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慎独,意思是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仍然需要谨慎守礼。[1]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修身方法之一[2]。梁漱溟甚至认为慎独贯穿了整个儒家思想。[3]唐朝诗人骆宾王亦有诗句:「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即是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亦不作不见得人的事情。[4]
儒家论慎独
慎独在儒家当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5]。因此不少儒家典籍亦提及「慎独」一词,如《中庸》当中的「故君子慎其独也」[6]。而《大学》亦把慎独列作诚意的一部份,如所谓诚意,亦即不自欺,不自欺亦即独处时亦不会自我欺骗。而小人在独处时不善行为就会表露无遗,亦会放荡自己的行为,但当遇见君子时便会遮掩其不善之处。因此君子应该表里如一,因此需要慎独。尤如:春秋时鲁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 东汉时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元代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北宋范仲淹食粥心安,「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 [7]
佛教论慎独
慎独一词到了现代,不少僧人亦有引用慎独来提醒自身的修行。如中台禅寺见归法师认为,人在独处时常有苟且偷安之心,因此在独处时我们应坦诚面对自己的心,观察自己每一个念头的变化,这就是「觉」。[8]而释净空则认为,慎独代表着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仍要谨慎如事,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仍要保持清醒,他亦把慎独总结为三点:「言行合一为情操、心口如一是良知、始终如一为坦荡。」[9]
参考文献
- . 教育百科. 台湾: 中华民国教育部 (中文(繁体)).
- 姚才刚 张曼丽. . 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中国大陆: 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中文(简体)).
- 梁漱溟. . 台湾: 商务印书馆. 2013-12-01. ISBN 9789570528824 (中文(繁体)).
- . 写作成语词典. 中国大陆: 中国教育出版网.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中文(简体)).
- 马爱菊. . 中国孔子网. 中国大陆: 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文(简体)).
- 孔伋.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中文(繁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孔门弟子. . .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繁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见归法师. . 禈林衲子心. 台湾: 中台禅寺 (中文(繁体)).
- 释净空. . 灼见名家. 香港. 2016-08-06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中文(繁体)).
- . China People Daily. [2023-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 . Wen Wei Po. [2023-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大学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庸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曹子建集 |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萤火赋_(骆宾王)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