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
枪又称,是用略有弹性的长杠末端装有尖刃制成的矛,是东亚特有的一种长柄武器,自隋唐时期起就长期在战场使用,是冷兵器时代步兵的主流单兵格斗武器,有「百兵之王」之称。枪也是中国武术十八般兵器的代表兵器之一,现代的武术比赛也保留有专门的枪术项目。


与传统意义上的矛相比,枪杆的刚度略低可以产生少许弯曲,整体重量也更轻便,因此更适合轻步兵和轻骑兵在单挑时配合武术套路、步法或马术做出复杂多样的招式攻击(所谓的“耍花枪”);相比之下,矛杆基本上没有柔性,质量也较重,更适合依赖稳定姿势进行正面直刺,主要用于密集队形配合盾牌推进的重步兵方阵和重骑兵冲锋。
现代汉语中常常用来描述轻兵热武器的“枪”的叫法源自南宋时期的突火枪,是在当时的长枪末端侧面外挂一个内装黑火药和铁砂的竹筒改造出的一种原始火器,主要用途是在开始白刃战前先发射扰乱敌方阵型并恐吓对方士气(比如宋军在德安之战中的用法)。但汉字“枪”的本意其实是指冷兵器,宋明时期对火器的称呼一直是铳。
中国的枪

中国标准的枪形的武器总共有「矛」、「铍」、「槊」等称呼。「矛」和「铍」这两种称呼比较早出现分别是在商代与东周。东汉刘熙《释名‧释兵》:「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矟或作槊、𫔈,又音转作𫟶,应邵《风俗通义》矛长八尺曰矟,《唐六典》卷16引此文作“丈八尺曰矟”,故知槊在东汉之前即有丈八槊矛是也。《说文解字》枪,歫也。汉简《苍颉篇》按,歫人之械也。枪,谓木两头锐者也。东汉.服虔《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故知枪在秦代即有。宋元之后此类武器多称为枪。中国枪从武术上使用的1~2公尺的枪到长枪阵用的8公尺长的长枪都有。
有些枪矛的刃部被制成焰刃状的枪头,如蛇矛,亦作蛇矛枪[1],因于棍的顶端有如蛇般弯曲的双面刃而得名。蛇矛除了能像枪矛般刺,亦能砍,三国演义中的蜀国武将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即属蛇矛。这种形状可较有效的切割目标并造成大量出血,但也较容易磨损。蛇矛在《武备志》中被归类为三种枪式之一的枪式三。
中国宋代所使用的枪主要有九种(枪九色),为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其制木杆、上端为刃、下端为𨱔。骑兵使用在枪首之侧有双倒钩的双钩枪、有单倒钩的单钩枪、杆上施环的环子枪,步兵用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枪刃为四棱,装锐不可折,形如麦穗又名麦穗枪。梭枪是一种投枪,出自南方。槌枪以木为枪首为教阅之用。大宁笔枪枪首刃之下装有刃的小铁盘,形状类似笔故称之,另有静戎笔枪为相近枪支。[2]
《武备志》所记的明代常用枪有六种,为长枪、枪式一、枪式二、枪式三、铁钩枪、龙刀枪。长枪可用竹或木制,最长可以远劄。枪式一与鵶项枪略同,枪式二与长枪同但枪杆不同,枪式三则为古矛(蛇矛)。铁钩枪枪头为有钩的铁刀。龙刀枪有一向上弯的枪刃,可以砍击。投掷用枪有标枪、梭枪两种。[3]
长枪也是清军常用武器,八旗与绿营均有长枪兵配置,直到19世纪中期,清军配备近代铳器后,长枪才被淘汰。清代配置的枪器有:长枪(4种)、虎牙枪、火焰枪(枪刃作成火焰的形状)、手枪(全长1.09公尺)、钉枪、虎枪、钩镰枪、双钩镰枪、蛇镰枪、十字镰枪。[4]
- 宋代所用的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
- 明代所用的枪:长枪、枪式一、枪式二、枪式三、铁钩枪,龙刀枪。
旌旗
明代以长枪作为部分军旗的旗杆。
拒马枪
另外有把枪作为防骑兵的路障,称作拒马枪,其中一种以竹或木制,三支六首交干相贯,以铁为索固定。布阵、立营、拒险、塞空皆宜摆放,用于防敌突骑故曰拒马。[2],此种拒马枪又称远驮固营拒马枪。[5]另一种拒马枪是横一大木,大木长短不一,上穿九至十支铁枪,称作近守拒马鹿角枪。[5]
与枪类似的长柄兵器
- 抓枪:古代稀有兵器的一种,刃长一尺五吋,杆长有六呎;枪上共有大小刺20个,最长的刺为三吋,最短的刺为一吋,其他各刺均相差一分。
- 铁钩枪:为一有钩爪的长柄刀。
- 龙刀枪:小枝向枪锋向弯的钩镰枪。
战术布阵
长柄兵器进入战场,除了车兵与骑兵使用之外,在步兵使用亦广,是接续在盾牌步兵后面,利用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空隙进行突刺。 传统战法如下:
- 我方手持盾牌(尤其是中大型盾牌的),拿刀(剑或其他兵器)的刀盾步兵在最前方,抵御敌方冲击。
- 长柄步兵(拿枪、矛或长柄战斧)在刀盾步兵后方,对着冲过来的敌军进行突刺;遇上骑兵时,则刺击马上骑士。
- 长弓手、弩箭手在长柄步兵后方,为最先发动攻击,由刀盾兵和长柄步兵共同保护。

