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

改元又称作改年,是古代君王更改年号的名称。

中华文化圈里,纪年方式除了六十干支的周期外,还根据君主的在位时间来纪年,通常是从新君即位后的隔一年作为元年开始计算。在年号激活之前,史籍里为方便区别古代君主的中途改元,称之为「前元年」、「中元年」、「后元年」。

汉武帝开始激活年号后,以后的皇帝都遵例而行。明朝以前的皇帝大多在在位期间中途改元,如晋惠帝唐高宗武则天等人都曾改元十多次。

两朝(包括南明)的皇帝,因实行一世一元制,几乎无中途改元之例(除明英宗复辟清太宗改国号),后人多以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嘉靖帝万历帝康熙帝乾隆帝等)。日本越南亦分别自明治天皇阮朝开始实施一世一元制,此后亦多以年号来称呼君主。

种类

改元原因

改元的具体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政局变动,二是祭祀或宗教活动,三是灾异祥瑞,四是军事胜利,五是宫廷重大事件,六是帝王一时性起。

改元基准

改元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新君即位的隔年激活新年号,称作「逾年改元」;二是以新君即位的当年激活新年号,称作「立年改元」,例如日本最近一次更改年号是在2019年,因应明仁天皇退位,而于5月1日传位予德仁当天从平成改元令和

参见

参考数据

  • 李崇智.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