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渊

武文渊越南语),越南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后黎朝将领,以宣光为其根据地,参与讨伐北方莫朝战事

武文渊
武主后黎朝
前任:武文渊
继任:武文密
裒主
封号郡公
尊号僊主
出生(1525-09-26)1525年9月26日
逝世1613年7月20日(1613岁—07—20)(87岁)
谥号义公

事迹

武文渊生活在16世纪莫登庸篡夺后黎朝的时期,当时越南正陷于分裂,拥护黎氏朝廷莫氏朝廷两大势力互成水火。有关武文渊的来历,据1537年农历九月壬午(西历10月9日[1]),他向明朝呈交的「白安南乱状言」中说:「文渊世黎氏臣,以登庸之乱,出据宣光」,他的麾下「有兵万人」,与他同时期还有其他后黎朝官员阮仁莲黎景瑂等「分据一方,与登庸相攻」。[2]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的记载,约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武文渊与武严威武子陵等人一起「避罪出逃」,并对明朝边境造成滋扰,而明朝边吏竟不加以阻止。[3](《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将该事件记录在嘉靖十四月十月乙未条,但没有提及武文渊有份参与。)云南总兵沐绍勋察觉后,认为应「宣布朝廷恩威,明示利害」。[4]

1537年农历九月,武文渊向明朝呈上进兵地图求助,希望能籍此辅,声称自己正在据守宣光,「有兵万人,愿待天兵(兵)南下,率弟侄武子陵等屯石泷关以从,因号召国中义士,登庸可破也。」明廷对武文渊的表现相当满意,「授以冠带」,又赐以「武职四品章服,赉以白金,文币」,武子陵等亦获授冠带。[2](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收录了武文渊的另一篇申报,又称他的名衔是「安南总兵使庆阳侯」。[5]

二十世纪初成书的越南典籍《南国伟人传》所述,武文渊死后,由其弟武文密继领其众,[6]宣光镇则长期成为武氏家族的根据地。[7]

注释

  1. .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2.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二百零四,嘉靖十六年九月壬午条,兹参考李国祥主编《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卷》,武汉出版社版,795页。
  3.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之六《安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11页。
  4.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嘉靖十四年十月乙未条,兹参考李国祥主编《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卷》,武汉出版社版,792页。
  5.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之六《安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15-217页。
  6. 《南国伟人传‧武将以下‧武文渊、武文密》,收录于《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第七册《笔记小说类》,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版,104页。
  7.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续编·黎纪·玄宗穆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988-989页;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三十三,黎玄宗景治七年九月条,Image 28。

参考文献

  • 李国祥主编. . 武汉: 武汉出版社(1991)ISBN 7543004577 (中文).
  • 严从简. . 北京: 中华书局(2000)ISBN 7101006078 (中文).
  • .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 (中文).

参考网页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武文渊「申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武文渊「白安南乱状」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明史·安南列传》
  • (中文).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 (中文). [2009-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8).
  • (越南文)(中文).
  • (越南文)(中文).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