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轮
时轮(梵语:,罗马化:;藏语:དུས་ཀྱི་འཁོར་ལོ།,威利转写:dus kyi 'khor lo;蒙古语:)源自于秘密大乘佛教,用以表示时间和轮回的符号,常用木结构或彩砂(沙坛城或称沙曼荼罗)搭建而成。其概念源自于无上瑜伽部的最高教法「时轮怛特罗」(Kālacakra Tantra)。
藏传佛教 |
---|
![]() 金刚 |
|
按藏族史书《西藏王臣记》,「时轮怛特罗」起源于古代印度北部的「香巴拉」净土,其国王月贤最早传承和弘扬「时轮金刚」教法,约在公元11世纪前后从印度传入西藏,13世纪时已经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修习经典之一[1]。时轮法门为藏区所独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均有此法传承,有些说法认为某些圆满次第窍诀已经失传,唯独觉囊派拥有完整的教法[2][3]。
时轮怛特罗

流传
按《时轮金刚本续》注释书《无瑕之光》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南印度达尼雅卡塔尔卡城的大佛塔示现「时轮金刚」法相。金刚手菩萨所化身的月贤王(Sucandra)来到此城请法,将一万二千颂的《本续》带回香巴拉国(Śambhala)[4][5]。月贤王在香巴拉编成了6,000行的《本续》注释,并以无数珍宝创建了时轮金刚的坛城[6]。
六百年后,香巴拉国第一代迦乐季,为文殊菩萨之化身耶舍王(Yaśa),为了对抗将可能灭亡香巴拉国之蔑戾车(mleccha),乃纠集婆罗门仙人,将其召入时轮曼荼罗内,严禁杀生,给与时轮大密法灌顶,并宣说《略续》(Kālacakra Laghu-tantra)三千颂,此《略续》即现行流传之时轮教法《最胜本初佛所现吉祥时轮本续王》(Paramādibuddhoddhṛta-śrīkālacakra-nāma-tantra-rāja)[7]。其后,第二代迦乐季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芬陀利迦王/白莲花王(Pundarīka),蒙佛授记,随顺《本续》作注释书《无瑕之光》[4]。
《吉祥时轮本续》最早的藏译本为十一世纪末出现,分为「Rwa」(Rwa chos rab)和「'Bro」('Bro Shes rab grags)两种传承,是现存时轮密续的两个主要来源,最后由布顿大师汇流两个传承合一,后来之萨迦、噶举、觉囊及格鲁等亦相续合并其翻译[7]。
内容
《吉祥时轮本续》是诗颂体裁,其主题的完整意义包含在三个时轮金刚(或称时间之轮)之中:「外时间之轮」、「内时间之轮」、「别时间之轮」[5]:
- 「外时间之轮」即环境的外部世界,它也可称之为「外部日月时程」,即宇宙的结构,包括天体运行的规律。
- 「内时间之轮」是人的身体,包含胚胎发育、病理病因、医药医疗以及人体内脉息运行的规律等。内部的途径、元素及风的运动也都可称之为「内时间之轮」。
- 「别时间之轮」是时轮金刚的灌顶、教示及成果,它处于先前的两种时间之轮之外。上师通过灌顶,使弟子的身心识趋向成熟,而弟子则观修,包含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教法。瑜伽士(yogi)通过这样的方法,证得「乐空不二」,达到化现为佛身,即空性神圣形象的境界。
总结来说,时轮教法以时轮金刚为本尊,以时轮金刚坛城为修行的所缘境和依止处。主要的修炼方法是依「六支瑜伽」,把时空宇宙(外时轮)与人体小宇宙(内时轮)联系起来,将世间宇宙视为补特伽罗的心灵元素或「内时轮」的反映,由「别时轮」加以净治,最终达到本初佛的空乐境界,证得俱生智能空性[8]。
理论
时轮金刚密法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在过去、现在、将来「三时」的「迷界」之中, 所以用时轮表示有情众生在「三时」的无明之苦。要想摆脱无明的苦恼,就须修炼时轮金刚密法[1]。
时轮坛城的主尊为时轮金刚,一般为三首,上身呈蓝色,下身左腿为白色,右腿为红色。除此之外,时轮金刚还具有很多的形象,不同形象有不同的象征。一如金刚乘中所有的双身佛,时轮金刚代表大悲方便,为阳性;明妃为阴性,代表般若智能,双身即表示阴阳和合,须臾不可分离,表明宇宙间与世间形成的一切规律,因此在时轮教法中,需在修观时观想时轮金刚与明妃的合身[9]。
时轮金刚密法强调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有一位「本初佛」(Paramādibuddha),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源泉。修习时轮密法,能保持和控制体内的「有生命的风」,以使人长寿,并通过观修「五佛」,获得「五智」和「禅那」合一相应法,以证得「即身成佛」的圆满功德[1]。
预言
亚历山大·伯金指出,从时轮金刚典籍对未来入侵香巴拉王国者之信仰描述来看,他们似乎是什叶派的早期分支伊斯玛仪派。他进一步主张,表面上看,时轮金刚典籍是在预言一场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大战,但是经典文本及其注疏则阐明,这一战争应理解为,一个人和自身心识中的迷惑和破坏力量较量的表征[10]。
