名称 | |||||||||
国语字 | |||||||||
儒字 | |||||||||
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
|
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尊奉外王内帝的外交策略,在国内,其君主被称为「陛下」。[5]元朝侵略高丽之后,臣下对国王的称呼被元朝降格为「殿下」(韩语:)、宗亲称呼君主为「主上」(韩语:),王世子为「邸下」(韩语:)。此称谓到了朝鲜王朝创建后仍被延续,直到大韩帝国创建之后,才随着高宗的称帝而被恢复为「陛下」。
日本称自己的包括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皇族还有摄政、关白、征夷大将军为殿下。明治维新后,亲王、内亲王、王、女王等皇族尊称为殿下,而三称陛下。
欧洲君主制国家的敬称Royal Highness在中文中亦译作殿下。
参考数据
-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辛卯,群公奏太后曰:「殿下圣德光隆,宁济六合,而犹称令,与藩国同。请自今殿下令书,皆称诏制,如先代故事。」
-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然秦制独天子称陛下。汉有鲁灵光殿,而司马仲达称曹操,范缜称竟陵王子良,皆曰殿下,则诸侯王汉以来,皆通称殿下矣。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盖自唐始也。
- 南朝 宋 谢庄 《太子元服上至尊表》:伏维皇太子殿下,明两承干,元良作贰。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殿下》:“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 汉之前未闻。 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洎东宫官对皇太子亦呼之。”
- 高丽史55卷-志9-五行3-土-049:毅宗二年十二月戊午大雾. 三年九月甲午大雾. 七年九月己亥雾塞. 十年四月丙子雾塞. 十二年三月甲戌雾塞日无光. 十四年十月丁未雾塞. 十八年十一月戊子大雾. 癸卯阴雾四塞行者失路. 太史奏云: "雾者众邪之气连日不解其国昏乱. 又雾起昏乱十步外不见人是谓昼昏. 大阙明堂者祖宗布政之所其制皆法天地阴阳. 故王者出入起居不可无常. 今陛下处非其位任非其人明堂久旷而不居天 可惧而不省移徙无常号令不时故有此异." 王竟不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