日本的枪

镰仓时代后期产生了枪此项武器[6],起初由一般步兵使用,武将后也逐渐采用,并发展出了日本枪术,而到了战国时代长枪为最普遍的武器。[7]

种类有素枪、勾枪、管枪、片镰枪、十文本枪、三角枪、菊池枪、大身枪等[7][8]。
战国时代,足轻使用的枪较武士长,统称为「长柄」,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织田信长的三间半枪,长度约6公尺,足轻们会使用枪裘阵来集体作战,彼此聚集持枪,形成像是刺猬的阵型,并且会一起使用长枪上下敲打,而非突刺的方式攻击敌人。[7][9][10]
西方的长杆兵器
- 「Javelin」:标枪,专门设计作投掷用途的枪矛。现代运动「掷标枪」一词的正式英文名称为“Javelin throw”。
- 「Lance」:骑枪,有些有喇叭型的护手。
- 「Pike」:长柄枪或称大枪,为长枪方阵所用,长度可达五至八公尺,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即是持这种超长武器。
- 也有较短的版本(Half Pike),较短的版本通常在船上使用,后来也成为欧洲下级军官的指挥棍。
- 「Guisarme」:几种有枪尖的长柄武器,通常混有其他长柄武器的特色。
- 「Partisan」:阔头枪,有阔大枪头,十五世纪末出现,非正规军与正规军皆依序采用,后来被其它长柄兵器取代,但在欧洲的宫廷卫士中的手上还可以看到它的存在。
- 「Halbert」:具有枪头的长柄斧,与另一种西方长柄斧头斧极为类似,因外形相似中文常翻译为「戟」。
- 「Bec-de-corbin」:「鸦喙」是有凿击功能的长柄锤、镐类武器。名称来自法语:「Bec-de」为「鸟喙」;「Corbin」为「乌鸦」。
- 「Voulge」:一种兼有长柄刀与长柄斧特色的长柄武器。
参考
- . www.cmaclub.hkusu.hku.hk. [201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0).
- 《武经总要》·卷十三·器图。
- 《武备志》·卷一百四
- 成东、钟少异,《中国古代兵器图集》,第267页。
- 《武备志》·卷九十八
- 李嘉誉. . 香港01. 2019-02-11 [2024-03-13] (中文(香港)).
- moonfly. . 月翔的战国浅度旅行. 2021-10-27 [2024-03-13] (中文(台湾)).
- 李开泰. . 香港01. 2021-01-23 [2024-03-13] (中文(香港)).
- 公相君. . 香港01. 2020-05-17 [2024-03-13] (中文(香港)).
- , [2024-03-13] (中文(简体))
- 《武器事典》,市川定春 着,奇幻基地 出版(中文译本)。
- 策略研究中心〈长鎗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