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桂花(学名:),又名梫、白桂、银桂、银木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面光滑,革质,叶缘有锯齿;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极芳香;核果成熟后为紫黑色。常见于南方。
桂花![]()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唇形目 Lamiales |
科: | 木樨科 Oleaceae |
属: | 木樨属 Osmanthus |
种: | 桂花 O. fragrans |
二名法 | |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1790 | |
异名[1][2]BTS | |
|
其种加词“Fragrans”意为芳香的、有着甜美气味的。
桂花有两种,一种就是本条目所讲的白色桂花“银桂”,为其正种;另一种是黄色桂花“丹桂”,为银桂的亚种。在中国,白色的银桂主要用于观赏和提升香气,黄色的丹桂主要用于甜点食用。另外桂花的中文名易与“肉桂、月桂”两者混淆,在辨识时需小心。
分布

亚热带树种,桂花原产于亚洲。从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日本南部等地均有野生,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大陆有包括广西桂林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湖北省咸宁市及安徽省合肥市在内的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
变种
- 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浓郁,叶片厚,色深。
- 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latifolius):又称木樨,银桂花朵颜色较白,稍带微黄,香气较淡,叶片较薄。
- 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四季桂别称月月桂。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叶片薄。长年开花。
- 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BTS):金桂花朵金黄,香气浓郁,叶片较厚。
品种
- 虞山桂花[3]
生长习性
桂花喜欢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枝叶稀少,叶片瘦小,叶色黄化,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桂花整株死亡。幼树时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要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桂花的正常生长。
食用


桂花味辛,可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
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点(桂花糕)、糖果,并可酿酒。此外,亦常制成桂花糖、桂花汤圆、桂花酿(与蜂蜜泡制而成)、桂花酱、桂花卤等。在中国南京,加工盐水鸭的过程中,加入桂花,增加香味,也称为桂花鸭。过去台湾桂花多半种植在茶园旁,作为提升茶香气陪衬,也因此易染病需施农药,不能食用居多。
中国国家林业局有订定林业行业标准LY/T 1910-2010食用桂花栽培技术规程,其附表有列出可用的主要食用桂花品种。[4][5]
参考文献
- . [201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 . [201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 陈祖明. . 散文百家: 79.
- 林业行业标准目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家林业局
- 行业标准备案目录查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家标准委
- Wang, Xinyang; Jin, Cheng; Huang, Li; Zhou, Lihua; Zheng, Mingming; Qian, Shenhua; Yang, Yongchuan. .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6-20, 28 (6): 668 [2022-07-30]. ISSN 1005-0094. doi:10.17520/biods.20193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0) (英语).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桂花 |
- 桂花 Guihu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连翘苷元 Phillygen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草药化学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