咒牌

十相自在(藏语:རྣམ་བཅུ་དབང་ལྡན།,威利转写:rnam bcu dbang ldan,音译“朗久旺丹”,英语:)是藏传佛教中时轮的心咒,也称“时轮金刚咒 ”。
十相自在分别是:寿命自在、心自在、愿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图案由七个梵文本母和三个金刚杵图形竖向组合而成。据《吉祥时轮心髓十相自在的意义–宝灯论释》上说,佛时轮的心咒十相自在,分为身、智、空、风、火、水、地、器、情、天界十个部分[11]:
- 身:在十相自在图中用圆点表示;
- 智:用半月形太阳表示;
- 空:是自明点至洋字的九个字,自性所归之「阿」字的本性,用三弯曲「那达」表示;
- 「雅」(ya)表示风;
- 「热」(ra)字表示火;
- 「瓦」(va)字表示水;
- 「拉」(la)字表示坚固地界;
- 「玛」(ma)字表示器世间;
- 「克舍」(kṣa)字表示有情世间;
- 「翰」(ham)字表示天界。
哈札玛拉瓦拉雅,这几个字组合为「时轮金刚心咒」:嗡。翰 克舍 玛 拉 瓦 热 雅 司哇哈(om ham kṣa ma la va ra ya svāhā)[12][13]。
在藏地,人们将十相自在放在塔门、房门、墙壁等处,以起到吉祥增上的效果;也常能看到将“十相自在”制作成挂件,作为护身符来使用。清朝宫廷藏文佛经写本《龙藏经》上经板,绘有释迦牟尼佛,金刚手菩萨,以及三组「朗久旺丹」图案[14]。
参考文献
- . 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2-07-29 [201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中文(简体)).
- 侯松蔚. . 明觉. 2014-03-05, 323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 (PDF).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2).
- .
-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他将此佛法带回他在喜马拉雅山北边之国土上,并将此佛法以文本记录下来(12000颂),并在香巴拉结集了6000行的《时轮根本密续》之注释,还建了一座以众宝所成的时轮坛城,并任命了他的儿子苏瑞瓦惹为国王兼密续的导师之后就入灭了。
-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 文厚泓; 陈庆英. (PDF).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5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2).
- 李南.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 亚历山大•伯金.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2).
-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0).
- .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 .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 .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外部链接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Kalachak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International Kalachakra Netwo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Overview of Kalachak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Alexander Berzin/讲解)
- Advanced Meditation – Kalachak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Alexander Berzin/讲解)
- Sekoddeś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时轮金刚法概说
- 时轮金刚密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时轮金刚大灌顶内容简介
- 佛教和伊斯兰教中的圣战:香巴拉的神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