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丽
林曼丽(1954年8月8日—)台湾艺术教育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名誉教授、北师美术馆总策划、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1]曾任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美劳教育系系主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院长等职。
林曼丽 | |
---|---|
![]() |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授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女 |
出生 | 台湾台南市 | 1954年8月8日
国籍 | ![]()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1954年出生于台南。其父亲林有川为物理学家,母亲林郑清柳曾至日本学习服装设计与花艺设计[2]。
197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后,林曼丽负笈日本,进入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所就读,1983年完成硕士学位研究。1987年10月7日以《日本図画教育における「表现」の発见》论文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3]1989年2月25日,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发行专书《近代日本図画教育方法史研究:「表现」の発见とその実践》。根据东京大学的博士毕业证书编号,林曼丽是东大创校以来第23位教育学博士,同时也是第一位女性、外籍教育学博士。[4]
1988年,返台后任教于国立台北师范学院。1992年创设美劳系并担任首届系主任期间,延揽了许多当时从国外返台的新生代艺术家及理论研究者进入美劳系任教。
职业生涯
制定美术馆典藏制度
1996年,林曼丽上任后成立典藏发展小组。北美馆原本的购藏制度是由典藏委员会拟定艺术家名单,再由艺术家建议美术馆搜购其推荐的作品,美术馆处于被动状态。典藏发展小组的设立是以主动创建美术馆自身风格为前提,由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提出研究报告与委员会名单,作为每年搜购馆藏的基础,并在过程中培养馆内研究人才。[5]
大美术馆计划
林曼丽认为北美馆具备国际化的任务与首都规格,应该要有一个博物馆政策的完整结构。因此按照典藏、展示功能,规划出近代、现代与当代三种不同功能的馆舍。既有的北美馆建筑维持现代美术馆的定位,邻近市中心的长安东路旧市府作为当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实验馆,美术公园则兴建近代美术馆,用来典藏、展示散落在民间的台湾前辈画家作品。这项计划当时并没有实现。2022年,北美馆扩建案正式启动。[6]
1997年以国家馆名义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并洽谈设立永久馆,最后未能实现。
建构台湾近代艺术史
2000年6月3日至8月27日,北美馆同时推出「台湾东洋画探源」及「东亚油画的诞生与开展」两个大型特展。
「东亚油画的诞生与开展」为北美馆与日本静冈县立美术馆共同策划,首次将台湾近代油画作品置于19至20世纪初东亚地区发展脉络之下,集结台湾、日本、中国、韩国美术馆馆藏及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巡回展。[7]「台湾东洋画探源」由林曼丽策划,以当时甚少受到研究关注的东洋画(胶彩画)作为展览主轴。展览筹备期间,馆员走访台湾各地搜罗展件,馆长也亲赴日本长野县讨论乡原古统作品典藏事宜,打开北美馆在「台湾现代化起源」议题上的研究整理、典藏、保存及展示推广等工作。[8]
这两档东、西洋画展览,除了丰富台湾近代美术史典藏,包括郭雪湖《南街殷赈》、乡原古统《台湾山海屏风》等,也让馆方与艺术家家属、藏家创建长远的链接。北美馆展览组前组长方美晶曾表示,基于「台湾东洋画探源」展览结下的缘分,北美馆自乡原古统之子乡原真琴处获赠多件名作。2016年,乡原真琴离世前更将乡原古统1936年甫自台湾返日定居时创作的《春之庭》、《夏之庭》屏风赠与北美馆。[9]
改造总统府会客室

2001年到2006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期间,林曼丽陆续改造三间总统府会客室:台湾绿厅、台湾虹厅、台湾晴厅。绿厅原为蒋中正办公室,2001年整修后以台湾高山为象征命名为绿厅。晴厅原为蒋经国办公室,设计成代表海洋国家的蓝色,中央挂上颜水龙的作品《玉山日出》。虹厅由于是总统宴请宾客的宴会厅,因此以彩虹作为种族融合的意象。三间会客室的内部空间改造与修缮工程都是由林曼丽担任总策划,当中的艺术品挑选与家具设计、制作等环节也都由林曼丽把关。[10]
国艺会董事长
林曼丽共担任过三次国艺会董事长。2003年2月1日首次出任国艺会董事长,面对当时银行利率下降,补助资金不足的情况,推动国艺会转型。
推动项目补助制度
2003-2004年期间,林曼丽改变原本仅依靠常态性补助和被动接受赞助的运作模式,成立「国艺之友」艺企平台与研究发展组。国艺会开始根据机构专业,分析国内外相关政策与数据、观察艺文界当下需求,并提供企业会员赞助项目的建议与媒合。「表演艺术追求卓越」、「科技艺术」、「视觉艺术策展」、「长篇小说创作发表」等文学、表演、视觉艺术领域的项目补助,皆由此开始,此次转型确立国艺会在官方、企业与艺文团体之间的中介角色。[11]
设立国际交流平台
2017年,林曼丽第二次出任国艺会董事长时,集成国艺会历年补助与各种国际合作累积的资源成立「ARTWAVE - 台湾国际艺术网络平台」。由于台湾在国际艺文交流上经常无法以国家身份进行对等合作,国艺会因此扮演台湾艺术界的官方代表,主动拓展国际交流的机会。随后与英国文化协会、日惹双年展、澳亚艺术节、TPAM表演艺术会in横滨、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澳洲驻台办事处等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12]
2022年,第三次董事长任期的最后一年,将国艺会近年累积的余绌三亿元转为「特别公积金」,专款用于「艺术未来行动项目」,征求二、三年为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回应Covid-19后艺文生态的未来。[13]
Old is New
担任副院长期间,林曼丽被授与创建故宫对外行销与创建新形象的任务。提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思维,借着「Old is New」的理念打开故宫从「保管文物」到「社会服务」的文化转型。在门票收入之外,拓展商品、授权及会员等多方资源。开始授权国内外设计师开发衍生商品、寻求科技业和企业的赞助合作。2006年,由林强担任「Old is New」形象广告代言人,邀请侯孝贤、袁广鸣等结合故宫文物创作电影与当代艺术作品。故宫走下台阶进入台湾公众视野,与生活接轨的形象可以说是从这个时代开始。[14]
国立故宫博物院组织法
