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卡
易通卡(英语:)是新加坡的非触式智能卡系统,模式类似香港八达通及台北悠游卡,初期同样利用索尼的FeliCa芯片完成微付款交易。2001年推出初期,该系统主要用作支付公共交通的车资。截至2005年,易通卡发行量为800万张,每日处理400万宗交易。
![]() | |
使用地区 | ![]() ![]() (只限岭南通·一通粤新) |
---|---|
激活日期 | 2002年4月13日(FeliCa EZ-Link) 2009年2月(CEPAS EZ-Link) |
技术 | 免触碰智能卡、NFC |
发行商 | EZ-Link PaymentLink |
经营者 | TransitLink |
货币单位 | 新加坡元 人民币(只限岭南通·一通粤新之人民币钱包) |
内存金额上限 | 500新加坡元 |
内存金额下限 | 0新加坡元 |
有效期限 | 5年 |
自动储值 | EZ-Reload GIRO自动增值 |
无限使用 | EZ-Link季度通卡 旅游月票卡(成人) |
有效场所 | 新加坡地铁 |
新加坡轻轨 | |
新加坡巴士服务 | |
圣淘沙捷运 | |
零售地点 | TransitLink票务中心 |
新加坡地铁客户服务中心 | |
7-Eleven | |
新加坡邮政 | |
其他样式 | 特种卡(Concession Cards) |
新加坡游客通行卡(Singapore Tourist Pass) | |
网站 | www |

旧版易通卡背面

位于一辆SMRT公车入口的易通卡读卡机,在新加坡每辆公车的前门和后门都有进出两台读卡机,上下车都要读卡,以扣除车资

位于每个MRT地铁站的普通自动售票机用来充值易通卡以及购买一次性的单程票
在2008年,易通卡改用新加坡政府制订的非接触式电子钱包应用标准()架构,与深圳通及广深铁路快通卡一样,使用由中国大陆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TimeCOS®FLY操作系统,用德国英飞凌芯片的新卡,原本使用的FeliCa芯片卡已于2009年10月31日起停用。
购卡与加值
每张易通卡售价12元新加坡元(内含7元可用储值金、5元不可退制卡费)。可在任一地铁站的Ticket Office、7-11等地方加值(每次加值必须是10元新币的倍数),也可在全岛大部分ATM上加值,最低5新元。退卡可以在地铁站及巴士中转站的ticket office完成。
海外发展
2012年11月5日,新加坡易通私人有限公司与岭南通公司就新加坡和广东省两地智能卡商谈合作事宜,倾向于粤新两地推出使用由中国大陆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TimeCOS®FLY操作系统,用德国英飞凌芯片卡以「一卡一芯双钱包」(人民币/新币)模式的联名卡,并就相关的合作意向、推进思路等达成共识,推出联名卡「一通粤新」[1],将于2016年10月对外发行。可在广东省使用岭南通卡范围和新加坡使用,是全球首张跨国合作开发的交通智能卡。
注释
- . [2012年1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5日).
外部链接
- EZ-Link Official Site
- QB (non-transit applications ag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The Straits Times. 3 December 2005: 1.
- ERG Announces Successful Rollout of Singapore Smart Card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ress release on the ERG Group's website
Template:新加坡企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