升任院长后,林曼丽着手推动故宫内部组织改造。2008年通过「国立故宫博物院组织法」,[15]在原本以书画、器物、图书文献三处独大的学术架构之外,增加展示服务处、教育推广处、文化行销处及保存维护处,并设立公共关系事务办公室和展览设计等部门,[16]同时也尝试把当时累积了三亿多台币的「故宫文物艺术发展基金」当作法人化的本钱,不过当时对组织条例修正的法案大部分都停留在是否去中国化的讨论,并没有真正法人化。[17]
林曼丽于卸任受访时表示:「所谓文化,并不是谁主政就能把它翻转,如果你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就不会用粗糙手法处理。怎样从保存、供奉文物,转换为重视人的价值,创造文物与人的对话,才是博物馆该做的事。」[18]
北师美术馆
北师美术馆隶属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由林曼丽于2011年推动成立,展览以台湾近代美术与当代艺术为主,并从2011年的第一档展览《序_曲_展:依然是教育的先锋‧艺术的前卫》与蔡明亮合作开始,就知名于以艺术史研究为基础、与当代创作者合作,结合展示设计、行销推广,呈现跨时代对话的展览策划风格。[19]
2020年,《不朽的青春──台湾美术再发现》以黄土水〈出生在台湾〉中的名言:「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精神上的不朽。」作为展名,加上创作于1920年的《少女胸像》是几十年来首次于台湾公开面世的黄土水作品,明确的论述主轴和展场视觉,加上将修复过程拍摄成展览前导片,以及王榆钧创作的导览配乐专辑,让展览在宣传与推广台湾近代美术上获得相当大的成功。[20][21]
出版
- 《日本近代图画教育方法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日本东京,1989。
- 《台湾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雄狮美术,台北,2000.2。
- 《博物馆/美术馆的未来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林曼丽 总监修,典藏艺术家庭,2022。
参考数据
-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 2020-01-20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 林亚伟. . 今周刊. 2006-10-05 [2023-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 . 东京大学 OPAC.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日语).
- , [202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 林, 育淳. (PDF). . 台北: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13-12-01: 15–20 [2023-05-24]. ISBN 978-986-03-9327-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30).
- . 典藏ARTouch.com. 2018-03-29 [2023-01-26] (中文(台湾)).
- . 台北: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00. 馆长序. ISBN 957-02-6094-7.
- . 台北: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00: 4. ISBN 957-02-6313-X.
- . 典藏ARTouch.com. 2019-03-06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中文(台湾)).
- ,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中国大陆))
- 高, 慈敏. (PDF). 国艺会20周年回顾与前瞻论坛. [2023-05-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30).
- . 非池中艺术网.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 yunchin. . 典藏ARTouch.com. 2021-11-05 [2023-01-26] (中文(台湾)).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国立故宫博物院. . 国立故宫博物院. 2021-07-17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林亚伟. . www.businesstoday.com.tw. 2006-10-05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中文(台湾)).
- 自由时报电子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7-03-22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中文(台湾)).
- 自由时报电子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英语).
- . 非池中艺术网.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 www.zeczec.com.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中文(台湾)).
- . 非池中艺术网.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 www.twreporter.org.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中文(台湾)).
- . 典藏ARTouch.com. 2021-03-19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中文(台湾)).
- (日语) (PDF). 内阁府. 2023-11-03 [2023-11-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3).
- 自由时报电子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7-18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ARTWAVE - 台湾国际艺术网络平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林曼丽 |
官衔 | ||
---|---|---|
中华民国行政院 | ||
前任: 石守谦 |
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 2006年1月25日-2008年5月20日 |
继任: 周功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